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绿色金融产品现有标准、评级和绿色认证标准以及信息披露三个方面,研究了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本文梳理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根据现有的文献,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存在国际化发展不足、交叉重复、碎片不系统、效率较低、第三方评估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有助于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并且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商业金融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也在不断开拓相应的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业务在国外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业务发展模式也比较成熟,然而在我国却属于刚起步阶段。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绿色金融的覆盖范围依然不是很广;第二,绿色金融的组织结构有待调整;第三,绿色金融的风险管控能力不强;第四,绿色金融发展缺乏规范的法律法规。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金融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仍然存在很多误区。企业必须正确理解绿色营销的内涵,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完善的动态的绿色标准体系,贯彻实施IS014000系列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开展科学的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4.
绿色营销过程与传统营销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贯彻实施绿色标准,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标准和标准体系为依托,开展绿色营销必须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指导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要理念,广东省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全国领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社会认知不够,边界不清;绿色金融缺乏盈利能力,内部动力不足;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广东省要想更好地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应该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保持两者之间的健康协调关系,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化顶层设计,创新金融制度,完善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以此推动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我国顺势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金融体系。而绿色金融产品作为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创新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目前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与国外相关产品的对比与分析,阐述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以此来创新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产品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起步较早,有着先进的经验。本文以中国绿色金融最新实践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中的问题,得出我国应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碳市场定价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并推动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李庆满 《商业时代》2003,(240):38-39
当前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仍然存在很多误区。企业必须正确理解绿色营销的内涵,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完善的动态的绿色标准体系,贯彻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并在些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开展科学的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研究绿色金融发展意义重大。在分析西安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绿色发展理念、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绿色金融创新、需求端绿色环保行为四方面提出西安未来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加剧,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主要单位之一,港口的绿色发展已然成为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而作为绿色港口建设的主体,绿色港口企业的发展壮大则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分析绿色港口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针对我国绿色港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和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全行业的统一认识等问题,提出建立绿色发展战略体系、取得企业合作伙伴支持、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婷 《商展经济》2024,(6):163-166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一个单独部分,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凸显了金融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凸显,对我国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区域经济的环境治理尤为关键和重要。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应当将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手段。据此,本文进一步探析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旨在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力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依靠绿色金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在绿色发展中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绿色金融的内涵及作用,分析阐明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于"绿色"发展概念的提出,绿色金融逐渐成为了我国进行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仍然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的问题。所以想要更好的发展绿色金融,我们就必须要及时掌握其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本文首先是对绿色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阐述其作用,同时对我国绿色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潜力,最后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0):175-176
我国绿色金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从探索期进入了过渡期,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介绍绿色金融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和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状况的对比,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型成为了世界共识。我国将绿色发展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使绿色金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对财政政策与金融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构建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框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蔡阳 《中国市场》2024,(6):54-57
近年来,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焕然一新,在效率与GDP规模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其中的问题也有目共睹——资源、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模式,将工作重点转移为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用绿色金融来支撑绿色企业的发展。综合当前绿色企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态势,其中绿色金融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在绿色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绿色企业与绿色金融的发展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成长的影响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乐 《市场论坛》2020,(3):44-46
我国践行绿色发展亟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绿色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主要存在发展差距较大、绿色标准不统一、绿色项目利润薄、信息披露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文章从政府层面,提出明确绿色标准、严格环保执法、严格约束非绿色项目发展等建议,而企业自身,应着力于坚持绿色产品创新、提高绿色项目回报率、培育全银行业绿色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珣  闫丽娟  顾楷侃 《商业观察》2024,(6):37-40+49
深耕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赋能是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推动金融体系转型的引擎。基于“绿色+普惠+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文章深入分析三者融合发展的协同效应,搭建了“绿色+普惠+科技”融合发展新型金融业务框架,并就融合发展瓶颈提出优化路径:明确“绿色+普惠+科技”金融界定与评价标准、构建完备的金融制度体系、完善全方位、多重预警模式的风控体系以及提高科研能力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辽宁省应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贡献辽宁力量。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辽宁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政策体系构建不全、市场发展落后等问题,应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纵深推进绿色转型升级、加强信息披露和政策监管拓宽绿色PPP融资渠道、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新发展阶段辽宁省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洋 《商业观察》2024,(8):34-37
随着我国对于“双碳”目标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绿色新兴产业得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绿色金融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企业如何借助绿色金融实现自身发展。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目前存在的融资难、风险防范意识低以及同绿色金融相融通不够流畅等问题,提出了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产业链中经营者能力、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增强信息披露以及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三点建议,以此三点为路径,致力于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之路。为新能源各企业转型作出路径探索,促进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更好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