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8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刚站的“标准化动态”一栏像往常一般列出了众多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而攸关地面数字电视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正藏身其中,其技术名称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遭编码和调制》。这一标准对涉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关键环节做了详细规定,并强制2007年8月1日起全面执行。照理说,产业界渴盼已久,技术界激烈纷争的标准尘埃落定之后,地面数字电视应得以驶入正式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30日,注定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一天,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2006年第8号(总第95号)中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发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争论已久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终于正式问世。在有线和卫星数字化标准早已确定之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出台,标志着我国广电进入了全面数字化的新阶段,有线、卫星、地面三者结合的数字化体系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的2006年12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办公斤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未经批准.不得采用非广电行业标准的技术体制.进行移动多媒体广播试验。此一通知,令人不禁联想到半年前4月27日的同名通知.以及更早之前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DAB(数字音频广播)和CMMB(中国自主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两个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出台.可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可以称之为广电系移动多媒体广播年。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由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SMCC (Synchronized Multicarrier CDMA plus)系统。通过与现有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标准在调制方式、同步、信道估计、相噪技术、峰平比、编码等方面的比较,证明了SMCC 系统具有比现有的标准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技术资讯     
广电总局规范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深圳市区完成整体转换,荣获“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称号;央视与同洲合作尝试高清卫星电视商用;广东手机电视开播,采用韩国DMB标准;信产部公布数字电视机卡分离认证厂商名单;NHK技研和NTT首次公开超高清IP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6.
袁光风 《商》2014,(6):287-287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事业不断的发展。数字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使国家有关部门对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支持。本文对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做了分析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地面数字广播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Televis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DTTB)的要求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道特点,在介绍国外现有的DTTB传输标准的基础上说明了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的DMB-T(Ter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elevison Broadcasting)标准。通过与现有标准在调制、同步、信道估计等方面的比较证明,DMB-T具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7月31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公司隆重推出具有“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功能的1039新媒体机。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北京广播公司董事长汪良说:“目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不仅可以通过数字广播技术让广大市民收听收看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一套完整的数据传输平台,通过一系列1039新媒体机产品,向用户传输包括政务、奥运、新闻等即时信息;此外还将向用户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实时路况信息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电数字化经过多年积淀,已经拥有了一笔不小的资源:25个城市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266万,付费频道数量超过130套,有线付费电视用户达到173万户,业务类型也从单一的广播式节目播出扩展到点播、交易、信息查询等多种业务类型,出台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等多项具肓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这些资源为2007年广电数字化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广电数字化将会在更深层次、更多层面展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媒介政策     
《煤体对广播影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广电总局关于发布〈35mm电影后期制作用片头片尾的技术规范〉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31日正式公布。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地面数字电视的产业链将完全启动。以此为背景,2006年9月20日-2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北京主办召开了“首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议”。  相似文献   

12.
在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电视广播行业同样发展迅速。传统的电视广播大多是进行模拟信号的传输,而在将来则将直接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从而也将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水平的提升将会促使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也将一并带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将就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发射天线、天线选址、发射频率、电磁波极化传输、全球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展开具体的探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系统结构、网络构架和发展现状,详细讨论了DVB-H系统中的时间分片、多协议封装前向纠错、深度符号交织和无缝业务切换机制等关键技术,从系统参数、建网成本及商用进程等多个角度对DVB-H、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DMB)和MediaFLO三大手机电视地面传输制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以数字电视广播结合移动通信网络的交互式业务应用为例阐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9月28日,伴随着9套免费高清卫视的正式开播,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数字电视产业协会在深圳联合举办了深圳卫视高清版开播暨天威高清互动电视家庭计划启动仪式,深圳天威视讯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向用户传输全部10套免费高清频道和2套付费高清频道、并开展商业运营的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之一,已经建立起适应高清电视发展的运营、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找到了科学的商业模式,引领中国有线电视进入高清时代。借此机会,本刊记者专访天威视讯董事长吕建杰,探寻天威视讯对高清互动电视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教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电视广播事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国家对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研发及雅广予以高度重视并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使得教字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这项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度CCBN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女士发表了题为《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政策解读》的演讲,就广播电视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政策做出了详细阐释,重点包括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欧洲、亚洲和美洲是全球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三大重点市场,呈现各自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趋势。DVB—H数字广播标准是欧洲手机电视的主流模式;亚洲的日本是最早提出并实践手机电视概念的国家,而韩国则在欧洲DAB广播的基础上推出了DMB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技术;美国正在利用高通公司推出的Media Flo技术在全美建立地面无线移动多媒体广播网。与欧、亚相比,美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较缓,因此,本文重点对欧洲和日韩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介绍数字电视的特点和系统的构成,不同传输媒介对应的数字电视机的技术特点,最后对制定我国数字电视标准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0日,第17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在北展剧场如期举行,与往年一样,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到会做了主题报告,就我国当前广播影视发展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以及主要政策进行了解读,其中对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这三大领域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刊摘编了其中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4,(10)
中波广播的传输途径主要是地面绕射,因此信号质量相对比较高,容易实现广播信号的接收。本文以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为例,对中波广播发生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提高完善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