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影  翁顺利 《理论观察》2006,39(3):13-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
谭世杰  徐佩文 《发展》2006,(7):26-2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基层中央银行,要认真学习贯彻礼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央行的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而完美的结合,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准确而鲜明的导向,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具有我军政工干部丰富思想工作经验和热心窗口行业高度责任感的现任宝坻宾馆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大潮成为冲击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最大原动力,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自主观念大大加强了,这些都成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有利因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城管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努力把践行“八荣八耻”贯穿于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各…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远、导向鲜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抓住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德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以德治党的重要内容。“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育人,而思想道德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是我们目前德治教育的最大、最紧迫的任务,“八荣八耻”教育也有内化和外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恳切明白、概括精当、论述深刻、令人警策,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为我们新时期深入开展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然而,胡锦涛总书记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以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鲜明而精辟的“八荣八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要让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全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形成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它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而且也体现着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余睿 《理论观察》2014,(4):49-5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它对现代道德教育发挥着独特影响。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对实现现代道德教育目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民族。其中不乏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者。而雷锋更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因此有必要对“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八荣八耻”既是对社会主义荣并观的最新概括,同时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最新要求。模范践行“八荣八耻”,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是推动社会发展、巩固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是为官为民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能否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5.
严桂蓉 《魅力中国》2010,(32):64-64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农村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农村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邓小平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具体来说,“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故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故张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诚”是“信”之根,“信”是“诚”之用。中华传统美德把诚信视为人“立身进业之本”,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学生中升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民族迈入二十一世纪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豪迈的中国人”的必要措施。从教育的涵义目的、内容、途径、要素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融于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统一体。我国中小学校德育教育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开始走上一条具有中国跨世纪特色的新路。学校德育教育,是以提高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是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所进行的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在教书育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东丽区教育局把“八荣八耻”教育融入到“2006师德建设年”活动中。他们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进步深化“三个代表铸师魂“、“党性铸师魂”和荣辱观教育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五大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贵和"思想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恪守的原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民族国家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因而它也成了人们构建理想社会的指导理念.新时期,深入发掘并弘扬"贵和"思想的合理要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复杂的国际局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蓄积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和文明的精华,是民族文化传统所蕴含的一种根本精神,对打造诚信公安机关构成强有力支撑,容易为广大民警和群众所接受;打造诚信公安机关是继承党的革命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以德治国”的需要;它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是公安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促进公安工作和使人民满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