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明杰 《环球供应链》2005,(10):130-131
美国的波士顿咨询研究显示:20世纪50年代《财富》杂志所列世界500强,近一半在90年代的名单中消失。70年代的《财富》500强企业到90年代也有近1/3退出了榜单。  相似文献   

2.
健康产业的资本盛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Zane Pilzer)在其畅销书《财富第五波》(The Wellness Revolution)中预言,健康产业将成为继上世纪70年代的微波炉、80年代的录像机、90年代的电脑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波财富浪潮,在未来十年将为美国经济带来超过兆亿美元的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年代,各种财富的积聚方式日新月异地发生着更迭。80年代做小买卖能成为百万富翁,90年代做IT、互联网能成为亿万富翁。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能把思维多打开一道缝,财富就会向他蜂拥而至。李建平就是这样,一条别人听过就忘的消息,经他精心策划后,变成了自己手中的金钥匙,财富之门应声而开。  相似文献   

4.
钟伟 《商界》2009,(9):28-28
1980年代初,作为先富裕起来代名词的“万元户”,经过30年中国金融的洗礼,财富的膨胀和缩水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5.
赵宁 《国际市场》2003,(11):52-52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如何经营你的企业,如何看待公司与企业组织的价值.有一则“犹太人的智慧财富”的故事,饶富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司的生存与衰亡,正像哈姆雷特喊出的那声疑问一样:to 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是个问题)。1956年的财富500强,到1992能够在前100名中找到的只有29名,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财富500强中有大约230家公司(占总数的46%),都从财富500强中消失了,而19世纪最大的100家公司,到20世纪结束的时候,只有16家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周熙 《经贸世界》2006,(2):77-78
电话,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算是奢侈品的物品,如今几乎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人用它来联络感情,也有人用它来增加财富……总之,小小一部电话,成为了人们日常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电影植入式广告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60年代的大肆尝试;从80年代登上好莱坞大殿到90年代走进中国,呈现出全世界遍地开花的盛况。电影植入广告从最初的机械变得自然,从抢夺观众的眼球转变为捕捉消费者的心灵;品牌主对植入广告的层次从单纯追求曝光率升级为电影格调与品牌形象和精神的融合。我们就以远景式的镜头来一起追踪"电影植入变形记"。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海关》2014,(1):3-3
美国从来就没懂过中国。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说,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中不断出现常识性误判现象。上世纪40年代,美国误判国民党政权会在内战中获胜;上世纪50年代,美国误判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误判中国将出现政权变更;上世纪90年代末,误判中美会因台海危机而开战;进入21世纪,误判中国将会崩溃。美国频繁误判使得中国在对美关系处理中不得不始终保持谨慎。  相似文献   

10.
许子东 《国际广告》2011,(2):122-122
中国百姓的财富分配1949年后有两次大的变化。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个社会阶层经济上的差别尽量消除。第二次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两个原因而迅速拉大。一是职业分工,下海经商、外企甚至民企国企的高薪阶层等。二是同在工薪阶层,收入、地位接近,却仅仅因为十几年内买卖房子的机遇、运气、策略不同,导致了范围更为普遍影响更为深远的财富分化。所以,房价问题,现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也是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8,(3):121-123
财富档案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发明了第一台自动照相机。195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60年代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是世界十大著名品牌之一,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相似文献   

12.
托夫勒未来观中最精粹的一个关键词是“产消合一”:我们既生产又消费自己的产品,而无需计算报酬;只有货品或服务的流动,而没有货币的反向流动。虽然身处上世纪80年代的托夫勒并未清晰地勾画出互联网的样子。但是,由大量的“产消合一者”构建的互联网社区文化正在牢牢占据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前沿,进而是主流。“产消合一”揭示了被忽视的隐形经济的重要作用,也成为权力转移和财富被颠覆的根本原因;托夫勒大概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4,(43):i025-i025
2000年底,剑南春集团收购年销售收入曾达2.3个亿的四川名酒文君酒。该酒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市场.价比五粮液,至90年代中期因经营不善亏损日重,但其市场影响可谓家喻户晓,品牌价值十分巨大,而规模庞大、质地优良的百年老窖群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剑南春极具战略眼光.趁势以较低价格收购,一时间,“名酒收购名酒”成为行业热点话题。然而,剑南春会给文君酒带来怎样的变化?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4.
我总能随机应变,摆脱困境,在1980年代被人称誉为“温州第一经营大户”。作为1980年代“温州模式”的企业家代表,叶文贵嗅觉敏锐,乐于冒险却又能够豁达面对人生。他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在经商需要巨大勇气的年代他都冲锋在前,他的天分也因此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安危存亡常常被别人看作政策的风向标。首富都没事,我们怕什么?——这是一代温州商人的心声。英雄总有落寞时,当十年造车耗尽他的财富之后,他依然还能说:“我还是我,照样喝酒,管那么多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时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呼唤 老农村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30到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到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了“财富的增加”的收益概念,形成了经济学收益观。其后,以“收入费用观”为基础的会计收益观产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运用了公允价值而形成“全面收益观”。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2005年第九届《财富》论坛的召开,使人们一下子对市场经济中的致富之道格外关注起来。关于财富源自何处,历史和现实中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最有名的莫过于“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的论断。但是,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既不缺乏土地,也不吝惜汗水,却与财富无缘,而陷入极度贫困。中国人民敢做富裕之梦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告诉中国人民一个十分浅显并十分受用的道理:市场是财富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荷兰病”是指某种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上世纪50年代,因为海岸线巨量天然气的发现,荷兰一夜间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则逐步萎缩。这笔意外的财富令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逐渐消失,最终在多方面失去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一、劳动过程理论简史 依照汤普森和纽桑的观点,劳动过程理论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时间上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布雷弗曼的著作及其支持者的观点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晚期的研究,该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历史上和当代的管理控制形式;  相似文献   

20.
晁珊珊 《中国市场》2009,(50):70-70
<正>从没人要的破烂到炙手可热、人人争抢的"文物",那些不值钱的清末粗布大袍、民国留声机、建国初期的破茶缸、"文革"时候的毛主席语录,甚至8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90年代的双缸洗衣机……这些印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