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商》2015,(49)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受世人所欢迎。而中国作为茶产生的地方,被誉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日本虽为后起之秀,其茶道在世界茶的发展史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中国的茶最初作为药材使用,后来被作为饮料,中国的茶文化博大而精深。日本的茶道自产生之时起就与禅宗等结合,属于日本上层社会,日本茶道专而深,却难博大。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朝日啤酒、伊藤忠、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三巨头强强联合,中国的饮料市场又多了一个庞然大物,在人们还在猜测他们的挺进对中国饮料市场有多大的冲击时。2月又传来了统一与日本麒麟公司在北京共同经营软饮料的消息。无疑康师傅、统一在2004年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3.
运动饮料的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日本两个运动饮料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为例,分析了运动饮料的定义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运动饮料的市场发展情况,预测中国运动饮料市场将趋向成熟,趋向大众,趋向健康。  相似文献   

4.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3):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五洲资讯     
《中国工商》2002,(7):88-89
世界杯带旺日本商业,德国企业受损世界杯,五大因素影响亚太经济发展,英国人对欧元不“感冒”,日本打工仔“忠心度”全球倒数第二,中国经济增长使东亚国家受惠,中式快餐菲律宾叫板洋快餐,韩国再现猪口蹄疫,日本饮料企业心仪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醋饮料的蛋糕目前还很小.醋饮料企业整体处于为生存而奋斗的阶段。因此,作为中国醋饮料的最大市场——广东市场的样本和标杆意义非常显著。通过细致地观察广东市场。醋饮料企业和经销商都会有不少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238):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料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就在于中国饮料企业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中国饮料企业学会了如何面对市场,如何驾驭市场。  相似文献   

9.
11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亮相,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广告语,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多了一个类别叫做“能量饮料”,金色红牛迅速在中国刮起畅销旋风。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果肉汁饮料,采用日本“新黑田五寸参”的专用饮料加工品种和细胞破壁技术,最大限度保留了胡萝卜本身所富含的维生素A源-β胡萝卜素,通过一定工艺处理,解决了处理胡萝上卜的原色保留、辛苦滋味和纤维木质素的沉降问题,并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化学添加剂和稳定剂的情况下,使该饮料半年内不发生褪色、分层。该项目已被国家科委批准为“星火推广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  相似文献   

12.
品种繁多、口味多变、更新速度快的饮料企业将成为中国饮料业的主导者,净化饮料市场、建立品牌文化、开发特色产品、展现本土优势将成为中国饮料业新变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定基 《国际市场》2002,(12):12-13
1999年11月,"酷儿"在日本研制成功,去年已飙升为可口可乐的第三品牌(继可口可乐和芬达之后).2001年相继在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上市,成为当地消费者最喜爱的果汁饮料,被媒体称为神奇品牌;在中国,去年年底在西安、郑州、杭州上市后,三个月即完成了预定的全年销售数量;今年,"酷儿"在广州、上海、青岛、厦门、北京等城市陆续上市,也是深受儿童喜爱,产品供不应求."酷儿"饮料为何能一路凯歌,成功攻占儿童饮料市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成功的角色行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4,(7):23-24
中国的饮料市场一向热闹非凡:从碳酸饮料、茶饮料到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年年看老将不甘寂寞,岁岁有新贵粉墨登场。而进入2004年的第一大新闻,应当算是老牌饮料企业汇源新推出的“他 她一”营养素水。以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首款性别饮料的身份,给业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5.
君扬 《华糖商情》2001,(21):30-30
不知不觉中,调查实录带着我们走遍了大江南北,近半年的调查实录栏目对我国饮料市场做了一个大致的勾勒,在记者的底稿中尚有许多内容没能与读者见面,今做一总结,以图更深刻地揭示中国饮料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6.
《广告导报》2004,(8):144-145
我注意到,在今天的研讨会中,大家都差不多共同谈到了信心,一致相信功能饮品这个市场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市场前景美好。我们三得利也是这样认为的。三得利公司生产功能性饮料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日本三得利公司早在十年前的1994年就推出了“CC柠檬”的维生素保健饮料,这一饮料在日本十年来市场保持永盛不衰。  相似文献   

17.
胡艺  张磊 《广告导报》2004,(8):137-139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18.
《WTO经济导刊》2009,(1):54-54
2008年12月19日,以“中国饮料与改革开放同行”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在京召开,百事中国捧回多个行业大奖,其旗下多家灌装厂分获“2008中国饮料工业20强”及“2008中国饮料行业节水优秀企业”称号,成为当天获奖最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翁耀城 《广告导报》2004,(11):28-30
又是一个“饮料声”嘈杂的夏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饮料市场中。功能饮料的声音格外地响亮。一时间。喝功能饮料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但是。我们也发现。品牌繁多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定位相似,广告诉求雷同。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饮料品牌如果要想进行市场突围。分得一杯羹。大到市场策略的制定。小到产品铺货这样的细节的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饮料市场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分析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及中国饮料市场的巨大商机,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