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闪锋  熊樟林 《金卡工程》2008,12(11):66-67
本文从电视剧<越狱>中男主角麦克的哥哥林肯的越狱行为是否构成脱逃罪入手展开论述,由刑法学说中"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两种法治理念的冲突问题,即法治所追求的是实质正义还是程序正义,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论述,得出了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程序正义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马晓 《金卡工程》2009,13(2):41-41
罗尔斯的正义论被西方学者推崇为20世纪法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最伟大的成就"。本文从《正义论》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其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概析了"正义"的概念;引出正义的两个原则,并讨论了正义原则的适用规则和过程。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与诺齐克分别从两个向度对正义进行解答.罗尔斯注重平等的权利,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取代功利主义,并依据这两大原则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诺齐克人为个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借助"作为持有的正义"原则,通过家"采反驳罗尔斯作为分配正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王其杰 《金卡工程》2010,14(7):45-46
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应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然而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致使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制定出一部完整的证据法典。与西方发达国家日臻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比,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显然先天"残疾"。本文剖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论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体现程序正义和司法文明、保障人权、抑制非法取证行为、减少和防止冤假错案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重点从我国国情出发,兼顾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采用平衡兼顾原则合理确定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提出了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想,希望有助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开瓶费"案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民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分析,在衡量经营者的自主经营、定价权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公平交易权中,将民法的形式正义同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对比区分,突出强调了经济法在现代社会作为"社会法"的公益性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朱奕奕 《中国外资》2012,(8):208+211
法之根本目标在于正义的实现,契约法也不例外。在现代契约法中,实现正义为其最高的价值目标,人们所追求的是实现真正的契约正义。在现代文明下,通过矫正是实现正义的重要环节,于其中又以法律为核心的调整手段为极其重要有效的一种。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构造,以制度正义来完善法律制度并辅以程序正义达到真正的正义追求。  相似文献   

7.
法之根本目标在于正义的实现,契约法也不例外.在现代契约法中,实现正义为其最高的价值目标,人们所追求的是实现真正的契约正义.在现代文明下,通过矫正是实现正义的重要环节,于其中又以法律为核心的调整手段为极其重要有效的一种.通过对法律制度的构造,以制度正义来完善法律制度并辅以程序正义达到真正的正义追求  相似文献   

8.
程鹏  海彦伟 《金卡工程》2009,13(12):173-173
一、对于正义的初步探讨正义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正义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正义概念的界定也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9.
刘作欣 《金卡工程》2009,13(5):298-298
"差别原则"历来都作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这一原则也一般被认为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特色和核心.本文通过对其正义原则在不同著作和不同阶段的的文本解读,得出"自由原则"对"差别原则"优先性的结论,希望能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底线正义"既有一般正义原则的道德基础,又具有现实性,是从客观环境出发的正义追求,辩证地、综合地看问题是它的突出特征。由于底线正义原则"脚踏实地"而非"好高骛远","讲求实效"而非"遵守教条",对以维护正义为天职的信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但可以帮助信访工作摆脱上下两难的困境,而且可以使信访制度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功能,同时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8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用人生最好的8年通过了CPA考试,你的反应是怎样的呢?也许有人说:"哇!好有毅力,终成正果!"也许有人说"运气也真够差的,还是脑子笨?"也许还有人说"做点别的不好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公正与环境正义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金卡工程》2009,13(5):284-284,276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正义的前提.而环境正义就是人人享有安全健康持续的环境权利.在我国现阶段,正要迈向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环境正义同样也是社会和谐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社会公正为环境正义指明方向,环境正义为社会公正提供生动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社会公正方向,拓宽公正关照范围彰显环境正义,对于促进我国社会正义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晓娥 《金卡工程》2010,14(1):109-109
本文通过比较原心定罪和自由心证制度,发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为审判者的内心确信在审判中的重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结合儒家礼仪审判的一种主观审判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与正义,但是忽视了程序正义;而对于后者,通过心证公开的制约,使自由心证客观化从而实现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兼顾。  相似文献   

14.
去什么样的卖场购物?是家乐福、沃尔玛还是好事多、麦德龙?不,现在流行去"奥特莱斯"购物,你去过了吗?  相似文献   

15.
高博  李媛媛 《中国外资》2009,(10):190-190
罗尔斯与诺齐克分别从两个向度对正义进行解答。罗尔斯注重平等的权利,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取代功利主义,并依据这两大原则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诺齐克人为个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借助“作为持有的正义”原则,通过家来反驳罗尔斯作为分配正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无论你是为了安身立命、养家糊口,还是为了施展抱负、实现自我,总之,你需要工作。而你跻身的金融行业,也被坊间称之为"金饭碗";反观之,这个端"金饭碗"的行业始终那么优越吗?这个行业始终缺你不可吗?尤其是这个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由于行政机关留有过大的自由决定的空间,缺少必要的、客观的标准,因而也导致了滥用裁量、侵害权利的问题。在现有的对行政自由裁量的控制机制之中,司法审查被认为是一种最佳途径,它通过形式正义、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三种正义审查标准确保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被滥用,让“法律终止的地方”真正成为了“个案正义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李佳鸿 《金卡工程》2010,14(3):117-117
法和法律统称为法的现象。法的正义性是不言而喻的。反映社会主体法权愿望的法权要求符合我们对其正义性的期待。所以,”法的现象的正义性”可以转化为”法律的正义性”,这样才有了研究讨论的价值。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者都将正义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从不同的侧面对正义进行理解、界定、分类。其中,古希腊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称得上是正义论的集大成者。他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大致有两个方面:首先,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良性发展。其次,法律是实现正义的途径。”良法”体现了社会主体对法律正义性的期待、是满足社会最广大成员对法律正义性需求的法律、是得到普遍服从的法律。提高、实现法律正义性不仅仅是立法者、执法者的使命,也是每一个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夏白杰 《理财》2011,(3):38-40
2011年初,"上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申请须知"规定:土地期满后的处理方法为"出让人无偿收回"。看到这一规定,多少买房者的心都要碎了。70年后,我们的房子会不会突然就没了呢?会不会还了一辈子的贷款刚还清又要回到最初了呢?几百万的房子会不会瞬间成为没有士地使用权的"空中楼阁"?这一直是横亘在公众心头的不动产忧虑。许久以来,住房对国内百姓而言就是最热门、最切身的话题,因为房价"吞噬"了国内普通百姓要用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积累的财富,因此,买房还是租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似乎天生比较擅长赚钱并理财,同样的资金与同样的机会流过他们的手指,就能够让自己拥有的财富立刻增多。是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吗?还是他们比别人更加聪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