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信用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信用交易从生产、商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处境尴尬,在享受信用消费所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自身合法权益却不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保护。如何实现信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成为我国信用制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信用消费者保护体系简介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瑞琪 《企业经济》2005,(6):177-178
自1999年我国开始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以来,个人消费信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都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能导致信用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信用消费者保护体系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信用消费者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网络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界定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信息具有的人格和财产利益,结合消费者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势,论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通过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消费者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举步维艰的现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从专门信息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程序法上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消费者政策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欧共体成立的《条约》中,就已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欧盟层面,由欧委会负责的消费者事务主要可以归结为消费者安全保护(消费产品安全)、消费者服务(旅游、休闲、教育和财经服务)、消费者商业利益(商业反欺诈)和消费者信用体系(电子商务,个人信用)。由于从历史上,欧盟。“产品安全”的概念往往都是和。消费者保护。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欧盟关于。食品安全。(包括国内食品和进出口食品)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相对独立,因此在欧盟政策法规体系中经常提及的。消费产品”,就是指非食品、但主要是消费者使用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消费信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买卖双方在某种偶然的条件下发生了赊购赊销行为,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信用关系,只要有一方为消费者,这种信用就可以称之为消费信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消费信用是指由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  相似文献   

6.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仅是一项法律问题,更是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消费者信任的关键要素。本文旨在以民法典为视角,深入研究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文章回顾了中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探讨了网络消费者权益的现实挑战,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并对国际经验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研究,希望可以为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部署的商事制度改革着眼"宽进严管",通过简政放权,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通过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强化信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企业与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企业信用与消费维权关联密切。因此,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一环,在改革中应加强制度设计,科学推进企业信用监管与消费维权的融合共促。一、强化企业信用监管与消费维权联动的现实意义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中之重,是现代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柏若文 《企业导报》2014,(20):123-124
本文主要就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进行探讨,希望为人们网上购物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像淘宝、唯品会、京东等线上购物平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网购成为我们生活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发展,它的缺点也随之暴露,诸多不良商家利用网络虚拟性这一特征投机取巧,使得消费者的知情权受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然而消费者的知情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保护。因此,加强对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网络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适用于团购网站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提高网络团购安全性、保障网络团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络团购作为网上购物的一种形式,具备了网络购物的所有优点,如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等,同时在价格、时间和成本上,具有其它购物形式无可比拟的优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使消费关系复杂化,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保护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者在接受在线商业服务、在线购物过程中权益的保护;另一个是消费者个人数据或信息的保护。只有通过法律构建可信赖的电子商务运营环境,树立消费者的信心,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支付是网络技术和网络商务发展的产物。由于这种支付具有技术性、虚拟性和关系复杂性等特点,现行的法律制度已不能更好的满足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因此,理清网络支付过程中的各种法律关系,针对这种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晓舟 《商贸与会计》2004,(11):14-15
随着信用经济的到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沈阳商业城在“城中求诚”的基础上,把触角延伸到“城外”,于2004年3月为消费者送上了一份特殊礼物——信用消费。它首开了我省国有商业企业信用消费的先河,引起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曾一度乱象丛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严重受到侵害,自2015年起,监管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开始治理互联网金融行业,2016年,互联网金融迎来监管元年,互联网金融监管进入新常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本文将以网络借贷为例,探究监管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今,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重大社会问题。消费者问题的出现,消费者保护运动立法的发展,促进了有关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体现着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经营者义务的约束。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有关保护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免受人身、财产损害或侵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对居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提供特别保护的法律,是以保护消费者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所涉及消费者保护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如由消费者保护基本法和其他专门的单行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组成的有机整体即为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在我国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包括《广告法》、《价格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等的诸多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而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仅指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相似文献   

16.
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下游消费者和上游企业,以此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可能产生较大的风险。本文梳理了当前主要的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模式,分析其存在的技术风险、监管风险、法律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以来网络团购承载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巨大梦想,起发展势头势如破竹,随着经济背景的不断强大、网络团购日益兴起,我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网络团购这一平台中。由于网络团购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成千上万的团购网站应运而生,表象上呈现出一副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目前我国网络团购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伴随着消费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权益问题,所以本文从网络团购的概念着手,进一步分析网络团购消费者存在的潜在权益伤害,最后提出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温暖的三月,在祖国的大地上,回荡着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代强音:“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3·15”国际保护消费者权益日“守规则、讲诚信、重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每天消费占据了生活的一大部分。近年来,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经营者信用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等还得不到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心,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山西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就是对消费领域信用体系的呼唤,也是对放心消费环境的期盼。2018年以来,山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作为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一种全新交易形态,在交易模式、交易安全、支付方式、消费者保护、信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争议解决等方面都带来了新问题。为维护交易秩序、促进行业发展、保障交易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改革电子商务监管体制,对电子商务予以必要的监督管理。目前电子商务监管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分工共管"模式,各主管部门各有其职,但这些职责并不都属有监督管理性质,有的体现为监管,有的体现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