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红 《活力》2012,(16):124-124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决定新闻写作的成败、新闻写作是第二次新闻采访。记者从事实搜集线索,确定采访路线,实施采访活动,到进行新闻写作的全过程,因此,形成事实-采访-写作-编辑制作-发布传播完整新闻传播的流水线,在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上,先采访,后写作,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
王丽敏 《活力》2011,(3):198-198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素梅 《活力》2014,(9):49-49
作为一名记者,每天进行最多的活动是什么?采访!一个好的新闻节目内容从哪里来?还是采访!采访,一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础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新闻稿件的好坏,是否好看,都是从采访中得来。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因此,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写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如果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就可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梅  焦永梅 《活力》2005,(12):148-148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为了搜集事实、解决新闻来源的。因此,采访对写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成功的采访,就不会有成功的写作。然而,成功的采访是需要一番充足、周密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的。只有做到对要采访的人或事心中有数,主动缩短主观之间的距离,才能提高采访收益,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意境     
有一年6月,我采访了一名女记者,请她谈采写体会,随后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闻与写作》上。在我的采访本上,最后记了六个字:“看唐诗,意境好”。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读唐诗对新闻采写有好处呢?  相似文献   

7.
陈怀旗 《活力》2012,(6):164-16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人格化在实现新闻审美上与四个方面有着主要联系,一是新闻报道者,二是新闻题材内容,三是新闻采访的人格化,四是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这四个前后互连的环节,构成了新闻审美实现的基础.研究探索新闻人格化与新闻审美的联系,离不开对这四个环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访问、观察、调查分析的一种业务活动,也是一种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也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的重要方法。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由事实到新闻,新闻采访是第一个环节。在新闻采写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遵守党的宣传方针,本文运用典型事例证明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郭丹 《活力》2014,(1):31-3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的传达对新闻来讲绝对是致命的伤害。新闻错误信息的传达对受众、对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可怕的,甚至是无法控制的。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度呢?它是指某一新闻事件从发生背景到发生过程及产生的结果经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写作、编辑,最终通过发布后在受众那里得到的认识、理解和反馈与新闻事实本身的比照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11.
孔庆斌 《民营科技》2010,(10):68-68
新闻采写素养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分析新闻采访应注意的要点及新闻搞写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播报离不开信息的采集,也就是相应的新闻采访工作,对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来说新闻采访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新闻采访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能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注意技巧的运用.采访工作可以看做是与采访对象的一次交流,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盲然的采访,必定会提出要采访对象十分反感的话题,给采访对象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采访过程中交流也会处于尴尬局面,导致采访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量,所以新闻采访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国目前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采访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的新闻行业从事人员有所帮助,经验上有所交流,增加新闻采访的质量,促进我国新闻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强  张彤 《活力》2014,(7):100-1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一个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靠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真实、准确地还原事件的真相,将能够挖掘的新闻事实彻底的揪出,并且与受访者建立后续联系以便进行后续采访。  相似文献   

14.
孙一波 《活力》2010,(2):179-180
本文从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的风格与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把一个采访过程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准备采访时所必须准备的相关材料,还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第二,在采访过程中,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比如,记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记者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含量等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中的决定问题。第三,就是采访时记者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我认为,决定一次新闻采访是否成功。他不仅取决于一个新闻事件的选材,更重要的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本身素质。要求他在采访前作好充足的准备,采访时他的果断与机智,提问的技巧与风格,还有广博的知识。新于时世,闻于外物。要想报道一个新闻,首先当然是要有事情要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有敏锐的嗅觉去机智的发掘。  相似文献   

15.
对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萍 《活力》2010,(2):117-118
民生新闻采访是地方电视台记者经常需要进行采访和报道工作,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对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很好地提高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质量,从而有效办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6.
宣岩 《活力》2012,(14):73-7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不断涌现,国家出台的一些解决民生的问题需要媒体向民众传达,百姓也需要一个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笔者就民生新闻的采访与写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程鸿 《活力》2013,(21):47-47
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新闻记者以大脑的思维和五官的感觉器官同时运作,其中眼睛起主导作用,使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现场观察采访属于一种默默无声的新闻采访方式.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要求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学会细致观察.善于发现新闻采访中的重点和闪光点.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真相,并运用敏锐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这样才能够写出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8.
聂尚荣 《活力》2010,(14):178-178
在整个新闻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的智力因素将决定文章质量的优劣。另外,新闻写作主体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将成为非智力因素,影响其全部心理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动力因素影响新闻写作主体思维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彦华 《活力》2011,(12):204-20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的体裁和新闻的写作方法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本文对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文体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新闻写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