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行低碳农产品认证,是促进低碳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自主承担气候变化责任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梳理中外文献,界定了低碳农业、低碳农产品与低碳农产品认证的内涵,探寻了低碳农产品认证的理论线索和工作机理,并从我国现行高碳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自然力的破坏与国际农产品碳贸易壁垒的构筑角度论证了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的必要性,对低碳农产品认证的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实行低碳农产品认证,是促进低碳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自主承担气候变化责任的长效机制.本文通过梳理中外文献,界定了低碳农业、低碳农产品与低碳农产品认证的内涵,探寻了低碳农产品认证的理论线索和工作机理,并从我国现行高碳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自然力的破坏与国际农产品碳贸易壁垒的构筑角度论证了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的必要性,对低碳农产品认证的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之下的现实选择,在此过程中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农业不可持续发展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长期性、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了基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对称的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分布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还不断完善,很多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流通,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基于信息对称的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文章重点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生产、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信息对称农产品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及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和完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子彤 《经济论坛》2004,(6):110-112
外向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对保持贸易顺差,拉动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尽管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门槛大大降低,但新的贸易壁垒逐步加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永琴 《经济师》2001,(11):150-151
正当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迈进世界市场时 ,前面又竖起一堵“绿墙”。如何面对挑战 ,别无选择 ,只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就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德银 《经济师》2004,(7):34-35
文章从战略高度指出了长期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特殊保障条款和反倾销三大障碍 ,三大障碍主要是外国新农业保护主义者在关税降低后通过大肆泛用WTO规则来保护本国农业和就业、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无序、低价竞争和农产品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并提出了按照比较优势调整生产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有机食品认证、实施财政、金融、科技支持政策和建立国际标准的农产品出口检测中心 ,把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关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清洁生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世夫 《经济师》2003,(4):72-73
清洁生产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的范围主要是在工业领域 ,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尚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根据农产品生产资源恶化状况和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实施农产品清洁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肩负着为我国在整个 2 1世纪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任。因此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应体现实现农产品的高品质和产业升级。同时 ,必须保证食品安全 ,在新的层次上实现农业内部协调 ,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垦是中国农业的“国家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者和带动者,农垦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器。本文就农垦实行农业产业化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农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从而推进农垦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及其对农业、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背景下,从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实施、治理机制动态演化角度分析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当前我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的重点问题和规制。  相似文献   

12.
在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及其对农业、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背景下,从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实施、治理机制动态演化角度分析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当前我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的重点问题和规制。  相似文献   

13.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是品牌农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使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效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的发展模式及对策为例,阐述了"三品一标"认证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面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纷繁复杂的绿色壁垒,我国一些地区相对脆弱的农产品出口显得力不从心,山东省却能够通过建立健全相互递进的农业生产、加工标准体系、检验检疫的质量保障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等,夯实了农业产业基础,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加工的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从而提升了农产品的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使农产品出口量稳步递增,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在农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检疫、标签和包装、环境保护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认证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成功突破这些壁垒,就要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改进出口农产品包装,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剑峰 《经济纵横》2019,(10):123-128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上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主要通过强调产品标准认证,严格实施质量监管;以技术创新带动品牌创新,重视农业科研投入;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抢占和引领高端市场;输出独特的消费理念,针对性实施宣传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措施,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品牌竞争力。针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品牌建设经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应从实施质量标准化工程、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鼓励品牌差异化发展和打造知名企业品牌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允杰 《经济论坛》2001,(20):24-25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所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国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仅为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分析和研究了作为现代农业“领头羊”的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美国有机农业近十年来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经过认证的有机农地面积大幅增长,有机农场的数量逐年增加,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销售额增长很快,有机农产品的种类覆盖面日益扩大.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桂兰  关丽丽 《经济纵横》2007,(11):77-79,73
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在农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检疫、标签和包装、环境保护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认证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成功突破这些壁垒,就要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改进出口农产品包装,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的急剧扩张,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不仅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减少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更为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不仅适合我国国情.也是缓解我国农业生态压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