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移动金融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与日俱增,功能日益丰富,根据《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88亿。调查发现,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上网获取资讯、购买商品、办理各种业务,也催生了随时随地金融服务移动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迅速成长。从日前召开的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已达3.88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到72.2%,移动互联新时代大幕开启。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其中主流的消费方式之一,移动支付有望迎来爆发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电脑使用网络银行功能的人逐渐增多,而且,使用的方式日益多样化,近年来,在日本,以NTTdocomo(日本移动通信公司)为先导推出了利用手机上网的在线服务(i-mode),用户可以利用手机上网处理银行业务,即通常所说的手机银行,该项业务由于使用者不断增多,内容不断充实,日渐成为银行零售业的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4.
建设银行是我国比较早开通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之一,1999年8月,建设银行使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其后几年中,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渠道成为建设银行树立品牌形象.拓展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中国手机浏览器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15亿,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对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将足其获取产业话语权的重要产品。CNNIC分析认为,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使用排他性较高。在手机浏览器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电脑》2014,(8):94-94
随着4G、WiFi等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为迎接这一挑战和机遇,工商银行开展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日前,位于北京复兴门商圈的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试点推出网点无线上网服务,客户可在排队等待办理业务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互联网,享受免费上网服务。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64亿,而手机网民数量达4.2亿。中国人每天平均在移动设备上花费1.8小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正在将我们进化成一种盯着屏幕、点击按钮的新新人类,依靠“外接大脑”(例如手机与计算机)来交流、记忆。在此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因客户需求而变,成为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余音未了、小米手机争议未消之际,移动互联网再次搅动了人们的神经:在8月23日开幕的第十届互联网大会上,移动互联网再一次成为关键词。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手机网民为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而且随着3G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数量还在高速增长,这意味着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在手机终端应用的日趋成熟,手机功能快速拓展,并日益成为集通信、娱乐、金融支付于一体的全能终端。截至2007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9亿,手机WAP客户近1亿,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电话和短信的交流,希望能够通过手机传载更多信息。巨大的潜在客户群和银行金融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促使手机银行服务应运而生,它将全新的移动金融理念注入人们的思维,实现了银行服务的随时获取。基于其巨大发展潜力,国内各大银行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纷纷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但是在发展手机银行业务面临着许多问题,早在2000年很多商业银行就推出了基于STK卡的手机银行服务,但是由于需要换卡,升级困难,而且成本较高,当时并没有得到普及。后来USSD技术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各地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情况不一,无法做到全网接入,因此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最普通的短信方式的手机服务虽然比较容易被客户接受,但由于安全性差,功能单一,操作不直观等原因,银行也只是主要利用此渠道提供通知类服务。  相似文献   

10.
行业新闻     
N1我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达2.15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中国手机浏览器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15亿,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对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将是其获取产业话语权的重要产品。CNNIC分析认为,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使用排他性较高。在手机浏览器用户中,只使用过一种浏览器的用户比例最高;同时,  相似文献   

11.
网上银行(E-Banking)是指客户通过互联网(Interne)或其他公用网络与银行直接联系,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至银行,实现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或家中的服务系统。招商银行自1996年开始研究互联网对银行服务的影响,逐步形成并有效实施了网上银行发展战略。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网上银行战略的构建和实施,使招行大大加快了业务发展、提高了管理水平,并赢得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国内领先地位和良好的市场信誉。一、构建网上银行战略的背景1.背景招商银行自1987年成立以来,积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大胆探索新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夏志琼 《金融博览》2010,(14):38-40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银行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成为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用户的金融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3.
银行盘点     
《金融博览》2014,(20):8-8
中国工商银行全面整合手机银行与个人网银服务 事件:近期.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实现了个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两个渠道登录名、登录密码、注册账户、安全认证介质的统一.为客户提供了”一次注册,双渠道通行”的便捷化互联网金融服务体验。工行此次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服务升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一次注册.双渠道开通。二是统一登录方式.实现电子银行统一通行证效果。三是统一安全认证工具。  相似文献   

14.
张智敏:以手机为接入方式的无线窄带网民正在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来,我国已有5040万人在使用其他上网接入方式的同时,还选择使用手机上网,已经占到总体网民的24%。同时,网上炒股票基金比例也节节攀升,据悉。目前,网民中进行网上炒股票基金的比例比2007年6月提高了4.1个百分点,达到3822万人。随着手机上网的增加。手机银行的业务也会增加。银行如何看待这个市场?下一步手机银行业务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话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将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使全国9.6亿部电话都可成为“虚拟POS”,使消费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持有信用卡、借记卡或活期存折,都可以通过银行统一客户服务电话,实现脱离互联网限制的电子支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伴随3G、4G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终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机银行平台由于其便捷性,日益登上了金融舞台。随着各类基于手机平台业务的迅猛发展,借助手机已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在线金融服务,包括转账汇款、预约取现、充值缴费、在线理财、三方存管、账户管理等。由于手机覆盖率远高于互联网和计算机,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发展潜力难以估量,同时也打破了金融服务的瓶颈。近年来,手机银行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特点。一是用户数、各类交易数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手机银行安全性调研报告》、《2013年1月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内手机网民数已达4.2亿,其中开通手机银行并使用网上支付相关功能的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在所有支付渠道中数量上升是最快的。  相似文献   

17.
一、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网络营销即指商业银行通过现有的网络信息技术及设备,利用互联网站、手机、ATM自助银行等网络平台推销银行产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不可阻挡.高智能化的AAA式银行(即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都能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商业银行的网络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网络营销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06,(4):34-35
200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按照对内建设外汇监管平台、对外建设网上服务平台的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总局建立了面向企业的服务平台,即通过互联网为全国涉外企业和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提供统一的接入服务。目前.该服务已用于出口收汇核销和高频债务数据采集。这表明外汇局在有序推进电子政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互联网金融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银行网点的生意似乎被“冷落”了。这个现象不容忽视:大家正逐步适应银行的自主设备服务、喜欢使用自己的电脑、手机、PAD等新型终端进行转账、支付、购买理财产品,享受无所不在、随时随地、甚至比现场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为此,我们需要思考,下一代银行客户需要的服务渠道是什么?客户服务前端会变成什么样?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BREW手机银行服务。这是国内手机银行领域的一次突破,成为当时国内最具特色的手机银行服务。2005年,建行又推出了客户面更广的WAP手机银行服务,将手机银行应用全面覆盖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手机银行服务真正普及到广大手机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外汇买卖、银证转账、贷记卡、公积金等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