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变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从多个方面对今后15年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包括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等经济政策在内的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实施<规划纲要>,仅有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是不够的,制定与之相协调的、鼓励自主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清水县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有大量资金注入和扶持,尤其在当前财政资金、自筹资金、民间资金以及招商引入资金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支持发展地方经济,银行贷款是主要资金来源。但是,近几年清水县金融信贷置却呈现逐年下降的局面,2000年—2004年五年间贷款年均下降15%,贷款难、难贷款成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发展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的建设热潮已在全县迅速掀起。如何争取和利用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同时建立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又防范金融风险的“双赢”局面,是一个亟待认真探讨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创新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原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市场住进改革深化,再加上企业的竞争力激烈,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寻在比较明显的弱势。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财税金融政策,大力营造企业发展的空间,加大对企业的经济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财税金融工作的现状,并针对该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9年,国家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并论,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分析“西江经济带”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对比北部湾经济区优惠政策,分析研究“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探讨“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影响货币政策在地区层面上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制约地区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决定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差异,从而决定一个地区金融核心作用的大小。探索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理论与实践,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更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财税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调节和引导的作用,发达国家政府实施的以财税、金融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部财会》2021,(2):7-8
一、十三五财政工作取得的实效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建设"五型财政"为抓手,奋力拼搏,扎实工作,财政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一)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调研,打出组合拳,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汽车产业发展等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后,如何围绕地方财源建设、发展地区经济是事关一个地区长治久安、保持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尤其对地处内陆、财源与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存在较大缺口的宝鸡市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工业在地方财源中占有绝大比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是财源建设的关键。 一、宝鸡市地方财源结构分析 宝鸡市的财源主要由有隶属关系的地方企业流转税和地方税分成构成,具体是省工交企业以外的  相似文献   

10.
财经要闻     
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在日本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在苏沪调研时强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温家宝主持会议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等;贾庆林在陕西甘肃调研时强调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王岐山强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中央企业260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近8亿元;发改委:今年最大改革动作是启动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穷人口集中等原因,长期以来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显得较为薄弱,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落后的局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要使新疆金融经济又好又稳的发展,作为新疆高等教育的金融专业师资队伍担负着重要使命。针对新疆金融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综合能力亟待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不能满足我区经济金融发展需要;教师生活工作条件不高;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以及经费投入不足等。提出了我区实现高水平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新的财税体制开始运行。财税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是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和财源结构的大调整,抓住财税改革的机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财源,对财政和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至关重要。财政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面对新的体制,必须确立新的思路,从新思路中寻找新的出路,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工作之道。我认为,基本的思路和措施是:积极组织实施财税改革,认真研究总结新的财税政策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财税金融政策大力倾向中小企业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有望得到暂时改观。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预计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7.52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去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面铺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经营取得突破;财税征管力度加大,财税收入来势喜人;三大需求有效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民营经济加速提质,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经济统计》2006,(1):33-36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是,不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具有特殊性:一是金融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环境差;二是统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传导存在明显的差异;三是金融各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些特点决定了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7.
资讯平台     
12位专家为五大经济问题“开药方”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了一个经济工作座谈会,邀请12位知名经济学家就金融、证券、财税、就业、“三农”等当前中国经济难题献策。  相似文献   

18.
今后一个时期财会、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今年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推进财税、金融、投资、计划、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财务、统计工作做为经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财税激励措施看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财税政策是迅速推动金融租赁业发展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本引证了美、日、德、英四国对金融租赁业的财税激励措施具有针对性强、分阶段性和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等特点。从财税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指出我国应重新认识金融租赁在新形势发展中的作用,采取以投资抵免和加速折旧为重点的财税激励措施,从而达到刺激金融租赁业迅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国家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对地方经济具有很强的资金补充功能,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金融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政府在推动本地区金融发展,实现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金融业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加大优惠和扶植力度,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金融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