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冲击力强深受受众欢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的多样化趋势, 纸质平面媒体的强势反弹,网络媒体的冲击,受众的口味日益挑剔,对电视新闻的制作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要脱颖而出,新闻画面,报道模式,题材选择都要创新创优,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新技术逐渐深入人们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渠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无声的竞争压力。而面对新形式、新任务,电视新闻编辑就要积极拒绝“抱残守缺”,持续提升自己的的素质和才能,以一往无前、迎难而上的积极态度,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出发,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进而谋求新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颖 《魅力中国》2014,(8):298-29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新闻竞争加剧,特别是电视新闻的竞争。这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求电视新闻必须要进行创新,否则不仅会失去大批的受众,而且难以承担宣传作用。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实力,获得更广大的受众。而电视新闻的创新的重担势必压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肩上。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岳亚杰 《魅力中国》2011,(7):258-258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也由此从“播”新闻向“说”新闻演变,进入“平民时代”。老百姓成了新闻的主角,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有人情味,电视新闻的服务性逐渐回归并被重视被凸显。演化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电视新闻的发展给新闻编辑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已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化,新闻编辑也应该从过去的"把关"中,上升到经营观念做新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更加充分地发挥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艳芹 《魅力中国》2013,(29):313-313
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从电视新闻拍摄和制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杜鑫 《魅力中国》2014,(21):266-266
随着时政新闻节目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相继产生。电视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口味,随着新闻媒体的高度竞争,它有利于高层次的观众对新闻深度的进一步了解。在近几年来,新闻电视评论节目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的过程,但在今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却存在这很多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缓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身处的窘境,本文针对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57-15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着业内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来自报纸、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现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大量地占据着受众,电视新闻要重夺市场必须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解说、同期声等新闻细节,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电视新闻要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效果,尤其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求"新"是电视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是新闻永远不变的追求,是电视节目永葆活力的"法宝"。新闻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宣传和传播,才能提高竞争实力。电视新闻要出新,记者就应当在机制、观念、选题、报道形式、表现手法、稿件写法、节目包装、人才创新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新闻实践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成为电视新闻电子编辑得心应手的能够丰富电视画面、增加电视新闻信息、加大电视新闻报道力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些电视新闻编辑常常把合成画面、色键技术、叠加、划变等特技手段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画面的空间,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时空地向观众叙说新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技手段被电视新闻电子编辑所用,更应善于巧用,应从新闻实践出发,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浅谈增强电视新闻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为传媒手段之一的电视,一直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宣传工具和重要喉舌,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各家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电视如何在竞争中占有市场,各地都使出浑身解数,采取相应的对策,在节目质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创新,无疑这些措施给电视发展的前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然而从美学的角度审视电视新闻,我们的电视新闻当前还存在干干巴巴,枯燥无味的问题。如何使电视新闻给受众以美的享受,这是我们电视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从观众的审美心理出发,在把握好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2.
张国霞 《魅力中国》2010,(24):175-175
真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应该简洁、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俗话说,纲举目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电视新闻标题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就象纲或者规矩一样重要,会让读者立即产生看的兴趣,这基本上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闻标题如果没有吸引力,许多读者就可能对这条新闻一扫而过。没有人看的新闻,价值再大也不是好新闻。把标题制作的抢眼,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镜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魅力中国》2010,(21):133-134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然而在多年发展进程中,众多民生新闻栏目渐渐偏离原有宗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读和迷失,尤其集中体现在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表达手段——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本文分析了镜头语言运用失当的诸种表现及其恶劣影响,并指出电视新闻媒体应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善待观众的眼球,拒绝庸俗、低俗、媚俗,净化荧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电视画面观众才喜欢,才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作用。不断研究和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这不仅是广大观众的要求与希望,同时也是我们电视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一、以新闻真实为本,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新闻应始终以真实可信作为提高可视性的根本,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都必须真实可信。缺乏真实性的新闻,就谈不上可视性,而且还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因此,电视新闻不能通过“导演”制造出来,只能将新闻事实记录下来,再展现给观众。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记…  相似文献   

15.
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电视观众所企盼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其功效是能把观众带进新闻事件的现场,使观众的思绪随着事件的进展而变化,从中得到启迪,引发思考,使电视新闻的无形资产得到更好的积累和增值。一、关于“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的理论思考第一,事件必须深刻地反映主题。把事件放到时代大背景、大环境中去深化主题。在日常生活中,是事件的未必能够成为新闻;反之,事件好未必就能报道好。我们说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是说这个事件必须是反映时代和生活本质的新闻事实,是新鲜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讯技术、电子网络的迅速发展,电视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深刻.电视新闻有着其它新闻传媒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出现多元化,其心理活动也越来越不可捉摸,对新闻的要求也趋于多元化.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不得不更深入地研究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郭新峰 《魅力中国》2013,(20):304-304
摘要: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联合部署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活动,央视以“蹲点日记”的方式,新闻记者深入田问地头、厂矿社区。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用心灵倾听百姓声音,“走基层”形式的新闻报道拓展了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也给国内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探索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以河南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通过开展“走基层”的方式,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不断涌现,通过创新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和引导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蔡静 《理论观察》2008,(2):171-172
近年来,随着传媒手段的进一步丰富,电视这一传播媒体的表现手法也随之更加多样化和细致化,新闻细节的运用作为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质量的形式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电视新闻的细节呢?它都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作用呢? 在新闻理论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过详细阐述,但观点也不尽一致,在这里,我们采用了其中相对全面的一种概念:“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能够突出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语言符号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语言。它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富于感染力的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要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受众意识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宇 《理论观察》2002,(4):69-71
随着电视受众自我意识的提高 ,可选择性的增强 ,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着新的挑战 :“说”新闻挑战“播”新闻 ,注重观众参与的谈话类节目的大量涌现 ,更关注日常生活、更贴近观众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悄然崛起 ,以及明星主持人制的出现 ,标志着一个新的电视新闻竞争局面的到来 ;而网络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发展 ,更给电视新闻节目以新的机遇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李荣辉 《魅力中国》2014,(7):278-278
电视是一个可以供我们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传播新闻的一个途径。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播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这种实时的传播.必然需要的是将最真实的事实展现在全国的观众朋友的面前。新闻担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责任。现在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这个行业的竞争.导致一些媒体会传播一些虚假的信息带到社会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要对电视新闻做出一个很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