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一国资本帐户开放的理论研究都表明,在理想的状况下容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将给所有的国家带来福利的增加,所以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都相信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应当向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银行问题的银行危机又开始大量出现,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问题似乎更为严重。这就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是带着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来迎接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挑战的,那么,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未能足够完善时就开放其资本帐户,任由国际资本(特别是流动性非常强的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2.
资本帐户开放,又称资本项目开放或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国内金融资产与国外金融资产以市场决定的汇率自由进行转换的制度模式,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现本币在资本帐户下的自由兑换,二是取消外国资本进入本国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限制,国内外资本自由流动。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是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银行危机及其产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开放早期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运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1976~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对宏观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突然停止或银行危机都不必然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如果银行部门不发生系统性的危机,突然停止对产出没有显著影响;给定国际资本流动不出现大幅的逆转,银行危机对产出的影响也不显著;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的叠加则对产出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经济增长率显著下滑。研究结论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构建一个稳固的银行体系对于一国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理论基础来看,国际资本的流入与流出所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以及毒艮行挤兑现象是毒艮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体现。由此,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通过直接冲击、间接冲击和继发性冲击等途径来引发银行挤兑或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影响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通过构建BSS3指数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在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应积极筹建存款保险机构、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完善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以及加强银行业监管,以维持开放经济下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5.
观点     
樊纲:资本市场开放之路仍漫长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仍有一个漫长的道路要走,因为资本市场的开放,涉及到资本帐户开放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要求资本市场具有很高的防范风险能力。发改委:短期内贸易顺差不太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间流动的资本可分为银行的信贷资金和证券资本,而最符合“蒙代尔三角关系”推理逻辑的“资本”只有银行资金,证券资本流动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对1980-2004年间日本证券资本国际流动的实证分析表明:由于证券资本二级市场收益率变动和货币利率变动可能不同步、不同向,证券资本国际流动通常削弱基于银行信贷资金流动导致的“蒙代尔三角关系”。这为“蒙代尔三角关系”的不完全成立提供了新的解释思路,这也说明,培育和开放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有利于在维护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同时,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来,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给各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对我国而言,实施金融开放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和长期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为了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冲击,保持本国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引导国际资本发挥经济增长作用,研究如何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就金融开放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体运用审慎措施管理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中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加转轨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容易受到外部金融市场的影响。伴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面对国际游资的冲击,会形成较大的系统风险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的稳定。因此,正确认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中所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如何借鉴其它新兴市场开放的经验模式,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资本流动怪圈”折射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新趋势。“怪圈”背后是以东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固有的金融资源利用率偏低现象。只有破解多重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才能在国际资本流动大循环体系中提高我国的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斌 《中国外汇》2006,(7):33-34
当今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当中,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已经成为合理配置一国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福利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中国虽然受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不完善,尤其是金融市场发育较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效仿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那样较彻底地开放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但是,在风险基本可控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在当前的资本管制框架内有所突破,是未来中长期资本项目管制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