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明确区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对于合理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服务事业,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物资分配? 在谈什么是物资分配之前,有必要先谈一下关于分配的几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学中对分配这个概念通常在四个地方使用。第一种分配概念是指社会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种人群中(各阶级)的分配。亦即财产的归属关系。这种分配体现为所有制形式,并成为生产的前提而决定着生产。奴隶社会全部生产资料属于奴隶主,奴隶只是作为生产工具而被使用着,构成奴隶社会生产。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构成共产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 在考察国民经济总体运动,分析经济比例关系的时候,没有什么经济指标比国民收入能够更全面更概括地说明问题了。不论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情况,研究生产和建设、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也不论分析财政、信贷平衡,分析市场供求平衡问题等等,如果不通过分析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进行综合研究,是不容易从错综复  相似文献   

4.
<正>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将一些能源消耗大、原材料利用差的工厂的生产任务减少,或者停办转产,而让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工厂发挥最大生产效能,结果不但缓和了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紧张,而且保证了总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利润,收到了极为明显的效果。这个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有限的能源或原材料进行择优分配的结果。所谓生产任务的调整,实际是通过对能源、材料以及资金、人力、土地等的分配方案的改变来实现的。经济学中的大量问题都可从分配的角度来作出定量的研究。分配方案的优化改进,可以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许多技术问题也可从分配的角度来研究。因此择优分配就成为一个最优化方法的原理或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配论     
王珏 《经济师》1993,(5):13-15
<正>人类社会的两大活动是生产活动和分配活动,而分配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 分配分为狭义的分配和广义的分配。狭义的分配指产品分配;广义的分配则包括权力分配、工作分配、荣誉分配、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分配等等。换句话说,狭义的分配仅指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分配,广义的分配则包括了生产权利和生产过程中一切方面的分配,包括了财产和权力的社会再分配。 分配就是享受。人类的享受分为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种。权力、地位、工作、荣誉类的分配属于精神享受。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的享受和追求主要的不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以权力、工作、荣誉分配重于物质分配。有才能的人追求的不  相似文献   

6.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及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便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四个方面。下面就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固定资产原值对折旧的影响;二是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折旧以及纳税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进行高生产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这种生产可导致失业,因为生产已超过了市场需求。为此,有针对生产结果而提出了高消费的主张,但是生产--消费就本质而言是分配体制所产生的问题;这是社会内部矛盾,如果考虑到社会或人类与自然关系,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相似文献   

8.
<正> 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搞清楚这个范畴的具体内容,对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生产关系的内容作些探讨,并就若干问题,与孙冶方同志商榷。应从社会生产总过程来把握生产关系的内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告诉我们,社会生产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这四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生产关系的内容,是体现于上述这四个环节之中的。生产关系按其所包括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一个历时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这个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显得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性变迁过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社会早期,受生存选择实行的是绝对平均的分配机制;随着生产力发展,当生产有了剩余后,收入分配转变为考虑人们之间的差别的不平等分配;进一步到现代社会,生产的高度发达越来越突显出需求的作用,因此,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的分配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财政、信贷、物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工作水平,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顺利实现,对财政、信贷、物资平衡问题进行探讨,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在这里,仅就这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大家知道,货币资金运动是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开始的,并受后者所制约。但是,货币资金运动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产品仍然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货币资金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同社会产品在使用价  相似文献   

1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从社会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分配是一种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产品的分配。就产品的分配而言,视其范围,又可以分为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是从个人收入的角度来研究产品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财政和物资的平衡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还需要利用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所以社会产品从生产、分配到消费,不仅要有实物形态的计算,同时还要有货币(价值)形态的计算。在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到消费的全部运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货币(价值)的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定量的物资总是表现为一定数目的货币。同样,一定数目的货币(价值)也总是代表着一定量的物资。  相似文献   

13.
<正>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生产价格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已开始讨论。当时肯定生产价格论者所提出的主要论据是:资金占用多的部门,有机构成高;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劳动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剩余产品率应该高,对国家贡献应该大。这样,就要求剩余产品的价值的再分配与各部门的资金成比例,从而提出了平均资金盈利率和生产价格这一范畴。我自己也有过这种看法。现在看来,这个论证基本方向是对的,但并不符合严格的科学原则。下面仅就生产价格存在依据进行一番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是全国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学习和工作中的粗浅体会,从省的角度,对一个地区的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为论述上的方便,全文分成以下五个问题:(一)在地区经济工作中,研究本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综合平衡问题的实践意义;(二)地区综合平衡的主要特点;(三)地区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量的各项因素;(四)地区社会货币资金和收入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基金最终使用额的各项因素;(五)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关系。 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有不少同志提出研究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新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经闸述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理论。任何社会的分配,都是一定社会生产的产物。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只能是这一社会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按劳分配与发达的社会主义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并非任何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都能够立即把按劳分配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問題,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問題之一。研究这个問題,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认识生产关系的性质,正确划分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安排二者的比例关系,研究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等等。本文打算就这个問題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并与何鍊成同志商榷。不妥当的地方,請同志們指正。生产劳动,是和生产过程分不开的,因此,它同生产过程一样,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考察。正如馬克思  相似文献   

17.
(三)《商标法》及其主要内容 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出现,商标使用大量增加,假冒商标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商标假冒,就要求有一个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使用商标的行为规则,这个行为规则就是《商标法》。《商标法》是一部属于经济范畴的重要经济法规,是商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国家制定《商标法》,就是为了促使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维护商标信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8.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为什么要实行计划分配?先解释我使用的分配这个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分配和交换,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分配是以国家为出发点,向各企业分配生产资料;交换则是以企业为出发点,相互交换它们的生产品。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这种交换是以国家计划为依据的,是计划分配下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换是计划分配的继续,是执行计划的一个过程。下面,为了简括起见,我在叙述中把分配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来使用,也就是把交换也包括在里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收入再分配规模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贫困人群的数量增加,收入再分配问题被广泛关注,加强收入再分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收入再分配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GDP的生产、分配、支出三大结构都存着严重的失衡问题。在生产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在分配结构方面,劳动报酬份额偏低而资本收入份额偏高;在支出结构方面,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和净出口率偏高。生产结构决定分配结构,分配结构决定支出结构,支出结构又决定生产结构,三大结构互相决定,"三位一体"。三大结构的共同决定形成了宏观经济结构的一般均衡状态。生产、分配、支出任一结构的变化都会改变宏观经济结构的一般均衡状态。本文在分析生产、分配、支出结构相互决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宏观经济结构一般均衡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