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翻译主体和主体性离不开主体间性这个大环境。主体之间要相互尊重,形成一种共同主体性。但在各个主体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要重视起主导作用的译者主体性。文章通过对主体间性研究的讨论来突显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背景下,文学翻译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步转向主体间性。整合动态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中主体的心智运作和主体间的整合互动,构建整合、动态、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或主体间性关系的处理都存在着困境,即教育中存在着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缺失。教育实践中片面地强调双主体中某单个主体性的实现,割裂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多层主体间性关系的发挥,忽视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石——交往实践,离开了交往实践,空谈主体性的实现就像建房子没打地基一样不稳固。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对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翻译学者对翻译的研究逐渐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过渡,主体间性不仅体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还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但以往的讨论多仅限于理论的说明,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本文创新性地探讨中文简历翻译成英语简历过程中译者、读者、原作者等主体,以主体间性为纽带,共同影响中文简历翻译,并进一步以此来阐明中文简历翻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强调对人格的完善,通过具体的思想观念、政治主张,以及道德规范来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突破和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者将客体作为单纯的研究对象,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吸收和内化,更难以提升受教育者品格的形成。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思想的认知,并从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互动中来实现相关性、统一性和调节性目标。为此,本文将从主体间性理论内涵及特征入手,探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并从实现途径上加以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6.
当代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论认识,表现为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他者性三重属性螺旋递进一体融合的整体图景。基于主体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整体观照教师发展形态的认识论分期,可以抽绎出关于教师主体发展形态研究及相应认识的历史线索,并揭示出不同形态下教师主体发展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交往等方面的典型特征,以及其在教师发展形态上螺旋叠加、递进生成的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学视域,以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基本观点为切入点,通过共生模式的共同机制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主体间平等观解析、共生模式的共赢机制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主体性目的观解析、共生模式的协同机制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主体性形成观解析、共生模式的运行机理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主体性规律观解析四个方面,对教育哲学中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进行了生态学视域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理论下的文学作品赏析教学存在着教师"唯我性"独白的瑕疵,忽视了他人主体性的存在,将一切均视为工具理性的"他者"。文学作品赏析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考虑到赏析活动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间性哲学里的视界融合和交往理性为文学作品赏析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它强调的是赏析活动中各个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呼唤着除教师主体以外的学生主体、作者主体这两个缺席"他我"主体的回归,实现了教师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和教师与学生的跨障碍交往,从而使文学作品赏析教学更加趋于科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针对传统哲学中主体性的困境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有助于研究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超越先验主体的局限性,有助于廓清主体与知识客观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自觉生命、独立人格和平等观念的现代教育形式。它以共生式教育为核心,在追求最佳的自我改造的同时秉持一种包容性的人生态度和建构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使人能够受到理性的教化,将个人利益嵌入社会公益之中,去创造一个异质主体间能够关联建构和普适滋长的共生世界。教育乃人之主体性的开放,引导人走向主体间性的共生世界去遵循教育的基本指向,即个体生命之建构和世界图景之创造。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本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人主动改造自我和创造生活的"主体自觉"的实践效应,以引领个体的自主发展和重建世界的共生法则。  相似文献   

11.
德育应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德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解惑传道与情感关怀的统一。现实高校德育仍存在着德育目的的工具化价值取向、德育过程的单向性、德育内容的片面性等"非人本"现象。高校人本德育的构建必须实现德育目的的人本回归、发挥人本德育"双主体性"作用、倡导师德育人。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教师单一评价主体为特征,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文章力图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特征,探索多维立体评价体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的主体性得到延伸;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为现实社会关系和网络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内在本质突出地表现在追求知识、信息的需要。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的新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揭示网络时代人的本质新特征,是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构建网络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体的教育思想。"两课"教学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紧紧把握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核心,转变教学思想,探索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换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其过程具有渐进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长期的实践,也需要经常性的理论指导和正确引导。为使大学生接受连贯系统的道德教育,激发其道德追求,满足其道德需要,高校拓展道德教育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开设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课程,深化大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性认识;开设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共选修课程,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现象的全面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夯实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础;借助学生社团活动,开辟道德教育的实践空间;开办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开展"时事性"道德教育;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力提倡并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和网络媒介的作用"这三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途径,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有利于教育目的在客体中的内化和外化、客体主体化的生成和发展以及在新挑战中赢得主动权"这三层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德育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以政治代德育、以理想代德育、以道德代德育、以灌输代德育的种种偏差。本文作者在指出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有机结合、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同时兼顾、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增强、主体性与社会化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德育过程的体现;高校德育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德育要切实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五年一贯制高职新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是德育工作体现其目标的针对性、过程的阶段性、方法的差别性的必然要求,是德育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把新生入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现状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今后五年德育的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促进学生道德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中专、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时,往往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在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了解、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计划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