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会计失真及会计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析会计失真的原因目前,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综合起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企业会计做假的重要的体制原因。目前,政府的行为规则远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的要求,很  相似文献   

2.
康晓霞 《民营科技》2008,(12):11-12
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做假帐的原因分析,提出会计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及艳玲 《价值工程》2007,26(1):165-167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频繁发生,其产生的原因有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使做假,监督机制欠缺和惩处力度不够。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一把手”的责任,建立财务制衡体系,加大监管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会计工作是把守“钱袋子”的重要一环,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朱镕基同志就曾经教导广大会计人员“不做假帐”。真实的会计信息能使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然而在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信息失真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较为突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的企业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为了显示“政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2001年第5号),对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表明,有147家企业资产不实,有157家企业利润不实,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假帐的泛滥程度,由此可见一斑。2001年4月16日,朱基总理在新成立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揭幕仪式上,题写了“不做假帐”的校训,这对广大会计人员和单位、部门负责人起了很大的警示教育作用。对此,笔者试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成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式和成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近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2002年,朱基总理专为上海会计学院题了“不做假账”四个字。一个国家的总理如此地呼吁会计业不要做假账,要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可见会计做假之风已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会计做假的结果是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除有主观因素外还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会计目标而有意的造假行为,主观上企图歪曲、掩盖或隐瞒会计信息的真实面貌。客观因素,则是非故意的行为,是会计主体在表达一定的会计目标时,有关会计信息的质量出现明显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贺丹 《活力》2007,(3):62-62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并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保险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是某些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上假保费、做假赔款、手续费支付混乱、费用超支、成本不实、潜亏挂帐、滥用会计估计、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信息披露时存在虚假、误导、掩饰等不良现象.保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财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容忽视□余勇平一提起会计信息失真,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财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往往被人忽视。殊不知,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数乡镇,财政会计信息不仅存在失真个别失真情况还比较严重,尤其在近两、三年来还呈曼延之势。笔者于97...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会计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相当严重,会计人员因违反相应的会计准则,因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违法的案例也很多。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更是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按照会计规则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李慧  王元章 《活力》2004,(8):73-73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虚假会计信息盛行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十分令人担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严重。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的反映经济活动,给决策者和有关方面各方乃至整个经济秩序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大令人担忧,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不少地方政府和专家为此开出一些处方,如会计委派制=会计代理制、财务总监制等方案陆续实施,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于是人们在感到困惑的是时,不禁要问,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哪里?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根源在于国企改革形成的欠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一阶段有关领导和高层专家也多次就此发表谈话或撰写论文,使之再一次成为各关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的焦点问题。本文仅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这一侧面,谈谈笔者的认识和思考。一、会计信息失真在宏观上的成因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产权不明晰的以下两种具体表现来深入分析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第一,…  相似文献   

15.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是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企业外部相关决策的需要,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对经济决策是否合理有效,随着改革的不断完善,财务工作正沿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实在令人担忧。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探讨其失真的原因,找出治理其失真的对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及披露方面的研究 刘峰在《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1.7)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以四川红光实业公司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刻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学界、会计报表使用人一直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把会计信息失真局限在会计人员作弊上,但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本文重点探讨一下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永 《企业经济》2003,(5):99-100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1、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则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因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2、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违背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而为之。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由来已久。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计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断取得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3、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困扰与阻碍我国会计事业蓬勃发展的顽症。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社会历史原因。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领域的会计信息失真早就出现了。古代的会计信息失真与贪官紧密相联,历史上的贪官善于假国家之所需,利用官僚体制中管理不健全的漏洞,弄虚作假,巧立名目,向下加派贡物或赋税,从中渔利而发家致富。计划经济时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对不突出,那时企业材料、产品统购统销,利润上缴国家,企业所有权也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学者在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与治理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结合紫光古汉集团会计信息造假案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