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晋中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的现状是:归口省煤管局的汾西矿务局的6处国统矿,有3处在晋中;归口省煤炭厅的晋中煤管局,管理晋中地方和乡镇煤矿;归口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的晋中煤炭运销公司,管理晋中地方和乡镇煤炭出省运输;归口省石油公司的晋中石油公司,管理全区煤炭地销;省煤炭资源委员会管理煤炭资源的占用。煤炭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土右旗煤炭工业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根据包头市政府指示,土右旗成立煤炭工业管理局。土右旗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现有各类煤矿129个,年产原煤80多万吨,为搞活地方经济和地方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地形复杂开采难度大,管理不善等问题,致使事故不断发生.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本着行业归口和产、供、销、加工、安全等统一管理,更好地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煤炭工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着力治本、全面提升小煤矿发展水平上,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皿成效,基本实现了江西省政府提出的“事故起数下降、死亡人数下降、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和杜绝10人以上特大死亡事故”的总体目标。但是影响江西省安全生产的不利冈素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提升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促进江西省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五月中下旬,煤炭部地方煤矿公司和辽宁省地方煤炭工业公司联合对辽宁省本溪县田师付镇,凤城县赛马乡、爱阳乡,锦西县缸窑岭乡群众办矿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情况如下: 群众办矿蓬勃兴起在中央关于放宽小煤矿发展的政策鼓舞下,这三县四乡群众办矿热情高,发展快。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煤矿问题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党中央书记处研究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 1983年是集体煤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兴起了群众办矿的热潮.1983年3月,中央书记处召集煤炭部党组研究煤炭工业问题,会议集中讨论了发展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在这以前,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湖北时,曾谈到要允许个人办小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  相似文献   

6.
七、党中央书记处研究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1983年是集体煤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兴起了群众办矿的热潮。1983年3月,中央书记处召集煤炭部党组研究煤炭工业问题,会议集中讨论了发展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在这以前,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湖北时,曾谈到要允许个...  相似文献   

7.
为向我国煤矿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提供成套的先进技术装备,加速煤炭工业采煤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更好的为煤矿生生产服务,经煤炭部同意,中国煤矿综采设备成套公司最近在北京成立。该  相似文献   

8.
自东煤公司成立以来,积极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煤炭部关于发展小煤矿的方针,本着统配和地方煤矿统一规划、同步发展的原则,划出整块成片的煤炭资源共92处,储量为11.6亿吨,供地方煤矿开采,促进了地方煤矿的发展。1983年地方煤矿产量比1982年增产15.8%,1984年又比1983年增产16.7%。与此同时,在统配矿区内也贯彻了“有水快流”的方针,本着国家、集体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起上的精神,迅速兴办了一批小煤矿,统筹安排和落实了小煤矿的资  相似文献   

9.
(一) 在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地方煤矿工作会议上,李鹏副总理指出:近几年地方煤炭工业上得快、形势好,为国民经济出了大力,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煤炭工业的路子。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发动群众办矿采煤,发展地方煤矿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调动了各地、各级、各行业和广大群众办矿的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地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积极引导地方煤矿、尤其是乡镇煤矿走上正规生产、持久发展的轨道,煤炭工业部决定,“七五”期间,将在煤炭资源丰富,运销比较方便,已有一定基础,产煤自给有余,具有发展前景,而且煤炭工业在本县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产煤县中,挑选200处,重点帮助,具体扶植,分期分批地建成不同类型的新型商品煤生产基地,这是煤炭工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地方小煤矿治理整顿力度,关闭了一大批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在目前保留的煤矿中,有的虽然“六证”齐全,也具有开采价值,但普遍存在规模小、产能低、工艺落后、安全保障能力差的问题。对这部分小煤矿进行联合重组,通过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来,我区煤炭工业与自治区经济同步发展,经过二十余万煤炭职工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内蒙古煤炭工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型煤矿相结合,布局较为合理,以煤炭生产为主,包括煤田地质勘探、煤矿设计施工、煤矿机械制造、煤炭科研教育,文教卫生,全面推进的煤炭工业体系,煤炭工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开发,虽然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在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只有小煤矿27个,矿工总数1370人,生产…  相似文献   

