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定义问题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改变着货币定义,使货币定义呈现出模糊性特征.通过梳理货币定叉的演化,分析实行传统货币政策前提条件的存在问题,从而准确地把握实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哪一衡量标准来看,我们单一货币区政策离帕累托最优标准都还存在着差距.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仍主要以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和区域金融运行越来越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的现状,有必要针对区域性差异实施区域化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引导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货币定义问题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改变着货币定义,使货币定义呈现出模糊性特征。通过梳理货币定义的演化,分析实行传统货币政策前提条件的存在问题,从而准确地把握实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孙涛 《西部金融》2004,(7):29-31
金融创新实质是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过程以及所引进的新事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需求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政策时应适应金融创新所做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关于货币产出观,西方理论界一直都存在争论.古典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实际经济周期学派等认为货币与真实经济无关,魏克塞尔、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等认为货币变动对产出有重要影响.这些争论无形之中给予我们以启示.由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应增强货币政策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加快经济金融等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规范微观主体行为,注重结构调整并与供给管理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效率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货币资源存在较大比例闲置,表现为货币化比率偏高而金融化比率偏低.原因在于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致使货币资源未能有效转为金融资产.深层次问题是我国金融创新不足,实物经济效率受到限制.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货币化、低金融化矛盾基础上,揭示了我国金融抑制的存在,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金融领域、实业领域来优化金融发展的方向,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哪一衡量标准来看,我们单一货币区政策离帕累托最优标准都还存在着差距。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仍主要以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和区域金融运行越来越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的现状,有必要针对区域性差异实施区域化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引导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认为,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会通过"负债-通货紧缩"、"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引发银行危机乃至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是造成"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的外部原因;银行缺乏监督、银行与借款者信息不对称等是造成"资产价格-债务危机周期"的内部原因.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没有矛盾,或从长期看二者是相互加强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弹性通货膨胀目标"把二者统一起来;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相冲突的,货币稳定与金融不稳定可能同时存在,币值稳定可能诱发金融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金融是处于我国金融体制监管之外的金融机构.随着其发展规模的日益壮大,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已不容忽视.通过对非正规金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的梳理,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分析非正规金融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日益加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被逐渐削弱;同时,非正规金融对货币供应量有正向作用,短期冲击较大且影响持续时间长.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不仅影响了传统金融业务,也助推了金融体系的变革,对我国宏观调控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比较了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的作用效果。发现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均具有明显时变效应,整体上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同参考目标上量价调控效果存在差异,在产出水平方面,数字金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降低了数量调控的传导效率。而利率对数字金融冲击的响应以及产出对利率冲击的响应均呈现较大波动性,增加了价格调控的不稳定性;在物价水平方面,相对于价格调控,数量调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更加稳定;从贡献度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具有持续增强的影响效果。文章研究结果对优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逐步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渠道的传导对社会经济起着主导作用.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为主线,全景介绍各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体系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体系建设的影响,认识到金融创新就是增加了经济主体资产组合中新的可选资产,进而引申更多更复杂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质.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要有动态时空观.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影响到货币的供和需,进而会对传统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剖析了第三方支付工具交易量对我国货币市场的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统计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金融统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稀缺性的社会资源,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整个经济统计信息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服务的主要依据.因此,世界各国对中央银行金融统计信息普遍高度重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业务种类逐步拓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更加紧密,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步伐加快,以及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金融统计工作应由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统计向包括数据采集、报表编制、信息披露、统计分析、金融预警和预测等在内的"大统计"方向发展,这将是今后我国金融统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总量控制方面,货币政策传导的可控性程度低.在当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改革时期,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制约,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尽管中央银行能控制和调节基础货币量,但却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金融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成为金融领域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金融压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迅猛发展的民间金融会使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监测数据失实,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了弱化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要发展正规金融,压缩民间金融发展空间,在民间金融尚且存在的短期内加强对其的监管,引导其向正规金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很难适应作为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的手段.国外利率规则的实行已经近30年,而我国仍然实行货币供应量调控方式,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引导.因此,应该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尽早采用合适的利率规则,降低经济的波动性,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作为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票据市场有了较快发展,在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货币管理方式、货币政策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传导作用的需要还不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个发达的票据市场来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个新角度的再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大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认定,存在难以解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央银行自身和货币职能履行的本质要求来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能是稳定币值.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与股市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货币政策和股市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货币供应量、利率、消费、投资等方面与股价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咄发,通过考察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股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在股市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应关注股市,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