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92年年初以来,晋城市委紧紧围绕农村小康建设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1993年提出在进一步抓好小康村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小康示范乡镇的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对首批推出的27个小康示范乡镇的要求是,达小康的乡镇在保证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下,要实现“六个一”,即:建设一个工业小区,一个双高一优农业商品基地,一个带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一个城市化农民商品住宅区,  相似文献   

2.
以小康村建设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贺海林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扶贫开发,使广大农民越过温饱线,走上了致富之路。90年代,我国农村以奔小康为主旋律,迅速拉动贫困地区走上小康之路。本文拟就晋城市把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纳入农村...  相似文献   

3.
薛荣哲 《经济问题》1992,(11):16-19
一、建设小康村,必须首先抓好物质基础的建设,把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上去 实现农村由温饱向小康的迈进,其核心内容和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经济建设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小康村就难以实现。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全力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是我们建设小康村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吴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结合本县实际,深化农村改革,下大力培育产业化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运销联合起来,把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实现7农产品的多次增值,农业持续快速增产增收,199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70元,比上年增长22%。全县已有IOO个村跨入小康村行列,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1%。一、立足本地资源,培育专业化生产载体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是实施产…  相似文献   

5.
贫困山区小康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共陵川县委办公室目前引导和带领农民奔小康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旋律。陵川县是全省35个贫困县之一,近几年来,面对贫困山区县经济上基础低,差距大,贫困面广的客观现实,我们从陵川县情出发,在小康建设上倾注了相当的精力,做出了成...  相似文献   

6.
小康村建设与“双高一优”农业──晋城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典型调查王家俊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是新时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个转化,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加快小康村建设步伐毕登启按省《规划》的要求,我县是第二批达标的小康县。如期实现小康县,按90年不变价计算,到19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23.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39.8亿元,财政收入要达到8675万元.实现上述指标,我们...  相似文献   

8.
薛荣哲 《经济问题》1993,(12):42-47
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抓住农村小康建设这个“牛鼻子”,带动农村工作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晋城市的小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续二年建成了340个小康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24个小康示范乡镇。在小康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提前实现了三个突破,即社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总结两年来农村小康建设的实践,我们主要的经验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于指导农村工作的实践,用系统工程建设小康村。下面,就农村小康建设中的问题谈谈晋城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晋中地区实施“两极推进”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杨发,王瑞娟在山西省农村达小康总体部署之下,晋中地区把农村小康建设作为统领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现实纲领,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出了一条实施“两极推进”...  相似文献   

10.
小康村建设必须走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林华15年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国农村经济建设“三步曲”: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经济发展焕发了生机;乡镇企业的兴起,又使农村经济摆脱了单纯的农业生产局面,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也...  相似文献   

11.
村级集体积累是村级集体经济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兴办集体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小康村建设的一项主要指标。近两年来,滨海县农村以奔小康为目标,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普遍重视增强村级积累,到1996年底,全县农村人均集体积累达78元。全县607个村中,集体有积累的村408个,占67%,其中,达到和超过盐城市规定的小康村人均集体积累200元的村有46个。诚然,这一指标同加快经济发展,提前实现小康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在类似于滨海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怎样加快村级集体积累的速度,以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小康进程?我以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劳动者素质夯实小康建设基础中共徐水县委实现农村小康,农民是主力军,而农民的素质是制约农村实现小康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全县“一抓双促”奔小康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一是通过开展依法治村活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本文以江西农村为例,就农业大省的农村小康建设现实基础、问题根源、对策措施进行研究。一、江西农村小康建设现状分析江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尤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急剧下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难度加大。按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综合评价,到2000年底,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90.1%,综合评价分值为90.01分。“九五”期间江西农村小康进程的特点是:(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小康进程不平衡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由1995年…  相似文献   

14.
1993年辛集市涌现出小康村41个,同年,41个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2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21.2%;集体积累6640万元,占全市农村集体积累的34%;人均纯收入1402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多364元。 分析这些村的致富途径和经济发展模式,大体有五种类型:一是工业型,共有16个村,占小康村总数的40%。这些村大都处于城镇附近,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传统技术优势,乡镇工业起步早,发展快。二是  相似文献   

15.
晋城市农业区域开发的途径与对策阎景和,秦起旺晋城市,处于太行山脉南端,全市辖城、郊两区,一市三县。土地总面积9491平方公里,总人口198万。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全市围绕小康村建设的总目标,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农村小康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因集体经济实力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进步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1.欠发达地区小康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发展集体经济。我省《农村小康建设规划纲要》要求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第三批的50个县(市)能否  相似文献   

17.
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小康进程山西省朔州市市长王振宇小康建设是九十年代农村工作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近年来,我市坚持“举龙头、建基地、联农户、进市场、群龙腾飞奔小康”的建设方针,从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入手,积极建设带动式龙头企业,发展区域化基地生产,走种养加一条...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小康乡镇市场建设的几个问题常皓,许德民小康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市场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晋城市小康乡镇市场建设的实践,对小康乡镇进行市场建设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康乡镇建设和发展市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小康乡镇市场建...  相似文献   

19.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几年来,农村新出现的坚持以户承包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的家庭小农场,在短期内,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而美好的前景,确实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种好形式。为了使这一新的经营形式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最近,我对晋城市郊区巴公镇的十个村、二百二十五户家庭小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强化“五个意识”加速建设小康镇中共晋城市郊区巴公镇委员会我们巴公镇共有32个行政村,10408户,40836口人,61727亩耕地。全镇总面积81.6平方公里。1992年,我镇社会总产值完成2.96亿元,比1989年增长257个百分点,超过原定《八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