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6年全国共遭遇贸易摩擦99起,其中"两反两保"调查86起,美国337调查13起。涉案金额20.5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全国遭遇贸易摩擦9起,涉案金额1.6亿美元。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两反两保"调查,案件数为历年来峰值。其中,反倾销63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21起(含特保调查5起)。  相似文献   

2.
中外贸易摩擦的趋势与应对之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外贸易摩擦现状与特点2006年全国共遭遇贸易摩擦99起,其中"两反两保"调查86起,美国337调查13起。涉案金额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贸易摩擦现状与特点 (一)全国贸易摩擦情况及特点 2006年全国共遭遇贸易摩擦99起,其中“两反两保”调查86起,美国337调查13起。涉案金额20.5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全国遭遇贸易摩擦9起,涉案金额1.6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而言,问题不在贸易逆差上,而是要提高投资效率。对中国而言,也不在贸易顺差上,而是要提高人们的收入能力。2009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案件的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去年11月份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如何突破重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制造"涉及贸易保护的案件不仅数量多,金额巨大,而且国外贸易保护的形式各异,花样不断翻新.中国制造业除了受到传统的"两反两保"冲击外,还遭遇了部分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实施绿色技术壁垒、货币贬值、阻碍跨国投资等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举措.  相似文献   

6.
胡道子 《新商务》2004,(6):30-31
近年来,浙江省频繁地遭遇了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给全省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力。2003年,全国遭遇的“两反一保”案件59起,与浙江相关的有24起,涉案比例居全国最高,其中反倾销案件占40.7%,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国遭遇的各种贸易避垒案件11起,浙江省涉案6起,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正>商务部日前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报告显示2010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依然居高不下,中国产品共遭受国外66起"两反一保"调查,涉案金额为7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纺织品配额取消三个月后,中国纺织品连连遭遇美国的特保攻势,同时.欧盟也积极采取措施,对原产于中国的T恤衫等9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如果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调查我们已有所了解.那么这次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请听专家介绍。  相似文献   

9.
据一项统计表明,2004年前三季度,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涉案金额11.1亿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遭遇反补贴调查,而且保障措施涉案金额成倍增长。仅美国关于进口产品侵权的337 条款调查中就有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涉案产品品种和金额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有专家预测,2005年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少困难, 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仍具备支撑外贸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允许其他国家对我国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实践中,欧美等国滥用“特保措施”这一贸易壁垒,对来自我国的产品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做出了数量限制,损害了我国的出口利益。本文从“特保措施”的由来入手,介绍了我国遭遇特保调查的情况,并分析了频繁遭遇“特保措施”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若干应对“特保措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应对WTO"特保条款"的六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部从2004年1月23日开始,开始对针织布、胸衣和袍服三类纺织品采用出口登记管理办法,对企业向全球出口的数量和出口单价实行“双挂钩”管理。这条新闻,很快被人们认为是中国针对美国的“特保调查”的应对措施。当然,应对措施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条。 2003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决定对我出口的针织品、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这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纺织产业首次提出的“特保”申请。入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已经遭遇7起“特保”调查。 “特保”一旦实行,将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连锁反应,如何应对“特保”?也成为解决相关贸易摩擦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化解反倾销困局--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中国遭遇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截至2003年6月,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数量高达532起,仅从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出口遭遇反规避的现状(一)遭遇反规避调查增多且数量加速上升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统计:从1995年到2008年10月底,对华的反规避调查案件累计36起,而2005年到2008年10月底就有20起。1995-2003年,国外对中国反规避调查相对稳定在1—2起;2004年增至6起,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了针对轮胎产品的"337调查",其中有7家中国企业涉案,这是中国轮胎产品遭遇的第一起知识产权调查案件。鉴于该调查具备较大的打击力度和影响范围,该案件应该引起中国轮胎企业的重视。对策建议是: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警惕其他国家连锁反应以及提高自主研发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刚过了两个月,从美国和欧盟不断传来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或进行日落复审的消息,就连我国对美已出口很少的搪瓷制品,美国日落复审仍然要再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大有一副不赶尽杀绝决不罢休的劲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到去年10月,总计有3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669起"两反两保"调查,涉案金额已超过190亿美元。其中,反倾销596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59起,特保调查11起。欧盟和美国是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大户,二者对我反倾销的涉案金额合计约9亿美元,占全部反倾销涉案金额的84.5%。  相似文献   

16.
备忘境外     
7月30日 欧盟根据西班牙提出的申请,对中国商品(桔子罐头)首次实施WTO有限期特保调查,期限为9个月。 首起特保调查无论结局如何,都明显预示着2004年底欧盟对中国纺织服装、鞋、陶瓷餐具等配额完全取消后,中国制成品向欧盟出口即将面临特保调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两起案例看如何应对美国“337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86年中国首次遭遇美国"337调查"后,美国对我国企业实行的337调查呈愈演愈烈之势.截至2008年期间,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共发起90余起337调查,受到337调查影响的行业和产品从机电类辐射到了轻工、化工、生物、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和产品.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经贸财会》2011,(5):14-14
商务部日前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报告显示2010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数量依然居高不下,中国产品共遭受国外66起“两反一保”调查,涉案金额为7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12):10-10
“全球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1月7日表示,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今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在增加。”姚坚说。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轮胎特保案出台的背景及实质 1.美国轮胎特保案出台的背景 所谓"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 2009年4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分别为55%、45%和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