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逐步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步伐逐步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规范化管理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11,(4):36-36
一、加强粮食立法,粮食流通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这两部条例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加强国家粮  相似文献   

3.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长沙分公司今天正式成立。中央储备粮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是确保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央决定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总结我国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暴露出一些严重缺陷后,为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中央储备粮为宏观调控服务而采取的…  相似文献   

4.
中央储备粮油信贷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更关系到农发行政策性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不断完善,是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储备粮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在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加快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储备粮管理制度,并明确规定,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中央储备粮财务实行垂直管理。根据国务院精神,去年粮改以来,国家粮食储备主管部门按经济区域先后组建了北京...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8〕15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 ,为了建立管理有序、灵活高效、运转协调的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 ,在财务管理上应着手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中央储备粮油财政补贴的管理财政补贴是中央储备粮存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因而对财政补贴的管理就是中央储备粮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1 明确财政补贴的范围是搞好中央储备粮油财政补贴的前提。根据国务院国函〔2000〕2号《关于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 ,中央储备粮油财政补贴的范围包括 :国家专项储备粮(含五○六粮、…  相似文献   

7.
在国发[1994]31号《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意见》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贴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食销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这是我国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建立的第一个专项宏观调控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主要有:用于国家储备粮油、国家专项储备粮食的利息、费用支出和在特殊情况下需动用中央储备粮调节粮食市场价格时所需的开支,用于地方政府为平抑粮食市场价格吞吐粮食发生的利息…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中央储备粮轮换保证体系通过建立中央储备粮轮换保证体系,为储备粮轮换提供便利与物质保证,目前亟待建立的保障体系主要有:(一)直属库轮换风险基金。直属库作为专门从事储备粮管理的企业,必须有应对轮换风险的手段,即要建立储备粮轮换风险基金,通过其调节控制轮换购销价差和盈亏,规避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粮食价格风险,以实现储备粮存储安全,保质保量,随时调运,效益稳定的管理目标。储备粮轮换风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一是提取商品跌价准备金。按照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粮食作为特殊商品,随着储存期的延长,粮食品质的下降,直属库应按储备…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培育粮食市场,促进粮食有序流通","坚持全国粮食市场的统一性"。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契机,加快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促进粮食有序流通,这是深化粮改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急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储备粮的吞吐和轮换。虽然中央、地方两级储备粮管理体系日趋科学完善,但两级储备粮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轮换和吞吐调剂来有效调控市场,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二是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实现我国粮食结构平衡的关键。如何利用供求关系和价格信息来引导农民根据市…  相似文献   

10.
"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六稳六保"的重要战略.在抗击肺炎疫情时期,建立和完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显得更加重要.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粮食生产已越上新台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粮食流通已建立起以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为基础,以个体...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为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直属库作为中央储备粮的最基层承储单位,依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业务制度,对中央储备粮油进行购、销、调、存和推陈储新,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度灵活是其首要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不得有丝毫闪失。在做好政策性业务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粮库自身优势,合理安排调剂人员,多渠道、全方位、积极开展以粮油为主的多种经营,以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是新形势下直属库工作的一项新内容。对此,根据我库及驻地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的发展国家专项储备粮管理制度于1990年9月确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储备粮管理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明确了储备粮管理法规。尤其是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地方储备粮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出强大的粮食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1月18日,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召开了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中储粮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包克辛在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表示,2012年,中储粮总公司忠实服务中央宏观调控,出色完成了粮油收储、销售、调拨、品种结构调整和进口等一系列调控任务,积极通过市场方式服务调控,有效发挥了服务调控主力军和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2012年,全系统在21个省(区、市)累计收购政策性粮食3747万吨,油菜籽437万吨、加工成油151万吨.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中说,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  相似文献   

15.
正农发行宁乡市支行稳守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责主业,一个月内分别为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有限公司发放中央储备粮油贷款523万元,为宁乡金霞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发放粮油调销贷款2000万元。该行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用"三招"支持当地粮食购销大户搞活经营,运用信贷杠杆调节粮食流通,确保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开始正式运行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从中央储备粮制度运行的实践看,原有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已严重制约着中央储备粮宏观调控效率和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不仅是改革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批准,专门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今天在京成立。据介绍,这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组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结合当前粮食工作中的新情况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组建这家企业的目的是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切实发挥中央储备粮为宏观调控服务的作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66.8亿元。受国务院委托,这家企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储  相似文献   

18.
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强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过去那种对中储粮松散型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是中央直属企业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作为中储粮长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6日至27日,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对2016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主动适应粮食流通新常态,全力实施"监管创新年"行动;二是抓好粮食收购等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国家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继续强化粮食库存检查和中央储备粮油检查,坚决守住"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粮食储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粮食财务管理制度也得到加强。由于中央储备粮工作涉及财政、银行等部门,中央储备粮油贷款利息计收及拨补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协调解决。一、现行中央储备粮油贷款贴息的计算和拨补方式的弊端自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