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多兼并少破产”的十大好处吴廷荣要加大企业兼并力度,“多兼并少破产”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最近特别强调的问题,也是企业面临最难办的“优难胜、劣不汰”的事。究竟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多兼并少破产”,这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所谓兼并...  相似文献   

2.
<正> 一是“债转股”。根据冶金行业发展规划及结构调整意见,对部分不在支持或调整范围内的企业,要从“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内清除出去。二是把企业“破产兼并”政策和冶金行业结构调整方案结合起来。对那些没有发展前景,在经营出现困难后要求被兼并,并要求享受减、免息政策的企业,必须从“破产兼并”政策的范围内清理出去。三  相似文献   

3.
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计划出台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企业企业兼并破产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必须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对鼓励兼并、减员增效作了如下部署:一、鼓励兼并,贯彻多兼并少破产的方针.加大优势企业兼并...  相似文献   

4.
随着纺织工业全面调整的深入,企业兼并、破产的力度将会加大,优化资本结构,建立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由于不少待兼并或被兼并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率很高,使得有兼并打算的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壬。何处理企业债务问题,成为推动企业兼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刊综合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的试。大经验.特介绍以下九种债务处理方法,供参考。1.贷改投”或“贷改服”。对各级财政的“拨改贷”或其他财政性投资形成的债务负担,采取“资改投”或“贷改股”的做法。既结合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在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中…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再行规定》,主要内容: 一、所谓“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在被兼并企业资产与债务基本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企业承担被兼并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规范兼并破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耀先最近在全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银行工作会议广强调规范企业破产。陈耀先说,企业破产应当是一种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机制。规范破产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假破产、真逃债,绝不能再搞“整体接收”和“先分后破...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不能用破产政策实行兼并国务院副总理朱基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兼并、破产是转变企业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企业的破产与兼并在本质上和政策上都有原则的区别,不能用破产的政策来实行兼并_他说,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必须承担劣势企业的令部债等,但可以享受停止付息、分期还本的优惠政策_我们鼓励多兼并,因为它有利于避免国家银行资产的损失一这方面的政策还可以内优惠一点,但个能冲债务.至于企业破产。就必须是这个企*个复存在,职工重新安置,破产企业的资产(包括个地)拍卖所得首先用于安置职l-…  相似文献   

8.
岑飒  王澜 《煤炭经济研究》2001,(7):10-12,20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前提是经济活动中有法可依。企业设立、兼并、破产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改制活动的重要形式。企业设立和破产 ,已经有了法律来调整 ,但对于兼并 ,目前尚无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本文提出了兼并法的概念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这里主持人想提醒的是 ,法律应该考虑系统性 ,不能陷入解决一个问题就要立一个法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一生不得、死不得,盘活资产待“重组”对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的出路问题,目前人们一般倾向于两种意见:一是寻找兼并以求生,二是选择破产以求死。但实践证明,对多数企业来说,这两条路都未必行得通,因为危困企业大都债务重、冗员多、设备老化,如果靠币场兼并,那么愿意付高成本“娶”这些企业的“婆家”并不多;而行政兼并由于政府“拉郎配”,最终往往也会招致失败。因此,危困企业要走兼并求生之路并不易。另一方面,尽管国家每年为企业破产准备了一笔呆帐准备金,但毕竟数量有限(去年是300亿),加上危困企业欠下巨额债务,…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实行再就业工程,把再就业工程与“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改革措施联系起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给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山西省化工厅认真贯彻化工部关于在全系统开展“扭亏增效年”活动的安排意见,提出了扭亏增效年的思路,制定了本系统主攻目标和实施意见。“扭亏增效年”的工作思路企业扭亏与改革、改组、兼并、破产相结合;与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转机建制、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突出抓好国有大中型扭亏有望企业的扭亏和扭亏无望企业的兼并破产,从整体上搞好国有企业。“扭亏增效年”的主攻目标一是以化肥企业为突破D,加大企业改组、资产重组步伐,对产品有市场、扭亏有望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都是国有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但在二者之中,一些经济界人士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都认为,还是首选兼并为好。他们提出:应加大兼并力度,慎重破产,以加速兼并作为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主要途径。据有关权威人士估算,企业破产国家将损失90%的权益,兼并则损失30%,因此应少破产多兼并。目前国家鼓励企业兼并,对兼并者实行停偿10%利息、暂定5年还清本金、对困难者提供3年期贷款等优惠政策。兼并的关键不在于利润,而是为地方解决就业吃饭问题,部分开明的地方政府,已加快了兼并的步伐。应通过促进改革由点到面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大试点城市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工作的力度,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兼并破产、减员增收”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是当前进行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2.对有希望挽救的濒临破产企业,应充分尊重主要债权人意见,尽可能采取兼并、合并、代管、分立等方式予以挽救。要积极探索利用金融中介机构,以企业重组和债务托管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濒临破产企业的问题。严禁借兼并、破…  相似文献   

14.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相当部分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处境仍然十分困难,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停产多年。如何正确妥善地解决这些危困国有企业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试就解决危困国有企业的方式做些分析。(一)最近,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理论界中,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对危困国有企业,应当多兼并少破产。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或听到有关政府部门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拉郎配”,硬要某个盈利企业兼并濒危企业,结果使盈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最后把两个企业都搞跨了完事。这种做法,有政府部门利益…  相似文献   

15.
视点     
财政仍将支持企业技改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王万宾日前透露,为支持企业技术政造,在今年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中,仍将安排90亿元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兼并破产政策将集中用于六大行业近日从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今年我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将紧紧围绕控制总量、扭亏脱困的目标进行,集中解决钢铁、制糖、煤炭、有色、军工、纺织等六大行业的结构调整问题。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是什么?国家经贸委指出,行业脱困目标以现行行业管理部门的统计为准;地区脱困目标以国家统计局月度及年度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6.
对国有企业兼并方式的几点构想天府矿务局陶小渝一、企业兼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企业自1989年开始实施兼并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优势企业的生产力得以扩展和延伸。一些市场适应性较差而陷入困境的企业,被破产或兼并。这一优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我国企业改革进程中,出现一些企业借兼并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造成了大量银行资产的损失,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银企关系,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一、破产逃债的表现形式对于部分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是处理企业债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常的做法是:在债权人的要求或允许下,对企业实施止损破产,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债权人的损失或机会成本,破产后的企业可以采取拍卖清算的方式,把资产拆开卖掉,拍卖所得按债权的先后顺序来偿还企业债务。但在现实中一些企业为了享受国家对兼并破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先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企业的破产、转产、兼并活动作为产权交易的一种主要形式已获得了飞快发展。但是,企业破产、转产、兼并业务的特殊性又决定其财务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笔者现就企业破产、转产、兼并的财务处理方法探讨如下: 一、企业破产、转产的财务处理方法 企业进行破产清算,财务上需要对相应的业务进行帐务处理,其程序如下: (一)编制清算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企业进入清算阶段,清算组应先编制清算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作为清算的依据。进行破产清算,一方面要掌握企业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分清有担保债务的资产,无担保债务…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企业改革的难点、误区何在?如何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把握方向,明确目标以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改革?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难点:“四风”导致四误区 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地普遍形成了“四风”。 即:“股份合作风”、“股票风”、“破产风”、“兼并风”,这些风,导致了“四大误区”、严重地阻碍了企业  相似文献   

20.
企业兼并工作的一般程序刘力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及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搞活国有企业的实践将越来越多。为规范石化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