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弓 《市场周刊》2011,(5):118-123
据说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司仪谷德昭、郑丹瑞在台上讲了一个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电影公司老板的笑话。内地电影公司老板问:“这电影可以卖两个亿吗?”“可以。”“可以让我女朋友做女主角吗?”“可以。”“可以让我的另一个女朋友也做女主角吗?”“可以。”台下的香港影人闻听哄堂大笑。不知道央视电影频道在转播的时候删除了这一段没有.这就是内地老板们留给人家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贸易》2010,(12):20-24
近日,一条“约6500亿港元热钱囤积香港虎视内地市场”的新闻,使“热钱”炸开了锅,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内地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与热钱扰乱市场有直接关系。但热钱规模有多大?这些钱又如何进入内地市场?天量热钱深藏何处?对中国企业有何危害?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吴景伟 《浙商》2010,(17):109-109
随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整个区域在经贸往来方面蕴含肴巨大的发展潜力。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企业对跨两岸和三地有怎样的贸易需求?贸易的重要支柱之一——银行的企业工商金融服务的现状是否能支撑起两岸三地的贸易往来?这是许多业界人士一直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CEPA觅商机     
《中国海关》2013,(10):62-63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内地单方给惠的优惠贸易安排。对港澳地区的零关税待遇您充分利用了吗?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3年10月17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诞生之后.很多学者围绕其主要内容和政策效应做了大量论述和分析.那么CEPA中有关服务业开放都做了哪些规定.这些条款会给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目前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发展现状及CEPA中服务业的具体规定.对这些问题做一初步回答。  相似文献   

6.
6月10日,蒙牛香港上市;6月16日,腾讯香港上市;6月24日平安保险香港上市;6月28日李宁香港上市……一个又一个亿万富豪的“速生”把海外上市这把“火”烧得通亮!内地企业为什么那么热衷海外上市呢?哪些企业可以海外上市哪些企业又不可以呢?海外上市的路又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7.
热线     
《中国海关》2006,(3):59-59
我公司拟从香港(澳门)运往内地实施外发加工的列入《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商品目录》的纺织品,出口返回香港(澳门)时,请问是否需凭香港工业贸易署或澳门经济发展局签发的有关证明办理出口验放手续?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香港在内地的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香港在内地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内地对香港出口贸易总额、初级产品贸易额和工业品出口贸易额的增加,直接投资与内地从香港进口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内地对香港总出口的增加是引起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但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的增加并不是内地对香港出口贸易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溯婉 《大经贸》2003,(10):34-35
CEPA签署已经两个多月,目前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中出现了变化?粤港如何进一步推进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来看,CEPA的深远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0.
旭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公司,今年六月获得商务部特批的国际一级货代牌照,成为CEPA(更紧密贸易安排)下首批获内地一级货代牌照的公司之一。在内地,旭达的发展令物流业界瞩目。在国内物流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港资背景的旭达公司何以一枝独秀?公司的领航人对现代物流的理解又是怎样的?为此本刊专访了旭达公司董事长、香港航运物流协会第五届副主席苏永安先生。  相似文献   

11.
内地与香港CEPA协议的签署提振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深化了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在促进内地对香港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加快了内地走出去的步伐。WTO过渡期结束后CEPA的优越性有所下降,而对广东实施先行先试是CEPA机制的重大突破,对巩固和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积极意义。一、CEPA协议中两地金融安排的主要内容回顾CEPA涉及两地金融安排的内容主要是降低香港的金融机构进入内地的门槛,允许香港金融从业人员进入内地执业,以及支持和鼓励内地的金融业向香港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研究香港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的利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口贸易是香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香港在1990~2012年期间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利高达62186.32亿港元;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重大;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险产品持续升温,2010年至2014年,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单总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3%,2014年香港的新单保费有超过1/5是来自内地消费者的贡献。文章通过对香港保险收入构成和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单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产品设计、保障额度、产品费率、收益率、免责条款及理赔流程等方面和内地保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债券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整合是中国内地与香港开展金融合作的重要方面。文章认为中国内地与香港进行债券市场整合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助于促进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加快亚洲金融一体化步伐。但目前中国内地与香港在进行债券市场整合时会遇到一系列障碍性因素:香港人民币存量有限;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内地与香港两地的利差带来的投机套利活动会对内地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等。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整合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模式进行设计展望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推进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整合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万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心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油画《两个小孩》,艺术品交易迅速吸引大众眼球。中国藏家也屡次在国际市场为西洋艺术品一掷千金。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国际拍卖行进入内地,日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出现了长期波动不大的贸易顺差。当富豪们豪掷西洋艺术品的时候,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仍然缺少西方经典艺术作品,问题在哪?是时候解决了吗?  相似文献   

16.
汪艳 《消费导刊》2014,(5):16-18
自CEPA签订生效以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双方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考察了内地对香港的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内地-香港的CEPA补充协议中有关运输服务贸易的开放承诺,全面评价内地对香港运输贸易开放状况和促进开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上世纪末期内地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以其较为成熟的法治体系及开放的金融市场优势,在对外资的吸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将总部设在香港并将投资的方向转向内地大陆。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合作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中国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内地与香港未来金融合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1998—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内地 OFDI 对香港的进出口贸易、GDP、人均收入和就业人口等经济发展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对香港 OFDI 对香港经济起到了很强的拉动作用,内地 OFDI 的增长对香港各经济指标的拉动作用各异。内地对香港的直接投资扩大了驻港中资企业的规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增加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渠道,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但对香港的就业水平增加的速度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9.
<正>香港商铺租金的不断上升,促使不少香港零售商选择转战内地市场。2010年第一季度,香港商铺租金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纽约和悉尼,每月平均租近630港元。同时,CEPA中有关商业零售服务的条款给了香港零售业极大的鼓舞。主要包括:允许香港投资者以独资形式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降低香港投资者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的准入条件;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设立零售企业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地级市,在广东省扩大到县级市。  相似文献   

20.
内地与香港贸易,在中国对外 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占整个出口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1993年,包括转口贸易在内,对香港出口占整个出口的40.03%;内地从香港的进口占全部进口的26%。1994年,不包括转口贸易,内地对港贸易占进出口总量的17.7%(其中,对港出口占全部出口的26.7%,从港进口占全部进口的8.17%)。影响内地与香港贸易持续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国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香港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独特的地理位置,香港与内地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内地、香港、以及与内地和香港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GDP的增长,汇率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