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拓展和创新,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会计方面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盈余是上市财务信息的重要内容,盈余信息不仅影响着股份公司是否上市配股,影响着股票价格,还影响着报表使用者作出理性决策。而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和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自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许多新出的条例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又产生了新的影响变化。所以本文我们就研究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和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2.
《商》2015,(47)
会计盈余信息作为最直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指标之一,是财务信息的核心要素,一直受到外部投资者、管理者、政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向外界显示企业高收益率、高经济效益,达到融资目的,诸多企业纷纷采用盈余管理来调节企业盈余。本文介绍了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动机,从两个方面分析企业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提出过度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希望这些建议和措施可以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作出决策有用的信息,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活动在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上市公司会利用盈余管理将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控,以此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不尽相同,鉴于国有企业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A企业为例,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资本市场动机、政治动机和声誉动机等直接相关。适当的盈余管理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机会,国有上市企业应当改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规范盈余管理动机,同时加强外部审计及证券监管部门监督,避免盈余管理滥用,以减少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短时间盈余统计可以使企业成功迈向资本市场并且高价发行,然而以长远的目光看,盈余管理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IPO以后业绩的影响因素,继而影响股市行情。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公允,促进中小企业板资本经济的平稳发展,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必要探究盈余管理问题,尤其针对IPO公司。本文主要剖析了中小板上市公司IPO中盈余管理的识别、动机和常用手段,为进行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的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国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日臻完善的基本理论,使之成为现代会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很多都是从动机出发的.西方会计学者主要注重于契约(管理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安排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的研究.国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针对我国特殊经济环境下的非高管薪酬契约动机,即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包括避免亏损、IPO动机、配股动机等,而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上市公司具有明显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报酬的自利动机,盈余管理的薪酬契约视角研究将越发显得重要.本文将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合适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管理者合理使用财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最大,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采用的方法、要求的目的不同。上市公司在避税、筹资、规避债务契约约束、政治成本、维护管理者当局利益等盈余管理动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改善和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7.
米玛 《致富时代》2010,(12):138-138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该文首先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从盈余管理概念、经济后果、动机以及治理与防范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收益观、信息观以及契约观等方面阐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从企业经营者的私人利益最大化,包括企业的筹资情况以及企业在避税、规避税务方面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准则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探讨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剖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因素,分析了新准则为上市公司提供的盈余管理新空间,以期为有效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译丹 《商》2014,(29):126-126
近年来,会计信息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普遍存在,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下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不公允。这种现象不但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降低了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价值,最终还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其理论概念,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报告及相关信息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进而研究负债融资期限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存在基于债务契约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这种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债务期限起着重要作用,短期债务融资的盈余管理动机更显著。进而,当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倾向于操纵性应计;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证明了盈余管理是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负债融资的传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润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种重要的会计信息,备受信息使用者关注,很多信息使用者将利润作为决策制定最重要的关键信息,希望企业的利润数字不受任何操控。利润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诱惑。由于巨大的利益驱使,无法通过正常努力达到目标的公司,就会有动机来根据自身的需求操控利润数字。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文献,主要从影响因素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评述,以期使企业盈余方式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试从融资动机、契约动机、政治成本等6个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和手段。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深刻地揭示上市公司所报告盈余信息的真正内涵,保护自己的投资权益不受损害;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提供盈余质量方面的情况,即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从而为相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决策信息;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减少盈余管理问题。此外,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可以加强监管程序和方法,完善其准则条款,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总而言之,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健全条款准则,促进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认为在我国企业的长期债务契约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而且盈余管理越多越容易获得长期借款;如果该企业是国有企业,其为了满足债务契约的保护性条款的盈余管理就变得不显著,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中存在着政治性贷款,且又存在预算软约束,故在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契约中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会比较少,导致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也削弱。由于受到债务契约条件的硬约束,非国有企业则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以获取长期借款。  相似文献   

16.
孙大海 《北方经贸》2010,(10):96-97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成,会计政策选择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但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报表粉饰甚至利润操纵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受到了威胁,从而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监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颜景金 《商业科技》2013,(30):143-143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企业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改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债券人对企业的信心;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演变为财务舞弊,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给企业带来道德和经营双重风险。本文介绍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以及经常出现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时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使用者做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准则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企业基于资本市场和契约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但也因此产生了所得税成本。我国会计与税法的分离,为企业控制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提供了可能性。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非应税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享受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控制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  相似文献   

20.
张羽 《消费导刊》2014,(11):158-158
十几多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西方会计学界特别是实证会计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企业的经营业绩是通过盈余来综合体现的,其具有较强的信息导向性和敏感性,通过直接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决定作用。同时,会计盈余也被作为证券市场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实施监管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上市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需要的维护,才会有着比较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利用现行的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且在盈余管理中巧用会计政策留有的一些空间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使盈余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了,使其无法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影响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操纵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