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稳健高效的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要有新的审计理念,要有创新精神,要对基层人民银行业务非常了解,这就对我们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要做好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内审机构自1999年人民银行体制改革成立以来,各级内审部门对内审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理论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但随着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各级人银行全面依法履行好央行职责。针对目前离任审计的滞后性和全面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的现状制约了内审部门在促进各级人民银行及其各级领导依法履责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人民银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就成了摆在人民银行内审部门面前的一个崭新话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话题。笔者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人民银行的内审工作按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履行职责审计和离任审计。其中,全面审计工作的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1998年底,人民银行增设了内审部门,其职责定位是对管理者的再管理.对监督者的再监督.对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控制和防范.对各类违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和处理。内审监督的重点是对资金、财务、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几年来,内审部门通过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审计监督,随着审计监督工怍的不断深入.内审部门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审计风险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底人民银行体制改革时新增设以来,内审部门立足于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以资金、财务、金融监管的运作情况为重点,以建立科学的内控机制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后续审计、离任审计和内审调查,查错纠弊、堵漏补缺,在防范人民银行自身的金融风险,确保人民银行廉洁、公正、高效地行使金融监管职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逐步确立了内审工作在人民银行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监督地位.但与其它任何一项工作一样,随着金融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特别是随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金融服务等职能的不断调整和转变,起步较晚的内审工作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基层人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银行内审综合分析是对完成的全面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内审调查等工作项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归纳、提炼出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和发生的动机,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向上级行和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完善和强化内控制度及执行等决策性建议的一种审计分析活动。深入开展内审综合分析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全面促进人民银行系统提高规范化运行程度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人民银行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综合分析缺乏深度,对一些重要和敏感问题往往一带而过,浅尝即止,还不能有效地为领导健全内控机制,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借鉴国际内审准则原理和发达国家央行做法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了内审工作三年转型规划,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与进展,相继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规范》等文件,为推动和促进内审工作发展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但是,从人民银行内审转型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角度看,目前,内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困扰内审转型工作进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顺应新时期央行治理的要求,人民银行各级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推进内审工作转型与深化发展,内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新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在越来越多的审计项目中得到运用,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在央行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高层管理人员和各业务部门对内审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因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人民银行设立内审部门以来,通过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基层人民银行各职能部门增强了自我约束机制,完善了内控制度,确保了基层人民银行职责的有效履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内审工作仍然存在体制及人员素质等问题。笔者结合基层内审工作实践,谈几点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彤 《金融会计》2008,(9):32-37
2008年,在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开展10年之际,总行内审司提出全面提升内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转型要求。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实现内审工作由制度导向型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转型。当前,人民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初步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尚未成熟,内审工作主要以制度导向型审计为主。  相似文献   

11.
内审工作创新是审计理论创新,是审计体制创新,是审计内容创新,是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其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而当前部分基层人民银行对审计创新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对内审工作创新的认识和方式方法还待进一步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内审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是2002年编写并在人民银行系统全面实行的,《操作规程》的实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工作规范,在督促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和内审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赋予的权限,严格合规开展各项审计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重新定位和人民银行内部业务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绩效审计:央行内审转型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绩效审计一直是我国审计机关倡导和鼓励的探索性审计内容,也是实现央行内审工作转型的突破口。本文从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结合人民银行实际,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的各要素进行了分析探索,进而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处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内控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内审转型的不断深入,在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中普及运用统计抽样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通过合理地运用统计抽样技术,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提升人民银行内审整体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积累了丰富的审计成果,但这些审计成果没有被充分地挖掘运用,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充分运用审计成果,  相似文献   

16.
董銮芳 《福建金融》2002,(12):20-22
人民银行全面审计工作是保证中央银行各部门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全面审计的现实性、重点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从充分发挥全面审计职能、正确处理审计方式之间的关系、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和利用全面审计成果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全面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人民银行应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现有的审计模式进行改造,建立起适合自身实际的具有人民银行特色的风险导向内审模式,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风险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基层人民银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难点(一)业务系统审计缺乏有效的链接。随着人民银行内审功能定位的清晰,内审工作的审计领域逐步拓宽,审计内容逐步涵盖各个业务领域。目前,针对所有业务系统领域的审计,内审部门尚未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或信息交流平台,几乎所有业务系统都没有预置审计接口与审计用户,就连简单的数据查询都需要通过被审计对象才能获得。同时,大量数  相似文献   

19.
基层央行内审转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进内审工作的全面转型和深化发展,人民银行制订了《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规划》,目标是使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在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虽然说内审工作转型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基层央行推进内部审计转型,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翔 《上海会计》2007,(2):53-55
1998年内审部门设立之初,人民银行总行党委就明确提出了“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先抓财务资金内审,逐步加强行政执法内审,在此基础上审查运行效率”的内审工作总体思路。2005年3月,项俊波副行长在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绩效审计,促进人民银行提高工作效率”。短短八年,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经历了从财务审计到全面审计、离任审计,再到专项审计、履职审计,现在终于提出开展绩效审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更新,而是对新时期央行内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绩效审计代表了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目前美国、瑞典、荷兰、芬兰和英国的绩效审计已分别达到其审计资源的85%、80%、70%、60%和50%,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07年绩效审计的比重要达到50%。因此,加强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