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外成熟市场,对冲基金以其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而著称。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泛资产管理时代”而且“做空”机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对于国内投资者具有越来越大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对冲基金研究机构对投资策略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阅读     
●《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黄徽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35.00元神神秘秘、投机、高风险、高不可攀?也许这就是对冲基金给你的印象。但这就是对冲基金吗?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既全面又精炼地介绍  相似文献   

3.
我们来回顾一下大宗商品市场的近期历史。2007年末到2008年初,对冲基金闯入大宗商品交易,将数千亿美元投入市场。他们是以买入持有,不是以投机或对冲的操作方式来进入市场。准备好了80%~100%的保证金,它们的根基稳固,不会被小幅波动赶出市场。这对市场造成了非常可观的影响,谷物、能源、金属等的价格被推到历史新高。在经历一场似乎脱离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波动后,对冲基金最终还是受经济衰退影响而被迫抛出了手中的大宗商品。  相似文献   

4.
刘红 《环球财经》2010,(7):80-81
2月8日,包括SAC资本、绿光资本、Brigade Capital以及乔治·索罗斯等在内的对冲基金举办了“欧元晚宴”,定下了“空欧元、多美元”的策略。一周后,做空欧元的期货合约达到6万张,创1999年来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2004年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莫过于全球油价的一路狂飚,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然而,它的始作俑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在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应该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然而.今年世界油价涨势却不能真正反映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求实际。事实上,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业界分析人士对此的解释是:政治因素、心理因素、投机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而其中投机因素可以说是导致油价上扬的“罪魁祸首”。过去曾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炒家.在过去一年中将投机的触角伸到了石油期货.他们近乎于疯狂的期货投机炒作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皮肯斯这个名字逐渐浮出水面。皮肯斯虽不像金融大鳄索罗斯那样在华尔街赫赫有名.但在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历了2004年油价狂飚的洗礼,人们应该像记住当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元凶”索罗斯那样记住——皮肯斯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6.
现实再次验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昔日呼风唤雨出入金融危机之地的一些大型对冲基金已经陷入一蹶不振的艰难境地。即便是金融预言大师索罗斯今年在股市和债市的宏观走势预测上连连失手,蚀财巨大,另一家大型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不得不凭借银行施以援手才得以勉强维持。由于许多投资者不看好老虎基金,不少人抽身而去,结果老虎基金麾下资产已从去年的200亿美元降至目前的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一敏 《特区经济》2007,219(4):109-110
本文就金融期货和卖空机制的缺位及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这三个制度因素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组织管理和资金运用,及其引发的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的差距进行了探讨。但是,本文认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将要实行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与我国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都将使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最终演化为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8.
张锐 《沪港经济》2012,(10):11-11
两年前还被投资者奉为“赚钱之神”的约翰·保尔森,正在滑向被人抛弃的窘境。最新资料显示,由于旗下对冲基金业绩惨淡,花旗银行已决定从保尔森公司撤走巨资,紧随其后,摩根士丹利宣布已将保尔森公司列人撤下其对冲基金投资平台的名单。与此同时,一些银行官员明确表示正在考虑尽快从保尔森旗下的基金赎回成本。  相似文献   

9.
《环球财经》2008,(7):18-18
常常要忍受投资者抱怨的对冲基金正陷入因局,撤资潮的冲击越来越使得对冲基金管理人疲于应付。 巴菲特“十年之赌” 有“股神”之称的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和普罗蒂杰公司立下一个“十年之赌”。巴菲特断言一支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十年内的收益“跑赢”十支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10.
<正>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使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近瘫痪,财政迅速萎缩,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联想到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不难发现在近年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都有一只怪鳄兴风作浪,它就是在金融领域中大出风头、投机味十足的对冲基金。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对冲基金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什么对冲基金在国际市场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往往在市场下跌之时,对冲基金却大红大紫?劫后余生的人们纷纷痛定思痛,追根寻源,力求斩断怪鳄的魔爪。本文通过在诸方面对比在国际市场中发展成熟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试图找出对冲基金的异常之处。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是一种类似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对冲基金最早出现于60年代初期,当时仅仅是指为了规避风险、买空卖空股票、具有对冲风险功能的那一类基金。而如今对冲基金却可以涵盖几乎任何不同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即使有的基金根本没有对冲功能)。据统计,目前全球对冲基金已有4000到5000多只,基金资产达到2000到3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尽管投资形式相似,对冲基金在以下几方面与共同基金有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一向以高回报著称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管理的(LTCM)对冲基金突然面临破产,幸亏获得欧美16家最大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及时联手拯救才得以喘息。为何一家对冲基金的破产得到如此重视和大规模的拯救呢?美国的对冲基金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目前,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06,(22):16-17
在这些价格疯涨的大宗商品中,铜尤为引人关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其上涨速度和幅度令人“目瞪口呆”,二是因为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国储局”)首次以“调控”方式参与了铜的国际期货市场。这一行为后来被资本市场和媒体舆论演绎为“国际投机基金与国储进行多空对决”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对冲基金与金融风险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险爆发以来,对冲基金(Hedge Fund)受到很多谴责.1998年9月美国对冲基金危机,更是暴露了这类私人投资机构的许多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借贷经营、黑箱操作、过度投机等.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结合金融风险成因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26):10-11
香港股市近期出现大波动,“元凶”到底是对冲基金在兴波作浪?还是一场短暂的调整呢?可以肯定的是,受到日元零利率可能快将结束的影响,对冲基金正做重新部署。  相似文献   

15.
汪巍 《环球财经》2012,(1):82-83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过去10多年是次级贷款的垃圾债券最积极的推动者。在次贷危机前夕对“两房”次级债券给予了一致的3A评级,目的就是引诱全球的债券购买者跳进陷阱。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对日益发展的欧债危机火上加油和推波助澜,一再调低希腊国家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导致了这些问题国家的融资成本急剧上升,直到完全失去市场的融资能力,从而又一次帮助美国对冲基金完成了“做空”欧元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6.
对冲基金: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摸式: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新财经》2003,(1)
资本动向香港对冲基金看中中国B股 香港怡富基金2002年12月11日推出香港首只零售对冲基金:怡富大中华绝对回报基金。该基金是香港证监会认可的首批三只零售对冲基金之一。 香港怡富公司称,该基金将投资于中国B股和香港及台湾股市;以后也可能会投资于韩国和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市场2006年上半年的价格跌宕中,对冲基金影响作用的上升是形成市场价格波动扩大的主要因素。价格推进超出预期的水平和幅度,速度之快和幅度之大,根源在于流动性的充裕给予了投资和投机较为宽泛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涂水平 《环球财经》2013,(10):50-52
8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的第三次债务重组方案,给阿根廷的债市和黑市汇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波动。在以美国对冲基金NML资本为代表的“秃鹫基金”债主的步步紧逼下,源于2001年金融危机的困扰阿根廷政府+数年的“倒债噩梦”,至今未见结束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曲双石 《环球财经》2011,(10):74-78
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政府对经济拥有强大的控制力,且中国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航空母舰”,国际对冲基金想要做空中国,并非易事。但我们对其“来时杀戮,去时焦土”的巨大破坏性,不可不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