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感恩教育,就是让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它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学会感恩     
感恩,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   山感恩大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流,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飞鸟,方成其壮阔.只有胸中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近日参加一个主题为"感恩"的演讲比赛,很多选手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别人帮助、心存感激的故事。故事感人,但选手们的感恩之情更让人感动。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张艳 《价值工程》2010,29(24):194-19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精神体现,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导报》2014,(4):10-11
获奖感言: 我对授予的荣誉充满感恩之心。 首先要感恩改革开放,让我“洗脚上田”,把皮革小作坊做成了迈向世界的企业;也要感恩中华美德,教育我弘扬诚信,让“脑袋”里的财富带动“钱袋”.  相似文献   

6.
东兵 《企业世界》2006,(5):44-44
感恩是一门处世哲学,是一种生存本领;感恩是结草衔环的心态。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怀;感恩是承载心理平衡的真诚答谢,是发自内心的无言回报。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生活、享受幸福、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出依赖性极强,缺乏关爱之心,不知感恩等缺点。这些不良问题给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文化》2005,(11):60-60
感恩是和谐之根,是幸福之源,是成功之本;感恩是一个微笑,是一声赞美,是一阵掌声.感恩是一种包容从容的胸怀,是一种善应有善报、德者得也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冶金企业文化》2009,(2):32-32
感恩不是一本花名册,而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如果只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仍然叫小器,也叫冷漠。他们把人分成助己和未助己两类,以青白眼待人,仍然叫势利眼。对天地无感恩之心,对人的感激必然短暂。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拥有谦虚之德,敬畏之心。在道德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需要培养感恩之心。感恩,能够激发人们的良知,用为善的信仰导引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和谐。感恩是"真、善、美"的统一,"真"的精神要求人们真情流露对待一切事物的感恩,不参杂任何私利在其中;"善"的精神要求人们用良知的心去对待事物,力求民主、平等。"美"的精神要求人们用美好的意念去维护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1.
学会感恩是受恩者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对生命恩赐的领悟和珍爱。通过对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的内涵与外延全释,正确认识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一切事物都没有意义;善待自己就等于善待生命,因为感恩所以懂得了生命之真谛。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感恩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生命教育引领学生快乐成长,本文旨在为推进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豆文化就是“情文化”。亲情、友情、爱情,而这其中的核心便是感恩。周海江认出。感恩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将感恩之情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它才会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区域化地域性,因材施教,对广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的教育,使之做到心中知恩,从而行动于报恩。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分析当代背景下技师学院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与成因,并指出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最后分析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达到营造一种人人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为构建和谐幸福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社会缺乏感恩心的现象,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5.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经营的五大信条是:实现美好人生的秘诀是成功需要坚持到最后;工作中拼命也要做好;拥有敬畏之心;公司里社长必须是最热情和最诚恳的人;不要忘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信条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牢记成功需要坚持到最后;坚信只有拼命工作才能走向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社会缺乏感恩心的现象,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7.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培育人文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大学生的舍得教育入手,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来到人世,就像是一次旅行。在旅途中你是精神愉快,还是心怀戚戚?是相互扶助,还是横眉冷对?是满怀感恩之心,还是觉得这个世界和周围人都欠了你的?—位昔日旧友,成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好像天底下人都对不起他似的。我劝道:“牢骚太盛防肠断”。他却接着对我大表不满。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他对人世间的—切都怀有偏见,甚至怀有敌意,缺乏感恩之心,在单位工作,你再能耐,即使全身是铁,能打几斤钉?若没有同事们默默无闻地帮衬、扶助,单人独舞,能出多大成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我对同事常怀感恩之心。特别在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部分"90后"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有教育意义的综艺栏目《变形计》为切入点,从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本体等四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对待感恩情感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探究加强"90后"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5,(10):57-57
文化是一种氛围,感恩是一种习惯,好思想是一种大力量.北京仁慧特智业公司感恩文化建设之<修心开智格言>与您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