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频繁暴发和流行,尤其是肝胆综合症在常规淡水养殖鱼类中普遍发生,且发病率越来越高,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广大养殖者的关注与恐慌,给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高投入、高密度、高产出养殖模式的普遍采用,鱼病的发生、发展模式和鱼病的防治已与传统水产养殖大不相同,已成为影响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广泛采用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防治鱼病,对于细菌性鱼类疾病确有效果,但  相似文献   

3.
<正>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繁多,生产中要将每一种发生的鱼病及时而准确地加以鉴别,这对基层水产技术员和生产人员来说,难度较大。为方便广大养殖户快速掌握鱼病诊治基本技术,及时而有效地治疗鱼病,我们在实践中,根据鱼病发生的病原种类,将几十种病症表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鱼类寄生虫病研究概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病是水产养殖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其中鱼类寄生虫病是发病率最高、危害也比较严重的一类鱼类疾病。我国最早研究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5.
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 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致病原因,可将鱼类疾病分为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两大类。随着环境污染、池塘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非生物因子引起的鱼病,特别是诸如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引起的鱼病也日趋严重,除直接引起鱼类死亡、给水产养殖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因  相似文献   

7.
<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鱼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最近几年水产养殖中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盲目用药不仅会给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我们的水产品质量带来危害,因此合理用药、准确用药是我们水产养殖关键技术。现在将水产养殖中的错误用药理念总结如下:一、对药品属性不熟悉,不能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8.
<正>我县自1992年开展水库网箱养殖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大,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鱼类寄生虫病,时有养殖户因为鱼病诊断、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的死亡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季是鱼类繁殖的季节,也是养殖鱼类恢复生长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各种鱼病的高发期。为有效保护渔业安全生产,减少渔业病害的发生,降低今年春季新冠病毒疫情对水产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为水产养殖企业纾困解难,促使水产养殖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日前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会同湖滨区农业农村局水产部门的四名技术人员,深入到湖滨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冬春连夏特大干旱,给渔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进入夏季,水温升高,鱼类致病因素及敌害生物也随之增多,加上养殖水域受污染,鱼类病害常呈暴发性出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尤为重要。1.细菌性疾病:在气候干旱无雨时,各类水体水位偏低,水质较浓,加上夏季气温  相似文献   

11.
正水产养殖业者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养殖鱼类因在越冬期间发生常见鱼病而导致经济损失,让养殖鱼类安全渡过低温季节,就需要采用对养殖鱼类的越冬技术。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不同季节从南到北的养殖水体中水温差异十分巨大。因此,在不同地区从事水产养殖所采取的越冬技术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每年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如我国黑龙江省有的地方长达5~6个月),在一些池塘和小型湖泊、水库中饲养的某些养殖鱼类经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我国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使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的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病因复杂,防治困难,常使鱼类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从而降低了生产性能和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使鱼的免疫力降低,鱼类品质变差,饲养效益下降,经济损失严重。现特将该病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不断加深,鱼类疾病的频发率也相应提高,为了有效地防治鱼病,减少防治过程中用药的盲目性,笔者现将多年来从事指导养殖生产中总结的水产用药注意事项汇总如下,以供广大渔民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福建省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实验室的确诊,采用鱼病的综合防治的措施治疗白沙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的病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治疗成本低,操作简便,为大中水面鱼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夏日临近和水温升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按照科学的方法诊治养殖鱼类的疾病,是有效诊治疾病、减少疾病造成经济损失的前提。这里介绍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基本方法,供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参考。1.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依据迄今为止,在养殖鱼类疾病诊治过程中,尚难做到通过检测患病鱼体的各项生理与病理指标,而对养殖鱼类的疾病进行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之一,随着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对象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持续走高,养殖密度也不断增加,加上鱼苗、鱼种的引进与输出的数量不断加大,各地区之间鱼类的活体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从而使各地区间的鱼病在全国各地流行也变得更加容易,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导致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已成为21世纪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7.
<正> 立秋过后,各地的高温干旱天气有所缓解,给水产养殖生产带来了福音。但初秋季节水温还是较高,鱼类仍处生长旺季。随着鱼类的快速生长,池塘养殖密度增大,水质容易污染恶化,各种致病细菌繁殖也加快,极易导致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因此,各地水产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丝毫不能放松,应积极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以防止暴发性出血病这种养殖鱼类的“瘟疫”卷土重来。 一、秋季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的原因 1、冬春季节清塘不够彻底或没有清塘消毒,池底淤泥积多,以致底质老化、有害物质增多。到了秋季,养殖时间较长,鱼类经长期投料后,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底层水体,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8.
洹河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洹河水近年来日渐恶化,多种鱼病又能在河中生长繁衍。洹河良好的水源,被两岸酷爱水产的人士看好,大力发展池塘养殖,致富奔向小康。但是,河水自身带有大量病原体,灌入洹河水,常见易发的鱼病危害鱼类,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指导农户防治鱼病、合理用药,笔者依据几年来对多家鱼塘的技术服务,总结出四种常见鱼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诊断鱼病,并做到对症下药,是搞好饲养鱼类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本文对鱼病诊断的方法做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一、现场调查鱼发病原因的多样复杂性给诊断带来很大难度,单纯检查鱼体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出现鱼病表征。为了诊断确切,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解鱼病发生的全过程(即何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要成功,防病是头功。鱼病的发生不但降低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还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渔业养殖的养殖户多为农民,科学养殖专业知识和养殖技术落后,主要是靠自身经验来摸索,这就造成了鱼类疾病的多发和易发。一、目前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滥用药物首先,在水产养殖中只有保持池塘的清洁才能保证鱼类品质的优质。因此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