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10,(9):146-146
当我们说“消费者”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站在品牌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了。我们已经把“消费”设定为目的,希望利用种种手段,让消费者能够消费,同时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与企业的忠实客户。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消费,我们(marketer)就与银行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借钱给消费者来消费。这里的前提消费者仍然是理性的,能够在获取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2.
图表     
《成功营销》2011,(11):18-18
全球最开心品牌榜 最爱苹果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近日推出了一项有趣的榜单:“全球最开心品牌榜”。顾名思义.实际上也就是那些最得消费者欢心的品牌。上榜的品牌涉及“衣食住行”——除了苹果公司当之无愧地排名第一之外.还有服饰品牌、餐饮品牌等等。  相似文献   

3.
童言有忌     
如果要寻找一个消费能力强,易于被外界信息影响、品牌号召力持久的消费群体.恐怕儿童是最佳的选择。很多企业,即使业务与儿童消费关联不很强.也主动投入各种以儿童为对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希望在消费者幼小的心智中.就植入良好的品牌之树.年年长,常常青。一些在国外有“垃圾食品“恶名的,锁定儿童市场,竟也火得大红大紫,更颇见儿童市场”金矿“之富饶。  相似文献   

4.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品牌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旦形成就会备受消费者的依赖和关注,在以后的消费活动中也会成为消费者的惯性选择。传媒市场亦如此。江西卫视从“江西是个好地方”到“为品牌创造无限传奇”再到今天的“品牌突破传奇无限”,经历的是品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成功营销》2009,(8):32-32
一个品牌成就的大小最终往往是取决于与消费者的关系,世界上伟大的品牌莫不如此。比如苹果和谷歌无不具有数量巨大的粉丝,是这些忠实的粉丝完善了苹果和谷歌品牌的成长,因为这些粉丝固执地认为,这是“他们的”苹果和谷歌。  相似文献   

7.
张轶琳 《广告导报》2008,(2):117-118
品牌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旦形成就会备受消费者的依赖和关注,在以后的消费活动中也会成为消费者的惯性选择。传媒市场亦如此。江西卫视从“江西是个好地方”到“为品牌创造无限传奇”再到今天的“品牌突破传奇无限”,经历的是品牌“质”的飞跃。今天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商家名流,甚至业内人士,说起江西卫视这几年的变化,无不感叹其发展态势迅猛。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10,(8):67-69
将品牌做成宗教.让消费者自来入彀.可以说是苹果营销之道。但与普通品牌不同,苹果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文化.甚至信仰,因此.苹果有一本与众不同的销售宝典。  相似文献   

9.
在品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很难快速接近消费者,而每个消费群体都有其根深蒂固的时代或品牌印象,广告主找到这位牵线的“红娘”.就很容易和消费者形成互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推行,似乎无可避免的会带来竞争的加剧.新兴企业中小品牌如雨后春笋,市场就如同战场.一场你死我活.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品牌大战在所难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商品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前沿肩负着重要作用。市场营销中说的“同质化”指的是产品品质的相似,产品的品质是根本.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品牌消费,况且.现在的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欲望也在不断地加强,产品功能同质化不等于产品包装同质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理标志的申请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立不仅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减少消费者购买时的搜寻成本和购买风险,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追求,符合农产品的品牌消费趋势。文章选取"烟台苹果"区域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北京地区的市场调研和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研究发现:影响北京地区消费者购买烟台苹果的主要因素是烟台苹果的知名度、对苹果的偏好、产地关注度和品牌溢价接受度等。  相似文献   

12.
图说天下     
和“单宁镇”一起探险 对于目标消费群体.品牌要做到“投其所好”,尽管品牌年轻,单宁镇却懂得这一点。针对年轻消费者喜欢旅游,爱好探险的兴趣.单宁镇在今年推出了一档以探险为主题的在线真人秀“WeAre Explores“,体验探险的乐趣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2004,(11):38-39
在如今汽车设计日益趋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将发动机作为了参考要素。而对于发动机专业知识的匮乏,使不少消费者在对发动机进行甄选时只是将一些技术参数进行简单的对比,有些消费者甚至在选购普及型汽车产品时,也将发动机的品牌作为了品质的保证。于是一些精明的厂家便抓住消费者这一心里,将一些在国外早已处于落后水平的发动机产品经过重新包装后引入国内,而某些国外企业也借机将在国外已处于换代阶段的产品拿到中国市场“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消费的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和中国本土润滑油品牌的迅速崛起,2005年初,国内市场监测机构CMMS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车用润滑油消费者忠诚度”调查中,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一举超越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荣登消费者忠诚度榜首。这也是国内润滑油企业首次在品牌忠诚这一重要指标上超越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常州的柴油机制造企业圈内.柴油机的“常”系品牌化成为行业中一个独特而又非常的现象.表面上看都是“常”氏家族.其实大多都各自为营。并无本质联系。就连无锡、徐州等地的小柴制造商们也迫不得已跟着姓“常”了。还有不少企业既取了“常”姓的品牌名称.又沿用自己老品牌的。这多少让人感觉到无奈,对企业而言也着实很累。 众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姓“常”可能因为小柴老大“常柴”就在常州的缘故。当然,这并不能“归罪”常柴。用其他“常”氏族中人士的话说.消费者对“常柴”品牌的忠诚和认可,使得经销商和消费者就认“常”姓,而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难道说只有冠以“常”姓才能够取得市场的青睐、消费者的认可吗?其实不然。在常州市的武进区有“五菱”(原品牌“武进”)不远的金坛市则有“天鹅”,等等,他们至今没有姓“常”,照样做的让别人视为劲敌。 本期第一访谈,让我们一同走近坚决不跟风姓“常”而力推“天鹅”品牌的常柴金坛柴油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兆华。  相似文献   

16.
论体验营销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雷 《商业时代》2004,(17):24-25
体验营销突破了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孙雷 《广告大观》2006,(2S):52-55
“存在即合理”,如果把这句被理论界持长久争议态度的话用在当前的奢侈品品牌消费上,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从国际范围的奢侈品消费,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标志。奢侈品品牌塑造及其独特的传播规律,也自然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热点。本专辑试图提供第三方的专业平台,旨在为众多的传播代理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参考:从“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不要小看奢华的竞争力”、“奢侈品牌运作潜规则”、“制造渴望的奢侈品牌传播”、“中国消费者的奢华消费与营销哲学”、“奢侈——中国酒的新蓝海”等系列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有关“奢侈品品牌消费”的概念正悄悄来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按语:尽管里吉斯·麦肯纳早就预言“营销将死,品牌将亡”.但在符号化消费愈演愈烈的今天.品牌依然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媒介传播生态的变化.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品牌传播.成为广告业的重要话题。本期内容主要选取了近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不同新媒体.比如社群媒体.手机.网络等对品牌传播的运作、消费者品牌认知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生董事长竺福江指出:“民生的品牌,应该能体现民生药业一贯坚持的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消费者健康的关爱,也应该体现21金维他一贯坚持做适合中国百姓的常规健康品这一品牌定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牵手强势公信力人物倪萍的系列方案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0.
周锋 《中国广告》2010,(6):33-33
在中国旅游消费力度大步迈进之下,旅游品牌如何更好地推向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法,说合适的话”,在第一时间打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