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马玲下岗后,由于年龄较大又无技术优势,一年内数次应聘也没有找到工作,决定自己做点生意。于是,马玲连续几天做了调查,选中了卖凉皮凉面,因为这个项目投资少,仅几百元,却见效快。人一吃就给钱,凉皮凉面有人送上门,可算再合适不过的小生意。卖凉皮凉面需要门店更要人多,马玲就选择了市内人流量较大的园南路上的一间门面房,月租金600元。  相似文献   

2.
你还在卖传统陕西凉皮吗?一个比传统陕西凉皮更火的凉皮已经问世了! 白海涛小吃2002年向推出传统陕西凉皮以来,很快火爆市场,陕西凉皮凭借其“白、薄、光、软、筋、香”的种种优势,技压群雄,加上独特的红油辣子味道席卷大江南北,同时上万投资者靠陕西凉皮成功致富,为小本创业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3.
你还在卖传统陕西凉皮吗?一个比传统陕西凉皮更火的凉皮已经问世了!  相似文献   

4.
<正>你在"百度"输入懒凉皮三个字,有好多"张氏懒凉皮"的报道。没错,这正是在全国走俏的张氏懒凉皮,由闻名的小吃专家张海涛老师全国首创。以"不用洗面"的工艺赢得学员好评,以"软、筋、香"独有的优势,学员年收入十几万元。懒凉皮投资小,市场空间大,随着天气变暖在全国掀起一股懒凉皮旋风,网上点击率直上,成为众多网民争相投资的好项目,每个月有上百位网民前来西安专程学习懒凉皮。王淑娟是其中一位,四川人,没有文化,几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凉皮,全国人都知道陕西是凉皮的发源地,只有出自"老陕"的凉皮,那味道才叫地道。古都西安则是陕西凉皮荟萃的地方,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吃到凉皮,口味各有特色,但是所有的凉皮多少年来都延续着一种制作工艺。深谙凉皮制作的人都知道,洗面是凉皮工艺中最劳累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北方冬天洗面让人异常遭罪,几个月下来手常常冻得发红,粗糙不  相似文献   

6.
说起懒凉皮,"地球人"都知道由西安海涛小吃首创。懒凉皮自从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不洗面"工艺赢得广泛赞誉,至今已有数百位投资者靠它走上致富大道。它继承了陕西凉皮"白、薄、光、软、筋、香"的种种优势,堪称一绝。然而,它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抛弃了传统陕西凉皮制作工艺,让经营凉皮变得不再那么辛苦,让卖凉皮赚钱变得轻松起来。童小辉是山西人,今年25岁。他初中勉强读完,便跟随父亲来到工地搬砖、和水泥,不仅收入低,而且没有未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干这样的活不是长久之计,但他没有一技之长。父亲每每摸着儿子粗糙不堪的手,心如刀绞。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懒凉皮,"地球人"都知道由西安海涛小吃首创。懒凉皮自从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不洗面"工艺赢得广大读者赞赏,至今已有数百位投资者靠它走上致富大道。它继承了陕西凉皮"白、薄、光、软、筋、香"种种优势,堪称一绝。然而,它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抛弃了传统陕西凉皮制作工艺,让经营凉皮变得不再那么辛苦,让卖凉皮赚钱变得轻松起来。童小辉,今年25岁,却有三年的打工经历。他是山西人,"他读不进去书啊,没办法",父亲常常叹息着。初中勉强读完,没有一技之长的童  相似文献   

8.
<正>7月3日,一位姓姜的中年男子来到"真过瘾"凉皮店,他来自辽宁鞍山。他悄悄品尝了一下凉皮,觉得凉皮佐料味道确实好,可凉皮本身不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好吃,他有些失望,于是当面跟李大姐说明了来意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李大姐实实在在地说:"凉皮不是我做的,是我批发来的。"原来,中宁县是全国卫生示范县,今年夏天县防疫站要求全县集中生产凉皮,不允许个体小店自己加工,原因是前几年发生过中毒事件。"学员来了跟我说明后,我就给他品尝我自己做的凉皮。"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懒凉皮,"地球人"都知道,该小吃由西安海涛小吃首创,自从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不洗面"工艺赢得广大读者赞赏,至今已有数百位投资者靠它走上致富大道。它继承了陕西凉皮"白、薄、光、软、筋、香"种种优势,堪称一绝。然而,它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抛弃了传统陕西凉皮制作工艺,让经营凉皮变得不再那么辛苦,让卖凉皮赚钱变得轻松起来。童小辉,今年25岁,却有三年的打工经历。他是山西人,跟随父亲来到工地搬砖、和水泥,干这行收入低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未来,对于年轻人打工毕竟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都知道陕西是凉皮的发源地,只有出自"老陕"的凉皮那味道才叫地道。古都西安是陕西凉皮荟萃的地方,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吃到凉皮,口味各有特色,但是所有的凉皮多少年来都延续着一种制作工艺。深谙凉皮制作的人都知道,洗面是凉皮工艺中最劳累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北方冬天洗面让人异常遭罪,几个月下来手常常冻得发红,粗糙不堪,甚至出现裂纹。海涛小吃的当家人张海涛深知冬天制作凉皮洗面的疾苦,因此几年来他一直摸索着如何摆脱凉皮的洗面环节,创新陕西凉皮的制作工艺。2010年4月,张老师经过上万次试验,不用洗面的凉皮终于问世,成行业一大创举。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不但省时、省力又省心,更不用冬天冻手。由于不用洗面,张老师将这种凉皮命名为"张氏懒凉皮"。  相似文献   

