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存在何种形态的未遂,历来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外国刑法理论及国内研究情况,通过分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的诸种观点,并结合中国刑法自身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安乐死”能否排除犯罪性,刑法理论界主要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两种主张。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在这一问题上持否定态度,而笔者认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仅仅是在表象上违反了人道主义,由于其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应肯定其阻却刑事责任性。  相似文献   

3.
程俊  石建军 《河北企业》2013,(8):115-115,144
<正>一行政诉讼证据的相关概念阐述从我们的日常使用来看,行政诉讼证据是证据中的一个分支,本身并不具备浓厚的价值判断色彩;但在行政诉讼领域,就必须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诉求。因此,该证据不单要满足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等要素,还要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对于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存在问题,法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肯定的一方认为,证据必须要包含合法性,否定说则认为不包含合法性。我们对相关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其主流观点不外乎是以下两种:第一,诉讼证据并不存在合法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虚拟财产已成为一种品种多样、规模庞大的新型财产。本文介绍了关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主要观点,着重剖析了知识产权说、债权说和物权说的依据和得失:从虚拟财产不具有知识产权特点、不属于知识产权客体等方面,否定知识产权说;从债权说并未囊括所有虚拟财产法律关系、债权说难以解释同权不同价现象、债权说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及债权说对支配性的理解有偏差等方面,否定债权说;从虚拟财产主体享有支配权、处分权和对世权,虚拟财产的存在并无期限限制,以及虚拟财产可以成为物权法中的物等方面,论证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曾经出现这么一种观点:即否认在总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不特征;与此同时,还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直接等同于市场经济,并主张用市场经济取代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在于它只肯定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而否定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并主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民法这个问题学界一直有争论,并且形成了肯定论与否定论两大派别.否定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平等、 自由、 权利等民法基本观念所以不存在民法,肯定论认为,虽然没有形式上的民法但是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不能因为其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制裁就说没有民法.  相似文献   

7.
一、应收账款函证审计的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即发函询证。其涵义是:要审查应收账款是否正确、真实,由审计人员直接向债务单位发函询证。这种询证的目的是对客户是否存在加以证实。这种方法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询证两种。 所谓肯定式询证,即向债务单位发函后,请债务单位向审计人员回函,答复询证函上所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所谓否定式询证,即向债务单位发函后,债务单位仅在结欠金额有错误的情况下回函审计人员。  相似文献   

8.
受贿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受贿罪共同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共同犯罪。本文主要分析了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以期为今后合理解决共同犯罪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实行犯,两者构成的犯罪如何定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难题,在对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加以剖析的基础上,赞成折中说,并提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行犯构成的犯罪应该以实行行为说为基础、(更)特殊身份说为补充的定罪标准.凡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行为的,应一律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而利用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的,则按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共犯定罪,但在既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又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时,以特殊的身份说为标准,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  相似文献   

10.
婚姻这回事     
哲学书上说: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遵循这样一种规律,即肯定——否定——肯定。毫无疑问,我的朋友、新近丧偶的老胡,今天告诉我,男人对婚姻的认识,也是遵循这么一个规律。25岁时你迫不及待地同你那些老朋友挥手告别,满心欢喜地跟你的新娘予共筑爱巢.你幸福无比,觉得自己仿佛就是童话里那只快乐的鸭子。  相似文献   

11.
李涛 《企业导报》2010,(2):173-174
针对过失犯中有无共同正犯存在这一问题,介绍了德日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过失犯有无共同正犯的争论和我国学者对过失共同正犯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黄河 《中国房地产》2012,(23):40-42
村民委员会能不能作为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人申请登记为房屋所有权人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房屋登记机构内部,认为村民委员会不能作为房屋权属登记的申请人,不能申请登记为房屋所有权人的观点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前述观点称为"否定说"。"否定说"的理由,主要有两条:第一,村民委员会仅仅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不是法人也不是其他组织,不是合格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第二,《房屋登记办法》只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失犯中有无共同正犯存在这一问题,介绍了德日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过失犯有无共同正犯的争论和我国学者对过失共同正犯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人犯罪问题在刑法学家之间存在着法人犯罪的肯定说与否定说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法人是否具有象自然人一样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以及法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将从国内外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问题的研究入手,通过讨论我国关于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立法进程,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法理依据。笔者认为法人能够作为犯罪主体,并对此做深入浅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负商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凯 《广西会计》1999,(10):29-31
负商誉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迄今研究者们在负商誉的性质、会计处理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而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发展,负商誉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试就负商誉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一、负商誉性质的探讨1.有关负商誉性质主要观点的评析对于负商誉的性质目前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①否定观。即否认负商誉的存在。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负商誉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其理由是:如果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售价,那么企业的业主就会将资产逐项售出,而不会将企业…  相似文献   

16.
刑法对什么是单位犯罪虽然已经明确界定,但对单位共同犯罪中的许多问题没有明确,本人认为单位共同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私有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各主体应当依据刑法规定承担责任。我们在法律理论上不但应当承认单位共同犯罪,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需要确立单位共同犯罪的理论,这样才能为司法机关打击单位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黎敏 《企业导报》2015,(5):150-151
关于法人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其中典型代表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否定说"和"法人实在说"。"法人拟制说"主张法人是观念上的整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从法人本质说的理论发展和各国立法实践来看,各种法人本质说皆有优点和局限,单独参照任何一种学说构建法人制度都会留有缺陷。因此,有必要主张以"法人实在说"为主,兼采众长,即利用各种法人本质说的合理内核来构建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杨明 《价值工程》1989,(4):11-14
<正> 国内推行价值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对象的功能与成本是否匹配的学术争论,有肯定的、有否定的,还有认为此问题不存在的或认为此问题已解决的。我的观点是:对象的功能与成本是否匹配的问题是价值工程的理论核心问题之一,争论是不能回避的,对此问题的讨论会促使价值工程理论深化和完善。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市场机制促使产品出现功能与成本匹配的趋势,在一个细分市场内各个企业制造的同类产品形成  相似文献   

19.
经理箴言     
把员工做大让领导做小在企业当中,我们经常有很多、很多的讨论,我们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我们内部形成了自我否定的文化。但很多人却说:“海尔肯定是不行了,连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不行了。”这就是一种劣根性的表现,是一种悲哀。其实呢?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承认,或者看不到你自身的问题,那你怎么进步,怎么和别人竞争呢?甚至有的企业直到倒台的那一天,还在强调理由,还说“不是我的问题”。《世界是平的》一书说把客户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方面看,监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派是监管学派,主张进行监管,目前占主流的主要有两大体系:金融脆弱说和公共利益说;另一派是自由银行派,坚决反对监管,以管制失灵说为其典型代表.另外介于两种理论学派之间的管制成本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监管,只是认为监管和经济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一样都有成本和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