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排放贸易及其与WTO体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排放贸易是依据《京都议定书》产生的以"限额与贸易"或"基准与信用"体制为基础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一种基于特定环境政策及法律体制而进行的国际经济法律活动。碳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否应纳入WTO体制、配额分配是否涉及补贴措施尚待明确,但以排放配额或信用为基础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属于GATS下金融服务贸易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汤文达 《现代商业》2014,(11):284-285
2013年是中国碳市场交易的“元年”,该年先后有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五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国际上常用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主要有基准线法、历史法以及报告法等,本文以京津沪粤深五省市为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配额分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际碳排放配额及交易价格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表明碳排放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交易价格的波动性三个方面是当前国际社会减少碳排放的热点问题,而价格问题则是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碳排放市场体系的关键指标。我国在构建区域碳排放市场时应充分考虑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防范价格风险;合理选择试点城市和试点行业;加强对试点行业的价格规制。  相似文献   

4.
世贸组织成员正在准备各种各样的动议,以缓解今年年底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带来的冲击。在10月1日召开的WTO货物贸易理事会上,孟加拉、毛里求斯、多米尼加、斐济、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和乌干达等7个国家向WTO递交了一份提案,要求WTO考虑取消配额对其国内脆弱的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冲击,希望采取办法解决该问题。这份提案要求WTO秘书处对与其国内调整有关的问题以及配额取消带来的成本问题开展研究,并制订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使法律界定下的碳排放权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且可以进行交易,由此产生了碳排放权价格问题。碳排放权的供给方转让一定的碳配额给需求方以获得利益;需求方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碳排放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得到碳配额,这个过程中,碳排放权如普通商品一般具有了交换价值。将碳排放权内化为企业的成本正是对科斯定理的应用,以最低成本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碳的重要手段。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目前全球最大、影响面最广,借鉴欧盟经验,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准确把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二是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制度设计;三是科学制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和分配方式;四是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意义重大。中美两国同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建设路径与我国相似。本文对美国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碳市场建设的核心机制设计,包括配额总量设置、配额分配、MRV 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阐述,其机制设计中完善的法规体系建设、尊重区域异质性、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等对我国碳市场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窦勇  孙峥 《中国物价》2015,(2):42-45
通过分析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总量目标、覆盖范围、测量报告与核算(MRV)体系、配额分配、市场运行、管理体制等要素,总结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特点,提出了广东省试点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完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碳排放基本需求,既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环境,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建立健全包括总量控制制度、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和监督与评估制度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短期内以免费分配为主,远期采取拍卖分配方式,过渡期采取混合的分配方式;第三,实施碳排放权分级管理,由中央负责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增加地方政府在排放配额管理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WTO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 WTO 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为坐标论述了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现状与 WTO 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目标和建议;本文具体研究了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管理的法律框架和主要制度,并对法律框架内的关税减让、海关估价协议的实施、配额和许可证管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和外贸经营者许可制度五个重要方面逐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