11.
<正>陕西凉皮在全国家喻户晓,其以"白、薄、光、软、筋、香"种种优势,技压群芳,堪称一绝。传统的陕西凉皮固然受欢迎,但有一大弊端:洗面环节不仅劳累,张海涛老师在传统凉皮的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摸索革新,推出不用洗面的凉皮。懒凉皮不仅工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味道上比传统凉皮也更胜一筹。香辣  相似文献   

12.
陕西凉皮在全国家喻户晓,其以"白、薄、光、软、筋、香"种种优势,技压群芳,堪称一绝,传统陕西凉皮固然受欢迎,但有一大弊端:洗面环节不仅劳累,而且会造成人手粗糙,裂口。为了改善这环节,张海涛老师在传统凉皮的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摸索革新,推出不用洗面的凉皮。2010年4月,经过张老师上万次试验,不用洗面的凉皮终于问世,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不但省时、省力又省心,更不用冬天冻手,成行业一大创举。由于不用洗面,张老师将这种凉皮命名为:张氏懒凉皮。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相似文献   

13.
<正>你在"百度"输入懒凉皮三个字,有好多"张氏懒凉皮"的报道。没错,这正是在全国走俏的张氏懒凉皮,由闻名的小吃专家张海涛老师全国首创。以"不用洗面"的工艺赢得学员好评,以"软、筋、香"独有的优势,学员年收入十几万元。懒凉皮投资小,市场空间大,随着天气变暖在全国掀起一股懒凉皮旋风,网上点击率直  相似文献   

14.
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如果你在"百度"里输入懒凉皮三个字,"蹦出"的第一条就是有关"张氏懒凉皮"的报道。张氏懒凉皮正在全国日渐走俏,由闻名遐迩的小吃专家张海涛独家开发,推出两年来其以"不用洗面"的工艺赢得人们的青睐。以"白、薄、光、软、筋、香"陕西凉皮独有的优势,加上懒凉皮投资小,市场空间大,随着天气变暖,在全国又将掀起一股懒凉皮旋风。据了解,该项目在网上的点击率扶摇直上,成为众多网民争抢的"香饽饽"。据张老师介绍,每个月有上百  相似文献   

15.
说起凉皮许多家庭主妇可能都会做,但丁相瑛却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摊白手起家,做成了现如今拥有一个营业面积200平方米的样板总店、两个加工厂、一所培训技校等众多实体的凉皮品牌,如果没有技高一筹的绝活还真就不行。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凉皮在全国家喻户晓,其以"白、薄、光、软、筋、香"种种优势,技压群芳,堪称一绝,传统陕西凉皮固然受欢迎,但有一大弊端:洗面环节不仅劳累,而且会造成人手粗糙,裂口。为了改善这环节,张海涛老师在传统凉皮的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摸索革新,推出不用洗面的凉皮。2010年4月,经过张老师上万次试验,不用洗面的凉皮终于问世,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不但省时、省力又省心,更不用冬天冻手,成行业一大创举。由于不用洗面,张老师将这种凉皮命名为:  相似文献   

17.
书闲 《光彩》2010,(4):1-1
看了贵刊第188期(2010年3月)感触颇多。我的家乡也是个盛产小吃的地方,肉加馍、凉皮、羊肉泡的名气似乎并不比武汉精武鸭脖差。家门口有条小街,里面是几家占地不到十平米小店,只做肉加馍,每天早上10点开门,开门之前门口就拍成了长龙,两大锅卤肉,几大箱馍馍,一两个钟头就卖得精光。这些年住过不少城市,也吃过不少城市的肉加馍,大多和陕西的肉加馍  相似文献   

18.
<正>你在"百度"输入懒凉皮三个字,有好多"张氏懒凉皮"的报道。没错,这正是在全国走俏的张氏懒凉皮,由闻名的小吃专家张海涛老师全国首创。以"不用洗面"的工艺赢得学员好评,以"软、筋、香"独有的优势,学员年收入十几万元。懒凉皮投资小,市场空间大,随着天气变暖在全国掀起一股懒凉皮旋风,网上点击率直上,成为众多网民争相投资的好项目,每个月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元宵节刚过,笔者得到一个喜讯:陕西海涛小吃中心共斥资60余万元的中式快餐店和川菜馆开业了,据了解,之后还将有一家特色冒菜坊相继开张。懒凉皮作为中式快餐店的特色小吃,即使在冬季也同样受到消费者喜爱,仅元宵节当日就卖掉500碗,很多顾客宁愿排队等,也要吃上一碗味道独特的懒凉皮。说起凉皮,全国都知晓陕西是凉皮的发源地。但是所有的凉皮多少年来都延续着一种制作工艺,其中洗面是凉皮工艺中最劳累的一个环节,在北方冬天洗面让人异常遭罪,手常常冻得发红,粗糙不堪,甚至皲裂。  相似文献   

20.
<正>李阿姨的"真过瘾"凉皮那叫一个好吃!凡是到过宁夏,吃过"真过瘾"凉皮的人,无不夸李大姐的手艺精湛,凉皮正宗。走出宁夏的大学生,每次回来都要跑到李大姐这来吃碗"真过瘾"凉皮,用这些学生的话说:"全国各地,就数‘真过瘾’凉皮,吃了忘不了!"一份凉皮何以如此美味?因为这薄亮、筋道的凉皮背后蕴含着李大姐20年的经验和智慧!凉皮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和面、洗面、制面浆、沉淀等多道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