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云芳 《中国市场》2013,(21):34-35
"平时救急、危时要命",相比于民间高利贷危机,民企间存在的联保互保风险更大,很可能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具有集群性、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而化解联保互保风险的治本之道,还是在于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1]。本文从我国浙江中小企业深陷互保联保困局的问题入手,一步步展开论述,以寻求破解浙江中小企业的互保联保困局。  相似文献   

2.
<正>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网络联保贷款模式创造性地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网络联保贷款的产生和  相似文献   

3.
联保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联保贷款也出现了不可预期的风险。本文主要以联保贷款违约传染风险为主,运用博弈论的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并对联保贷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多种预防措施,以期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减少企业在联保贷款模式中所遭受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商》2016,(15)
2012年初浙江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了企业间火烧连营式的金融灾难,给浙江省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悲剧倒逼着我们去反思曾经备受好评的互保、联保贷款模式怎么了?本文分析了企业间互保、联保贷款模式的种类和性质,探究酿成悲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互保链"危机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网络联保贷款作为一项基于B2B电子商务应用和全新风险管理理念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贷款业务,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方法。在试运行中,网络联保的信息不对称内部化机制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和双方交易成本,解决了传统贷款中小企业抵押难之苦。然而,网络联保也存在诸如排除最困难企业、恶意逃债、企业配对难以及联保体内利益与风险不对称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兰海天 《商》2014,(8):124-124
联保贷款模式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性风险、集体违约风险等问题导致这种贷款模式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为此必须在联保体成员的组成方面严格把关,要把握授信授权额度防止过度授信,同时也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使民众对联保贷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李君  陈晓瑛  陈婷 《华商》2008,(20):34-34
银行信贷资金中,发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占了相当比例。从近年中小企业外源资金结构看,银行贷款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例。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及我国金融体制的特有因素,致使其信用风险令任何商业银行所畏惧。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商业银行控制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贷款配置中,中小企业占比一直过低,其原因是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且缺乏一种有效方法来防范风险。本文从信用衍生产品的角度出发,针对在实际中银行面临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可能不等的情况,利用信用违约互换,提出了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融资的现状,提出了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融资创新的思路:一是政府牵头组织,降低门槛;二是产业集群联贷联保或按开发园区联保联贷;三是建立联贷联保分会及政府贷款应急支付基金托底增强银行信心;四是银行分片包干;五建立南京中小企业联贷联保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集群联保贷款模式的兴起,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近年温州一带爆发出的联保危机,引发了中小企业倒闭潮,由此警示人们需要重新思考联保贷款模式。本文从集群联保贷款的内在机理出发,通过构建声誉博弈模型和信任博弈模型,论证了声誉和信任机制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育规范联保模式中的声誉机制和信任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始,我国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违约的传染被人称为一场“金融瘟疫”.但联保贷款的融资方式亦曾被中小企业视为“救命稻草”,这种转变缘何而来?今后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又何去何从?本文基于对上海钢铁贸易行业的联保贷款案例分析,得出从“救命稻草”转变至“金融瘟疫”的关键因素——贷款额度、内部惩罚和外部冲击.其后,将这些因素纳入到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中,得到联保贷款的“还款跷跷板”:还款的人和不还款的人分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最后,基于“还款跷跷板”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跷跷板支点控制——增加内部惩罚和控制适度信贷规模,可以提高联保贷款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改跷跷板为平衡木——为避免巨大外部冲击带来的违约传染,可解除连带责任改为信用贷款;长大了就别来玩跷跷板——联保贷款不适合长大的商户.  相似文献   

12.
付珊珊 《商》2014,(38):173-173
在经济下行期,当联保贷款体内个别企业发生经营问题和财务危机时,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很快传染给担保体内其他成员,导致担保体成员整体陷入困境。针对以上情况,中国银监会红河监管分局对红河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企业联保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红河州部分银行开展了小企业联保贷款,其中蕴藏着一些风险,甚至有的已形成了不良,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较大风险。本文对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涵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内容的度量模型,该模型由财务实力、管理实力、社会实力三个因子组成,然后基于该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各因子对贷款定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信用实力越强,贷款定价越优惠,同时,信用实力对缓释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缓释工具对贷款定价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贷款定价的调节变量。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商业银行如何应用模型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威 《商场现代化》2009,(25):22-22
在国家政策鼓励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其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提出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如何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的短缺等各种原因,使融资难问题成为当下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联保贷款模式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方面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这种模式能够在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来为自身担保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它能同时降低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信贷风险,恰好符合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然而联保模式在广大中小企业中推广时频遇阻力。近年来企业主携款潜逃致使其他企业和相关银行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但这并不能说明此模式走到了尽头,鉴于其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寻找改进此种模式的方法才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联保模式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来探究如何优化联保贷款模式这个最终研究目标,最后提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联保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生力军,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柱,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现象。风险的产生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各种出口信用风险和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及如何来管理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7.
所谓“抱团贷款”,就是数家贷款有难度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成联保人,他们在缴存5%—10%贷款联保保证金后就可以获得贷款。银行或信用社分别向这些加入联保的企业授信,如联保企业中一户需要贷款,  相似文献   

18.
马光远 《浙商》2012,(15):20-20
对于融资体系残缺并且严重歧视民营企业的中国信贷制度而言,“互保联保”是无奈的“金融创新”。而“互保联保”此次出了问题,无论是银行,还是一些民众,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市场经济风险自负原则的理念和对企业的苛刻,这不仅掩盖了金融体系的残缺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对市场经济系统风险的误读。这种观念的歧视和对民营企业命运的冷漠,恰恰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所绝对不容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贷款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在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的同时,在放贷过程中更要考虑到风险问题的应对。本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影响下的经营风险,管理不规范产生的道德风险,信用担保不完善的信用风险,政策环境改变下的政策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产生贷款风险存在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应对贷款风险的对策研究,并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社会资本集聚路径,集群内企业间信任作用机制,进而从单期和重复博弈两方面对集群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进行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提出银行将企业声誉成本稳定在定值将有效避免集群内联保贷款企业的违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