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城镇职工失业和下岗,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每年还有数百万到上千万新增经济活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但迄今为止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程度使得城镇就业继续增长,不仅表现为新兴部门就业比重的提高,还表现为非正规就业渠道的开拓,最终体现在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微观调查的数据,通过对中国城镇就业增长机制的讨论,揭示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关系,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创造就业机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控制潜在内生性、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同时,自雇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选择其他家庭化迁移程度较高的迁移模式,自雇就业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化迁移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工自雇就业促进举家迁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独立居住和农村土地转出的家庭空间资源再配置机制实现,而配偶不工作和老人随迁等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扶持自雇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为自雇就业农民工提供城市居住、农地转出等方面的便利有助于这一机制的实现,而城市则应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雇就业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首属劳动力市场和次属劳动力市场,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为次属、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而且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对劳动力市场各个不同主体和交易环节进行分析,认为看似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却是各自在其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因此,在我国建立统一、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农民工群体因势利导。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虽然存在种种不规范行为,但未来长期的一段时间依然是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中成为吸纳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也因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收入报酬等方面不固定、不规范、不正规现象与问题,使人们将其直接与非正规经济、非法经济等同。从对非正规就业的理性理解和认识、非正规经济与非法经济、地下经济的内涵差异入手,认为非正规就业可以从广义上等同于非正规经济,但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为非法经济,应当在实践中正确细分非正规就业的违法违规等"不正规"行为,以利于科学管理、规范引导我国非正规就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过剩、企业低成本雇佣及劳动力人力资本禀赋低是导致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促使非正规就业良性发展,实现非正规就业正规化,需要改善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和转变企业低成本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7.
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将非正规部门视为一种边缘现象,认为其就业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减。而在中国,非正规部门已成为四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但尚无经验研究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存在何种关联,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认识。本文以"经济活动人口-失业人口-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思路估算31个省区市1990、1995、2000、2005、2010年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研究表明:2000-2010年中国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人数维持在1.2亿人左右,2010年占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32.3%,是吸纳城镇就业的最大部门。以估算结果为基础,拟合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就中国而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并不适用于人均GDP低于2.2万元的发展阶段,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存在逐步缩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非正规就业的雇佣方式,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培训也日益重视。但总体而言,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教育培训成效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培训迁移效果,考量和提升培训迁移效果对提高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十四类不同行业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影响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培训迁移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个人特征、课程设计和工作环境等,要增强培训效果,需要在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监管角色,针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培训课程内容和时间设计,并在培训后提供促进培训转移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决定了环境规制对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存在差异性。基于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利用1998—2014年30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负面冲击大于对城镇本地劳动力就业冲击;(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高于2002时,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为-0116;当劳动力市场分割介于1199到2002之间时,抑制效应较大程度下降,为-0042;而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小于1199时,抑制效应转变为正向促进效应,为0106。未来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降低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效发挥城镇化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农自雇活动的转换进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垩 《经济研究》2012,(2):54-66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非农自雇活动转换进入的决定因素。本文把初始状态区分为工资雇佣和失业,最终状态则划分为无雇工自雇和有雇工自雇,另外,对无雇工自雇转入有雇工自雇也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不管初始状态如何,代际人力资本传递在自雇进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龄和性别变量只对失业转入自雇有影响;由失业转入自雇的概率比由工资雇佣转入自雇的概率高;工资雇佣转入有雇工自雇的概率与失业转入有雇工自雇的概率相差不大,但工资雇佣转入无雇工自雇的概率与失业转入无雇工自雇的概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高等教育在无雇工自雇转入有雇工自雇的工作岗位创造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