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中的规划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195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1994年,耕地累计减少约2.5亿亩,近15年年均净减少约SOO万亩;同时,全国人口每年增长约1000万人,人均耕地呈不断减少趋势。1994年中国由于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而使粮食减产60亿公斤。耕地减少带来粮食供应的危机。中国12亿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不可能靠进口解决,保护耕地资源成为维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由于农村耕地资源不足及农村人口自然增长较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目前已达2.5亿人,常年向外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达8000万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53.5亿元,比上年净增72.7亿元,同比增15%,全区实现增加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12.2%,人均增加值达3.54万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6%,全区人口从解放初期26.46万增加到2000年的48.05万人,增加了81.6%,同期全区减少耕地18.16万亩,人均耕地从2.05亩减少到0.72亩,减少了64.9%。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三个集中”,狠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 以“三个集中”为指导,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  相似文献   

3.
截至“十一五”末,湖南热区(郴州、永州)耕地面积719.27万亩,农业人口1044.8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69亩。南亚热作总面积372.65万亩,总产量307.33万吨。其中,香柚面积16.57万亩,产量10.37万吨;冰糖橙面积10万亩,产量7万吨;木薯面积2.51万亩,产量4.61万吨。  相似文献   

4.
论缺粮区缺粮的成因及对策谭显乐,蔡其西,朱祥和缺粮的成因(一)人多耕地少。基建占地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而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全区!984年有耕地面积230.05万亩,人口331.97万人,人均069亩,而1994年耕地面积减少到22!.2...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她和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素有“北方粮都”、“中国大豆之乡”、“东北大米之乡”的美誉。辖区内耕地面积2,700万亩,占全瘩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市属耕地面积1,700万亩,农垦系统1,000万亩,市域人均耕地12亩,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坷耕地面积的2.5倍和8.5倍。佳木斯农业资源和基础优势明显,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稳定耕地面积 强化农业基础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郭琨甘肃地处西北山地高原,耕地少,质量差,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1989年以前,全省耕地连年减少,特别是1980年以后的七年中,每年以37.5万亩的速度锐减,而人口却以每年30...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国家,耕地资源短缺始终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限制性因素,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的结果,截止到2000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垦殖率13.7%。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全球性气候恶化,都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为了确保201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后的粮食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目的。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我们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持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土地利用原则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对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合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但由于土地整理工作刚刚启动,毕竟是新事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搞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资源。本文作者根据土地开发整顿项目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当前土地整开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对策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9.
治理开发“四荒”地的创举──山东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情况的调查张永甲山东是个农业大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贫乏。1993年全省耕地面积为10137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1.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四荒”资源具有很大开发潜力。据统计,全省...  相似文献   

10.
1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期选择山东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建国以来,全省耕地大量减少,从1949年的872.8万公顷减少到1995年的669.5万公顷,累计减少2O3.3万公顷,年均减少44万公顷。在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全省人口急剧增功0,由1949年的4549万增加到1995年870O万,年均增加90万,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耕地与人口的逆向发展,导致全省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88亩降为1995年的1.15亩。全省已有6个市(地)、34个县(市、区)人均耕地木足1亩。今后15年,是山东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民…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是采取粗放经营的方式,还是集约经营的方式?这不仅是农业土地利用方法的选择,而且是农业扩大再生产战略途径的选择问题。以集约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根本出路,既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辽宁省情。第一,我省土地面积有限,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量继续增长。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辽宁省土地总面积21,86l万亩。耕地面积1957年时为7,2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3.1%,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4.79亩;1986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为5,29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4.2%,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耕地2.39亩。近30年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65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地减少了一半。全省主要消费品中农产品销售量大幅度增长,1986年与1952年对比粮食增长1.5倍,食油增长1倍,猪肉增长6倍,水产品增长2.3倍。据统计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13.
随着闵行区城市化的推进,全区农业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41.23万亩减少到2007年的6.12万亩,同期农业经济比重由35%下降到0.2%,农业劳动力由18.94万人减少到不足1万人,农业户籍人口仅有10.78万人。  相似文献   

14.
严荣平 《农村经济》2003,(11):38-40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离市主城区 32 0km。万州区幅员面积 345 7k ,人口 16 8 2 8万人 ,人口密度 4 87人 /k ,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区 (县 ) ,其中农业人口 12 5 81万人。2 0 0 2年末 ,万州区耕地总资源 5 82 6 6h ,常用耕地5 0 198h ,农业人均耕地 0 7亩 ,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人均“三保”耕地面积少、常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农业大区。农业、农村、农民 (下称“三农”)问题 ,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个根本问题。重庆市直辖以来 ,万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0月7日~10日,中南地区第一届第六次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38篇,并就进一步深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框架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一、对我国国情、粮情的再认识要探索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离不开对我国国情、粮情的再认识。1、我国人口基数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在继续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4年,个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而人口净增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降至1.19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此有限的耕地资源,要做到…  相似文献   

16.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辖14个乡镇,有农业人口25万,农村劳动力14万,耕地面积12.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是国家级贫困县。从2004年起,上犹县积极响应赣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的号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发展,“农民知识化”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就丰都县近年来粮食生产发展状况,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处理好粮食生产与有关方面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看法.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人口与耕地.我县1978年以来的10年间,农业人口年平净增2000人,1988年为67.8万人.耕地面积年平减少0.64万亩,1988年为78.5万亩,人均由1.29亩下降到1.1亩左右.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急剧下降,导致了粮食播面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8.
把科技兴农作为一场“球赛”来打·谢华杰·玉山县有5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6.1万人,耕地面积3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0.65亩,是一个人多田少,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中等农业县。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推广优良品种、旱床育秧、地膜覆盖、耕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卢良恕近日称,中国耕地面积继续减少,2003年由于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灾害毁坏及生态退耕等,净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他说,包括这一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内,中国农业发展仍面临多项挑战,归纳起来有八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昌圈县土地开发的动因1.弥补人均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昌图县的耕地面积从1952年的415.34万亩减少到1980年的348.94万亩。28年间减少66.4万亩,幅度为15.99%,年均减少2.37万亩。而人口却从1952年的57.30万人猛增到1980年的78.60万人。28年间增加21.30万人,幅度为31.17%,年均增加0.76万人。致使同期人均耕地面积从7.25亩减少到4.44亩。耕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