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家庭农场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调查分析山西省右玉县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趋向,为右玉生态型家庭农场有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右玉县是全国林业先进县之一,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去年实现了农业翻番之后,提出到1988年实现第二个农业翻番的奋斗目标。为使农业发展方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右玉县会同雁北地区科委,邀请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研究员、教授、工程师、农艺师等各方专业人员近100名前来参加右玉县农业发展论证。  相似文献   

3.
杨静  杨常伟 《山西农经》2020,(4):103-104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山西西北边陲,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三北”地区长城沿线潜在沙漠化地带,该地气候高寒干旱,最低气温为-40.4.℃,冻土最深为169.cm。该地区曾经一片荒凉,寸草难生。1949年以后,当地致力于改善生态,建设农业。分析了右玉县高寒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气候条件等,提出了高寒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并为高寒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草地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右玉县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境内地广人稀,全县近十万人,总土地面积295万亩,人均32亩,天然草地3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有1.5公里以上的沟道612条,林地114万亩,为右玉县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地群众历来有放养牲畜的习惯和经验,一直是我省畜牧业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右玉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了该县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蒙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将重点开发的重化工钢铁能源基地,又是环境比较脆弱的典型干旱农业区。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并找出了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利条件,同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杂粮在粮食产业目前得到了有效应用。其与他作物相比,小杂粮的生产效率较高,且对我国群众的身体具有明显的保健效果,因此备受我国居民的青睐。目前,小杂粮的市场需求量极大,因此在农业种植当中,必须对小杂粮进行有效种植。在山西省朔州市北部的右玉县、平鲁区,其气候、地理位置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无霜期短,因此对小杂粮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要想保证小杂粮在高寒地区有效发展,就必须根据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平鲁区的地理、气候情况开展针对性分析,对小杂粮的经济作用以及社会效应展开有效讨论,分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据清代末年《右玉县地理》记载:这里“遍地游沙,随风旋转,稼穑不能,畜牧不便,是不毛之地也。”解放初,全县仅有残林8000亩,覆被率为0.3%,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十分严重,农业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5个重大问题:一是大力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三是坡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四是发展小城镇建设;五是发展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比较表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一体化的内涵、组织形式及作用,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有显著的差别.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发展经验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黄土高原名优杏、草药旱作模式示范实验区"的示范基础上,通过对旱作循环农业模式的调研、总结后,从旱作立体种植和清洁生产的角度,探讨黄土高原冷寒地区旱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宜同类地区的旱作立体农业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以及相应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法国发展理性农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理性农业的基本内容和管理体制.法国的理性农业给人以启示,对于我们提高对农业的理性认识,使农业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农业制度管理体制和机制规范有效,和谐发展理性农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农业家庭经营面临困境的现实考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共识,并在政策形式上明确下来,这无疑对解决农业现实困难和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但是,政策具有宏观调控的现实性和策略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变性,因此,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命题,仅仅停留于农业发展决策的政策水平上是远为不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植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进步的决定,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相辅相成,为此,有必要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作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业创名牌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农业创名牌的探讨陈良珠一、农业创名牌的客观依据名牌应从本质上加以认识。许多人把名牌理解为某种产品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商品标记,或理解为高质量的代名词,这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然而对于名牌的理解还应把它放到历史发展中去认识。名牌...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功能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驱动机构,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 (主要指黄土高原 )是中华民族农业的发祥地 ,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分析两千多年来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消长兴替的过程 ,以及它们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可以得出一条重要的历史教训 :在黄土高原上进行过度的农垦和单一的粮食生产 ,必然要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生态灾难 ,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该区人民生存的基底 ,而且也是东部农区的生态屏障。因此 ,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不仅是该区域的内部问题 ,而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与黄河的安危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开发半干旱区…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都市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发展都市型农业,是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定位。努力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是摆在我们郊区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荣任务。这里,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上海都市农业的兴起 从国际上看,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早在50年代,美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楔形农田上发展园艺、绿地、果林业的设想,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的内涵决定了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特色优势,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具有一定自然生态景观、社会景观和环保教育区域所开展的观光、参与、研究等活动,并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综合其开发现状与前景,提出黄土高原的七大分区策略,并对每一个分区的开发主题进行了定位。分别是:太行风光生态旅游区、黄土风情生态旅游区、汾渭谷地文物古迹生态旅游区、草原风沙景观生态旅游区、宁夏回族生态旅游区、兰州综合生态旅游区、青东高原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河南省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智慧化,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对河南省发展智慧农业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对策,以期对河南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