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WTO的临近,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2000年7月国家对《产品质量法》作了修改,但就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法来看,该法规定的产品范围及缺陷、产品责任主体、产品损害赔偿范围等还存在范围界定过窄的弊端.为此,建议将建设工程也纳入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对产品缺陷采取列举式规定其类型或对此作一司法解释并扩大其范围;将产品责任主体范围扩大到生产者、准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仓储者及外国出口商;在损害赔偿范围中增加惩罚性损害赔偿等规定.  相似文献   

2.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历来存在许多争议,从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来看,我国现行法上的产品责任主要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和受害的合法权益,应当适当借鉴英美法上的严格责任,建议:(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均应承担民事责任;(2)扩大责任主体和缺陷产品的范围,以增强一般规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了产品致害的生产者免责条款,即产品责任发展风险抗辩,但是并未明确规定此时应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不利于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国家应建立产品责任的发展风险救济制度,将因产品发展风险而致侵权赔偿纳入国家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4.
相比欧关发达国家和国内外实践需求,我国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之处。在立法体例上,我国没有形式意义上的、独立的产品责任法;我国产品责任法规中,对“产品”的范围界定过窄;产品“缺陷”的双重判定标准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给出“损害”的一般定义,并且范围过窄;在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上,《产品质量法》的归责原则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够充分;在对受害者的救济方面,损害赔偿范围狭窄,赔偿数额较低等。要从根本上遏制目前我国因产品缺陷所导致的各类问题,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就应从立法体例、“产品”的界定、产品缺陷的判定标准、损害概念和范围、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对受害者的救济方式以及涉外产品责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是规范生产者、销售者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但至今为止,中国的这项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尤其是还没有在法律中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没有规定产品责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这是中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一大缺陷。因此,笔者在分析中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该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而依法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现行立法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尚有欠缺.应制定独立的《产品责任法》,完善具体法律条文,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责任制度,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产品责任抗辩事由是产品责任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欧美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对此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我国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从总体上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保持一致,但也存在抗辩事由规定过于单一,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等缺陷,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8.
产品责任制度的宗旨在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兼顾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利益,这是世界各国产品责任法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相对滞后,尚没有一部完整、独立和统一的产品责任法,有关产品责任的立法散见于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中,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产品责任相关内容的规定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立法上的滞后必然导致司法上的矛盾和困惑,在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对消费者合法利益的有效保护。从产品责任法的立法体例、产品范围和产品缺陷的界定、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产品责任的主体范围、赔偿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现行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既有利于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产品责任的侵权责任形态之定性,学界历来存在分歧.对此问题《侵权责任法》虽然基本沿袭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但通过对该法进行体系解释可以得出结论,产品责任中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所承担的既不是连带责任,也不是不真正连带责任,更不是按份责任和补充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应该是产品责任侵权责任形态的准确定性,但只有通过修改相关立法才能使之明晰.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责任主体是因产品存在缺陷而致他人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人。生产者和销售者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产品责任主体,它们以无过错责任为归责事由。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出发,原材料和零部件或半成品提供者、准生产者、进口者应归属于生产者范畴,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在符合相应条件时,应承担产品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范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消费利益,兼顾生产、销售的利益是世界各国产品责任法的共同追求。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处于初创阶段,特别是在损害赔偿方面,与美国、欧洲主要国家相比较,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比较研究,可尝试一些完善我国产品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范围的新想法,如人身伤害赔偿,可考虑扩大赔偿面与最高限额相结合;在惩罚性赔偿方面,可规定处罚性赔偿制度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制度之一,《循环经济法(草案)》对以生产者为主的延伸责任作了规定,对废物的回收、处理责任作了划分,对法律责任作了规定,但责任划分笼统、回收体系不健全、配套措施匮乏以及法律责任规定不全面。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合理细致地划分生产者与其他主体的责任;在建立基本回收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静脉产业来使回收体系更为完善;合理制定强制回收名录以及回收指标;细化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依法保护消费权益的要要,我国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责任法。有必要对产品责任法中“产品”的概念、产品缺陷的认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惩罚性赔偿金、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产品责任法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产品概念、产品范围、归责原则、损害赔偿、法定免责规定、构建严格意义产品责任法、产品责任诉讼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产品概念、损害赔偿的范围、法定免责、缺陷等几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立法,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国际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产品责任是指因有缺陷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而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对产品责任的主体、客体及归原则三个主要问题的不同规定反映了各国的法律制度和经济文化背景在处理产品责任问题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产品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营销缺陷和未现缺陷。制造缺陷和营销缺陷的证明责任应由受害人承担。设计缺陷的证明责任应当实行推定原则。对于未现缺陷,生产者需承担缺陷和服务义务的证明责任,赔偿时,可按公平原则,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我国于1993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并于2000年7月进行修改。这部有5章74条的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政色彩强烈,其中关于行政机关的产品质量监督和行政处罚的内容几乎占了全部条文的2/3,因此被认为是“经济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整手段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并能够深入经济生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理念的反映,是产品责任法与产品质量管理法的统一,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相比之下,对于产品责任的规定相对较少并且规定的也较简洁。本文拟从产品责任的相关概念入手,阐释产品责任的构成、性质、归责原则、损害赔偿并对程序法上的产品责任的举证分配、诉讼时效、诉权运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空运输航空产品缺陷是航空运输事故的成因之一,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其损害赔偿是受害者最关心的问题.受害弱者将面临如何选择法律,选择何国法律来追究责相关人员的责任.航空产品责任的界定及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有必要对航空产品责任适用的法律做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法律关系不同,赔偿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也将不同。对蕴涵着复杂法律关系的损害赔偿案件,只有全面、系统剖析各种法律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正确地做出法律适用选择,公正、合理地处理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