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生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基本的排洪防涝、导水等功能,还需要尽量维持水环境自然特征,为水系周边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环境。为切实增强河道规划设计水平,还应当以生态水利工程理念为基础,切实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方案,建设生态河流体系。本文就针对此,以生态水利工程概念为切入点,提出...  相似文献   

2.
普湾新区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五十里河治理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临港工业区。五十里河河道治理工程突出了"综合"的治理,提高防洪排水能力的同时,将水生态与水利工程的理念创新运用,通过生态复合型的横断面、橡胶坝蓄水工程、生态绿化堤岸,每一项设计的构思都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建设自然优美和谐的滨水景观,赋予河道生命的思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为其它河道治理提供生态水利理念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积极推进"水利执法年"活动的开展,山东省水利厅在2012年开展了河道执法巡查活动。本文以徒骇河为例,结合此次执法巡查情况,总结分析了在平原河道水政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江 《水利技术监督》2022,(2):101-104,112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河道生态水利治理的主流问题,借鉴国外治河经验,对国内主流的中小河流治理理念、基本原则、治理思路、技术措施等进行归纳整理.基于此,将目前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治理的主流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实践应用归纳整合,基本形成一套完整连贯的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体系,为年轻的水利设计师提供可参考的思考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针对山区河道的治理,大部分还停留满足排洪要求的层面上,对水生态、水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文章以兰州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河道断面主槽及子槽的设置,选用生态护坡材料,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及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M桥-三绿老年公寓河段治理是补齐北沙河防洪短板,完善本溪城区封闭防洪体系的关键.根据本溪市"生态立市"战略要求,结合治理河段防洪设施现状、工程地质及建设内容,按照10a一遇洪水设防,提出已建工程巩固提升、新建生态防洪堤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堤防型式比选和设计断面计算分析成果表明:采用绿滨垫护坡生态堤方案,在保障河道稳定防洪...  相似文献   

7.
张书滨  陈静 《水利技术监督》2009,17(5):19-21,46
通过分析当前乌沙河河道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的乌沙河整治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并重点从河道内部、圩堤的护坡护岸、拦河坝和河滩湿地四个方面进行生态设计,为生态水工学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河道底泥作为阻碍河道行洪、污染河道水质的"罪魁祸首",对其进行应急处理是水利行业中较为常见的工程措施.为了评价河道底泥应急处置方案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底泥的测定成果建立了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能够根据底泥中存在的物质区别,推荐相应的底泥处理方法.同时,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以某城市河道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其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节水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发展理念已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水利工程有关部门需要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以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河流的生态恢复能力和适应性,在河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探讨了生态护坡施工原则,提出了河道生...  相似文献   

10.
主要基于Bentley系列软件,探索河道项目的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若干项目实践,实现了河道线型模型的建立及二维抽图,提出几种河道模板创建的几种常见逻辑解决方法、河道景观BIM的的解决方案及BIM成果的交付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过低,导致护坡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仿木桩加固堤岸,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研究。根据现场勘察结果,计算设计洪水水面线。确定城市河道堤基埋深,根据左右岸不同情况,分别完成堤防设计。基于仿木桩加固堤岸设计思路,设计桩身结构。最后将护岸与景观规划相结合,完成堤防生态护坡整体设计。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后,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河道整体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从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环境效能以及社会效能的角度,对传统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效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松辽盆地源15井区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岩性资料、测井资料识别该地区沉积微相松辽盆地北部源15井区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河道砂体主要发育微相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为其主要储层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对源15井区内分流河道内部砂体分析,以期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城市内河道的规划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文章以雨花台区工农河为例,根据片区发展要求,首先对雨花区工农河河道工程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河道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最后根据河道现状与规划不符的状况进行了综合整治设计。综合整治的实施改善了城市河道的环境,同时河道的整治为后续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基础,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生生物保护目标对生境的需求、河流生境特征等实际状况为生态水力学法计算需水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辽河干流为例,通过分析标准推荐方法与自然生境条件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综合确定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和途径。辽河干流河道为洄游性鱼类栖息的主要区域,河势河型及水文情势较为稳定,生态需水量的确定不仅要依据水利学、水文学等方法,还应对洄游鱼类的水流需求条件进行分河段、分时段的考虑分析。文章提出了较为科学、适用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掌握城市河道水质变化情况,有效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根据2022年4—10月城市河湖8条主要河道水质监测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各河段水质状况,并结合水源补给情况及河道职能,对降雨和出现水质问题的时间、水域、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的主要矛盾。针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采取的综合治理,对各类措施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今后城市河道水环境管理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海市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崇明多个乡镇十四五期间试点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文章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求,通过分析村镇级河道特点,提出三位一体的村级河道治理方式;并根据崇明岛不同类型的岸后环境,综合提炼出适合崇明岛村级河道的综合治理方式,为崇明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宁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红桥镇河段行洪断面狭窄、无防洪工程措施、土堤边坡水流冲刷坍塌、洪水过岸损毁农田及淹没城镇设施等问题,根据红桥镇防洪整体规划,结合长宁河山区河流暴雨洪水特征、河道地形地质条件及生态环保景观建设要求,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论证。结果表明,设计优选的六角空心预制块生态防洪堤方案,能提高治理河段的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和城镇水景观,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效益和成本构建城市型河道断面治理经济优化模型,以本溪城市型河道为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改进后的经济优化模型可按照不同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正,对于不同类型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崇明区横沙乡红星河为例,以生态主导、因地制宜为原则,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四大核心要素进行应用和实践,从改善水文情势、塑造生境地貌、构建植物群落、提升景观文化等方面详细解读,探寻可持续的河道生态环境建设途径,形成兼具防洪、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河道风景,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