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非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2009年7月辽宁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已达8000多户,比去年同期净增2000多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辽宁装备制造业规模越做越大。1至5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7.52亿元,增长18.1%;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1.8%。这是否意味着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了呢?通过观测整体辽宁装备制造业和八个子行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集聚了比较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十六大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列入了重要议程,为辽宁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上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根据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般而言,装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汽车制造业包含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沈阳装备制造业合资企业的调查发现,外资控股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沈阳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的城市,至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733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3%。装备制造业企业中,85.1%为内资企业,3.6%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3%为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提升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09,(42):34-34
10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政策支持效果已逐步显现,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共有9项实施细则需要制定,目前已出台5项;尚未出台的4项实施细则要加快协调,确保年底前全部出台。  相似文献   

7.
产值的变化 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处”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制造业总产值为新台币1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0.70%。制造业内分类产业中,占比重最高的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产值达到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5.97%;其次的化学材料制造业,2008年产值则达到1.85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2.85%;占比重排名第三的基本金属制造业,则较2007年增长6.96%,是前三大主力产业中,唯一呈现正成长的产业,产值达到1.74万亿元。另外,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受惠于2008年上半年油品价格高涨推升产值,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举措,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区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基础,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从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低,带动  相似文献   

9.
刘龙 《辽宁经济》2014,(10):17-22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特点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一些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琼 《浙江经济》2003,(21):43-44
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窘境。浙江是我国近代制造业最早萌芽的省份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增长速度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1978—2002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17.3%.比全国高出近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8%提高到2002年的43.8%.成为中国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是浙江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产业进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策与信息     
《唐山经济》2004,(2):46-48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提前两年达到了“十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消息:200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达到2.75万亿元,增长30.8%。高技术产业增速高于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对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高技术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日益明显,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提高到21.4%。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举措,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区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基础,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从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低,带动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型: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产业。上海装备制造业是上海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上海工业化水平与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重要体现。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入世和上海中博成功的背景下,上海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上海装备制造业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尽快实行产业转型,即装备制造业由制造型产业转变为制造一服务型产业,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应对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零部件业亟须国家出台规划实施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世界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年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并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就包括装备制造业,这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国外的装备制造厂商已将目光锁定于中国的配套设备和基础件市场,抢占中国国内装备制造市场的步伐已经加快。  相似文献   

15.
胡捷 《中国经贸》2011,(16):3-4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光靠引进外国投资和自主创新进行研发是不够的,也来不及。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通过市场方式买卖核心技术的平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跨国并购的即时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分析了跨国’并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并购带来的风险,并针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动态、政策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通过对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政策措施的介绍,提出了如何回忆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上海目前己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各种成本呈现出逐渐上升态势,投资边际收益进入递减阶段。因此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的装备制造业.无疑是上海实现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用区位商法初步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近4年来的产业集中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强化上海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09,(2):27-27
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认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振兴纺织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竞争与产业变迁的背景下,梁稳根领导下的三一重工在某种视角上也是中国制造企业的符号代表。 得益于对外开放、全球制造业结构转移、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在过去10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2010g,中国制造业产值首度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为19.8%,领先美国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装备制造业应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集群对接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