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号 《上海房地》2009,(1):43-44
1前言 土地利用变更和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上海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也非常频繁,用地压力很大。全面、客观地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有利于正确认清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时反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数据,为土地管理部门日常办公和辅助决策提供了现实性依据和资料,实现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土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秦皇岛市城市区为例,利用土地价格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城市规划分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城市规划与地价空间分布的关系,不仅是编制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价经济杠杆,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为了维持土地利用相关数据的最新情况,能够担保不断更新信息;经过动态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联系,在大方面的研究当中作为根据;可以反映出规划实施情况,能够及时的反馈给信息系统并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定时的对一些重要的指标进行监控,将预警界线做好,在政府拟定的有效政策以及对问题采取的办法供给服务;要时时刻刻的检测土地动向及时发现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能够把土地监察作为目的和根据等。  相似文献   

5.
许霞 《活力》2011,(11):122-122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持续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弄清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质量和数量变化、土地资源潜力等重要信息。开展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研究可为土地管理和其他研究工作提供现实性强、准确性高的科学资料与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报告》2008,(6):19-22
科技园区土地退出机制的概念是为了保障科技园区产业用地的科技含量和土地集约利用,对科技园区产业用地进行监管,对不符合科技园区产业定位的土地,通过土地管理的手段,使其退出园区,从而实现科技园区产业用地被科学合理利用,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哈密市1996年的土地详查数据和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进行综合研究.采用动态度指数、综合指数、变化率等方法,分析了以哈密市为代表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1概述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工作。使用航空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可以获得满意的精度,但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快速、有效、动态获得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的信息,是信息技术部门始终探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属,重庆市于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开展了“主城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试点工作。本次更新调查的范围系重庆市主城九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北碚区和渝北区,总幅员面积为5479.3平方公里。通过此次调查,查清和纠正了近几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存在的遗漏和差错,摸清了主城区的土地家底,保证了土地利用调查图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实现了土地利用动态信息管理;为重庆市全面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其利用价值,需要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基于此通过具体阐述,进一步讨论提高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性管理,提高对于土地利用转型与科学管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料合理利用,助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杜胜 《民营科技》2013,(11):281-28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按新土地分类标准对现有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查清土地资源情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土地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至处了各类生态环境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同时土地利用的变化还改变了自然景观面貌和影响景观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分配,它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些影响也会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动中表现出来。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状况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进行的系列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和土地利用碳排放等理论和方法,将低碳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合,构建多目标区间模糊线性规划模型,选取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约束条件,对乌江流域流经的部分区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优先方案能促进研究区经济水平,但不利于生态发展;而低碳优先方案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增加林地面积、投入林地产业建设等措施提高经济收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管理,为当地政府部门利用管理土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郊是城市的昨天,乡村的明天。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大城市郊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与示范的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龙头"。文章以广州市增城区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从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增城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现状,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新机制出发,分析利用3S集成技术开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数据库更新工作的方法,探索研究提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更新效率的方法,以促进全省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要点王世元土地利用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利用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耕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动态平衡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上地利用潜力,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7.
石伟 《价值工程》2019,38(31):62-63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是实施规划管理和土地批、供、用、补、查的基础,是政府制定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土地调查顶层设计和制度的原因,当前土地利用数据存在一些瑕疵和缺陷,本文立足当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未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监测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剖析了城乡一体化现状,随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对策和建议,包括制订综合性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优化模型等技术手段在国土空间整治中的应用,旨在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为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土地规划是对土地利用的构想和设计,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组织土地利用的专业知识,合理地规划、利用全部的土地资源,以促进生产的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对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萌 《价值工程》2013,(17):296-299
目前,对土地利用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兴热点,而对于政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模拟研究与分析的成果尚只存少数。因此,本文在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于结构和空间布局两方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当前面临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政策进行需求变化研究,通过合理选择土地利用分类,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等方法进行反复的驱动因子筛选,最终选出最适用于研究区特点的因子,并通过CLUE-S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政策在空间布局上的影响做出合理模拟。结果显示,采用确切符合研究区特点的参数设置,灵活多变地选用驱动因子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运用CLUE-S模型同时模拟出"建设用地上山"、"建设用地为耕地腾挪土地"、"建设用地沿河沿路发展"、"重点产业用地扩张"等多项土地利用政策在空间上的布局,其结果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