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地区在200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做了许多变动,其中起诉审查制的引进是重要进步.起诉审查制即庭前审查程序的本质意图在于对公诉权的限制,审查案件是否达到起诉标准和要求,进而起到过滤案件、提高效率、保护被告人权利的作用.本文分析台湾和大陆地区此制度的设计及其优缺点,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探讨庭前审查制的理想模式及与其有关的...  相似文献   

2.
公诉机关撤诉目前并没有得到刑事诉讼法的确认,只是散落于司法解释中,在实践中也产生了公诉机关滥用公诉权、法院配合检察院,司法审查流于形式、当事人权利无从救济的局面.纵观英美法系,检察官的撒诉几乎不受到限制,大陆法系对撤诉规定较为严格,需要法官的审查,并且限定在某些案件中.我国应从撤诉的时间、理由、效果等方面完善撤诉制度,避免法律真空,在诉讼效率和追求正义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3.
华方君 《活力》2011,(11):27-27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检察工作的检察官。在对举报人所处境地非常同情、对当事检察院所处尴尬局面非常无奈的同时.仔细思索何种原因使这当事双方都处在这尴尬的局面之中,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家法律对举报人和证人的保密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我国举报人和证人权利的法律缺陷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证人权利的保护。虽然没有专门的证人保护法,但也在相关法律中对此作了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肋、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  相似文献   

4.
吴金山 《活力》2009,(9):75-7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其职权,对公安机关或者自侦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存在法定情形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的不将行为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5.
原辽宁省瓦房店市土城乡北营村村委会主任许成岱,受涉嫌职务侵占的原村会计王庆枝家人委托,找人为王庆枝做伪证,结果被检察院、公安局联手侦查后抓住“尾巴”。2001年4月9日,许成岱被依法批准逮捕。王庆枝在1995年至1999年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制造假收据、少入账多支出或直接占有等手段,作案7起,将96674.97元集体财产占为己有。2000年6月7日,王庆枝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15日被逮捕。2001年1月19日,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定于2001年3月8日开庭审理。针对证人梁某两次证据的变化,检察院十分重视,随即派出主诉检…  相似文献   

6.
震惊全国的贪污1191万元的胡启能,从1999年底案发到一审、二审及至复核近4年时间,百般狡辩,拒不认罪,但是最终被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执行死刑。“零口供”的背后必然有大量的人证、物证、书证。重庆市审计局与当地检察院共同调查,历时4年,蹲点审计几个月,奔走沿海18个城市,先后4次向市纪委移送了重要取证资料,先后7次向市检察院一分院移送了大量审计报告及胡倒卖配额指标等财务证据,为侦破此案件,为法院判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劲松  洪爱善 《活力》2010,(14):81-81
一、“角色”的转变凸显了适时介入侦查的重要性 自侦案件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并不意味着本院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职能的削弱.而是通过“先横后纵”的程序.即自侦部门报请逮捕的案件要先由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后再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逮捕。  相似文献   

8.
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企业登记审查为形式审查,要求申请材料数量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即“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审查。”材料齐全比较好掌握,“符合法定形式”应当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劳动者因伤亡引发的工伤认定申请量迅速增加。以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为例,在该院受理行政案件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对工伤认定提起诉讼的案件却呈上升趋势,4年来,占受案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22%、7.84%、28.74%、35.29%。该类案件审理涉及诸多法律关系,不仅涉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行政机关的职责。而且还涉及公民、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人身权。本文结合审判实践,剖析了工伤认定的行政程序和法院对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郝虎林 《活力》2010,(14):69-70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涉及行刑方式变更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该制度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刑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田成民  杨光 《活力》2012,(10):56-56
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因为逮捕剥夺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必须十分谨慎,但我国目前逮捕率居高不下,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建立逮捕的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显得十分迫切,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逮捕必要性审查的涵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相似文献   

12.
吴金山 《活力》2010,(11):36-36,38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其职权,对公安机关或者自侦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存在法定情形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的不将行为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13.
“听证原则”是驳回时需要严格把握的原则,在驳回时应该将应予驳回情形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通知申请人,并给申请人至少一次陈述意见和/或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但在审查实践中,存在一些判断难点。本文旨在针对“简单叠加”等特殊情形,就如何兼顾“听证原则”和“程序节约原则”进行讨论,拓宽审查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岐岭 《活力》2010,(8):197-197,199
职务犯罪初查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专门职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里所指的审查,即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初查。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中国证监会目前发布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修订草案,新增”行政许可中止审查制度”,明确规定券商因违法违规正被调查或被责令整改者,证监会将暂不受理其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申请。中证监有关负责人就最新修订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草案)》对媒体表示,在行政许可项目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  相似文献   

16.
徐永进 《活力》2005,(4):202-202
某官员因受贿被检察院收审,此前他的违法违纪事实已由纪检部门查实。检察院在对其收审时,有位新闻记者拍了一张照片,并加了简短的说明,然后发表在报纸上。某官员看到报纸后,十分愤怒,认为该记者和报社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和肖像权,于是把二者一同告上法院,要求该记者和报社公开道歉,并赔偿其名誉损失。法院适用公共利益维护原则,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一项发明专利的取得需要经过受理、初审、公开、实质审查及授权等一系列程序,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发明专利权。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过程不同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申请审批过程,发明专利申请首先需要经初审合格后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公开,也可以请求提前公开其专利申请,公开后经实质审查程序才能对符合专利性要求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发明专利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商标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商标注册申请量连年大幅增长,同日申请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商标注册同日申请的实质审查涉及时效的确认、商标使用证据真实可靠的辨别、证据充分有效的确定等.对其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要求也更为严密。商标注册同日申请的审查应依据法定程序及标准,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明辨真伪.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陈国志 《活力》2010,(18):63-64
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手段。然而,令人非常担忧的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很少出庭作证,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笔者了解,1998年以来,在某基层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存在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达80%.然而真正出庭作证的却只有搋,即便是有极少数出庭的证人,也是经过办案人员或者律师的再三说服才勉强到庭的.使得多数案件形成了法官对控诉方卷宗笔录的书面或口头审查.庭审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制约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宝东 《活力》2005,(11):145-145
一、在我国,抽象性行政行为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 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对于因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而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一规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引起了很多争论。从国外的立法现状看,在英国,无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还是抽象行为,只要超越法定权限,法院都可以行使审查权;美国从三权分立的根本原则出发,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在司法审查范围之内,而且把法院对立法是否违宪的审查原则和制度运用到了对行政或执行机关的立法审查活动中;法国的行政诉讼范围由判例而不是成文法来确定。根据有关判例,未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法国的最高法院对撤销总统和部长会议命令的诉讼,以及对撤销部门制定的行政条例的诉讼享有初审管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