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2008,(12):30-30
随着我国核电发展的提速.作为核电“粮食”的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产业也处于强劲的发展态势。核燃料、核电产业是核工业产业链中紧密联系的两大环节。目前.两个系统都在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核燃料系统的总承包公司——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06年成立。首个采用总承包管理模式建设的五。四示范工程以及正在建设的几个大型核燃料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控制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核经济研究》2008,(2):60-63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自1958年至今的半个世纪里,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孕育了激励几代创业者所特有的军工文化。2007年11月30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独具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保密文化、质量文化和“元件精神”、环境文化顺利通过了现场评估,成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4.
核燃料产业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脊梁”,是核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就不能叫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在世界上就不能称其为核强国,就没有话语权,就要受制于人。不论是当年搞“两弹一艇”研制,还是当今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中国核工业发展60年的历史,以及一些无核国家想发展核工业所经历的坎坷,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核工业产业体系中有这个“脊梁”,中国核工业继续走军民融合之路才会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5.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自1958年至今的半个世纪里,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孕育了激励几代创业者所特有的军工文化。2007年11月30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独具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保密文化、质量文化和“元件精神”、环境文化顺利通过了现场评估,成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于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我国核燃料产业第一个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大型建设项目——五O四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并于9月1日成功实现了重要节点目标,标志着工程建设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入安装调试阶段。示范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我国核燃料产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新突破,也是核燃料产业项目建设迈向专业化管理的一个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核燃料是核反应堆的动力之源。核燃料产业随我国核事业一同起步发展,历史深厚,具有民族产业传统的一面。而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早在2月10日就全面复工,其“两化融合”下的新型生产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核燃料产业积极拥抱前沿技术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集团公司全面落实了各项投资计划,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科研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核电规划项目的逐步推进,核燃料循环产业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壮大,集团公司整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工业产值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总产值224.6亿元,同比增长10.8%,相关产业呈现出协调发展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核工业》2008,(12):33-35
五O四示范工程是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系统第一个采用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铀浓缩工程,也是中核新能公司成立伊始承接的第一个以EPC方式建设的总承包项目。2007年6月,工程正式启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一年多来,在与业主不断沟通和交流中,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地进行着。2008年9月1日顺利实现重要节点目标,工程进度、质量均受到了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业主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2007岁末的节能环保领域空前热闹,这让在此领域蛰伏多年的外资巨头们心情不错。从刚刚闭幕的“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来的消息看,未来节能减排等几个行业机遇大好。而在2007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也不难发现,中国鼓励外资投资节能环保产业的积极导向。  相似文献   

11.
核燃料产业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核心产业之一,承担着保证核电用核燃料供应的光荣使命。10年来,核燃料产业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环节生产能力都得到提升,关键环节技术和能力取得重大突破,保证了国内核电对核燃料供应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核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核集团公司非常重视核燃料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核电的发展为核燃料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如何抓住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机遇,做强做大核燃料产业,本刊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核集团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同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邓卫 《中国核工业》2007,(10):30-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郝东秦 《中国核工业》2007,(10):25-25,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中国发展核事业50周年。中国核燃料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核事业发展的脚步也走过了50年。50年的历程,核燃料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到自己设计生产:50年的发展,核燃料始终处于中国核事业发展的核心,从军用到民用,从“两弹一艇”到核电站,核燃料人都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主任李广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在描述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在核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时说,核燃料元件是核事业的"脊梁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10月24日,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和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关注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中核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郝东秦,中核集团公司核燃料部、中核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等有关人员及《中国核工业报》、《中国核工业》杂志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就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目前制约核燃料元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核燃料产业的发展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本刊摘要刊发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