13.
建国40多年来,煤炭工业的中央管理机构先后有五次变更:1949~1955年是燃料工业部时期。燃料部下设煤矿管理总局、石油管理总局和电力管理总局,煤矿管理总局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煤炭工业;1955~1970年是煤炭工业部时期。煤炭工业部作为国务院的独立职能部门主管全国煤炭工业;1970~1975年为燃料化学工业部时期。燃化部管理煤炭、石油、化学工业;1975~1988年为煤炭工业部时期。煤炭工业部再次主管全国煤炭工业;1988年以后为能源部时期,能源部作为国务院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煤、电、油、核四个行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小煤矿安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安全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小煤矿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中小煤矿安全发展是当前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管理体制是影响中小煤矿安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煤炭企业特别是地方乡镇煤矿,由以国有、集体经营为主,变为以民营为主的承包、租赁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计委、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资格审查费标准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煤炭工业主管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进行审查,颁发生产许可证,可一次性收取资格审查费,标准为每矿1000元。 二、各省级煤炭工业主管部门对地方国有煤矿和集体、个体煤矿进行审查,颁发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地方煤炭的生产形势是喜中有忧,特别是乡镇煤矿的崛起,为地方煤矿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有的地方和部门办矿思想不端正,对煤炭生产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产销脱节,企业没活力,许多小矿乱采滥掘,事故频繁等。因此,如何使地方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对地方煤炭工业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整顿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方煤炭工业的落后现状。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加快整顿和改革。本文摘登黑龙江省副省长邵奇惠同志的文章,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煤炭工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绝大部分都是地下作业 ,与其它行业相比 ,不仅苦、累、脏 ,而且非常危险 ,南方的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煤层薄又不稳定 ,不利于机械化设备开采 ,特别是在江西省 ,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五毒”俱全 ,生产条件恶劣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不利 ,尤其是地方和乡镇煤矿 ,地质条件更恶劣 ,生产条件更差 ,技术人员最缺 ,管理人员不懂专业。笔者近期作了一些调查 ,部分煤矿干部培训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 ,江西省煤矿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非常短缺 ,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素质太低 ,是造成煤矿生…  相似文献   

18.
煤炭工业是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矿安全则是煤炭工业稳定、持续和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地方煤矿相对国有煤矿而言,生产方式落后,安全设施简陋,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低,更是容易出现恶性事故,不但给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而且也阻碍了地方煤矿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地方煤矿的安全管理,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和途径是地方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乡镇煤矿企业,是地方煤矿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工业中“异军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就山西晋中地区而言,1994年生产原煤1800万吨,乡镇煤矿产量就占到80%。然而,另一方面,乡镇煤矿点多、井型小、装备差、资源浪费大、安全生产没保障等问题又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的四大问题1.不精简,不统一,不协调。我国煤炭工业在中央集权管理上,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统管煤炭、电力、石油三个行业)煤炭工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统管煤炭、石油和化学工业)煤炭工业部——现在分解为统配煤矿总公司、地方煤矿总公司、东煤公司,另成立了能源工业部,对上述各公司进行统一领导。这样,煤炭系统原来一个部,现在分为若干个公司,各自执行自己独立管理的职能,人员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机构不是精简而是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各权分立,地区和各专业间不能协调,往往政出多门,矛盾难以解决,对煤炭生产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政权同生产资料所有权仍融为一体,所有权同经营权没有有效分离。我国煤炭工业的中央和省(区)地方主管部门,主要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又不具体代表所有者对资金效益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故煤炭企业产权虚置、经营权尚未发挥作用、资金效益较低的情况未能改善。省(区)地方煤炭主管部门,原以代表煤炭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业管理双重身份,运用行政权力和国家指令性计划,对所辖企业进行直接管理。近年为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