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倪楠 《乡镇经济》2002,(11):22-23
系统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资源的特点、数量及质量变化规律与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保护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亨明  尹小贝  傅之琦 《改革》2023,(12):128-13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提升粮食产能以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我国耕地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耕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耕地“非粮化”现象普遍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树立新型耕地保护观、强化耕地科技支撑、提升耕地抗灾能力、提高耕地种粮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耕地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将承栽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耕地面临:耕地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环境污染加剧、质量不断下降:耕地保护体制不顺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全员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态势;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理顺耕地质量管理体制:加大耕地保护执法检查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农地资产流失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业资产流失问题的再认识农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土地总体质量欠佳,有效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国家而言,耕地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合理利用和保护每一寸耕地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然而,大量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球除了受金融危机蔓延影响之外,还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危机.土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的耕地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文章在分析我国现有耕地资源的基础上、耕地流失的原因及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的措施,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一、保护耕地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耕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要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是基础,耕地资源则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实际上只有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显示,我市1996年未耕地总面积3055991.3公…  相似文献   

7.
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人口多少有直接关系,不仅要从数量多少理解,更应从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食物的供需平衡。为人类提供食物的最基本生产资料——耕地资源的总量动态平衡,对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从经济上讲,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促进和保障。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整…  相似文献   

8.
何丽 《中国经贸》2023,(20):45-47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耕地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并伴随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保护耕地成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前提。分析我国国情,如果农业经济不能一直持续发展,就不能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粮食需求,且将动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当前耕地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实现耕地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以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耕地资源虽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却很少;再加之耕地资源不仅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就紧张的耕地资源已面临着更大的被挤占压力。鉴此,现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现状而采取切实措施,来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便有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增团 《发展》2013,(10):25+29-25,29
一、提升耕地质量建设意义重大(一)提升耕地质量是确保甘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目前,甘肃耕地面积5254.51万亩(2011年底统计面积),是全国的2.99%,而粮食产量是全国水平的1.78%。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极不匹配。在未来15~20年,甘肃庞大人口基数和新增人口仍会使粮食消费维持较高的水平,加之饲料和工业用粮的增加,粮食需求将刚性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和交通建设不断推进,耕地将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以"直过区"的视角,分析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耕地状况: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亮 力主要处于中低产水平.同时分析了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据此,阐述了对"直过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大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明确划定‘直过区'的行政区域范围,做出‘直过区'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对"直过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整合财政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村整体推进计划:把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效益作为‘直过区'整村推进的首要目标和近期计划",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直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耕地资源利用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河北省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持续因素:耕地资源总面积的逐年下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而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低而且退化严重,耕地资源性能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另外两大障碍.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农业大省,但人均耕地少,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贫乏,这一现象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不利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和土地供求矛盾日趋尖锐,耕地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式才能保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本在分析浙江省富阳市的基础上,认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有效处理城镇化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有效处理种粮和开展多种经营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占用和弥补的关系,有效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耕地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农村耕地保护的政策现状,在坚持既有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大等基本国情,并以实例分析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此提出改善措施。力求创新耕地保护的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与产出潜力、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易县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耕地资源日趋紧张,将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剖析易县旱地、坡耕地面积大、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质量降低等问题,充分利用易县耕地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易县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省耕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科学地分析安徽省耕地保护前景,探寻合理的耕地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安徽省耕地资源现状,从粮食生产、非农建设占地两方面探讨安徽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前景,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耕地的供给变化进行预测,通过耕地供需形势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保护耕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强调要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保护金寨县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全县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保证实现全县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和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并统筹兼顾各行业用地,以促进全县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国家提出必须采取十分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要求以省为单位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常常会占用大量耕地。如何妥善处理好推进城市化进程与保护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十分紧迫的课题。现以绍兴市土地利用为例,对两者关系作些粗浅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耕地作为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然而,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了耕地的生产和使用价值,却忽视了耕地生态价值的存在。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耕地在环境改善方面对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并重点分析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结构和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规范耕地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过程来达到保护耕地及其生态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