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快速崛起的现代物流产业,传统粗放的物流模式对环境影响渐渐突显。绿色物流是在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情况下产生的。在循环经济主导下,绿色物流管理过程的关键一环——逆向物流开始引起企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概念描述,以循环经济作为理论依据,探讨了循环经济下逆向物流的战略发展意义;通过介绍发达国家逆向物流管理经验,分析了我国逆向物流运行的约束机制,根据约束机制分析,研究推动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绿色物流从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改进物流体系,形成资源循环、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文章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探讨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意义及绿色物流系统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在循环经济下绿色物流系统架构的模式,以及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项捷 《经济师》2007,(11):243-243,246
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产生的共同理论背景,指出绿色物流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而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就是循环经济;通过阐述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循环经济中既包含物流中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又涵盖了节能减排的内容;循环经济在生产源头就考虑节省资源,因而达到了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魏悦  李雷 《经济视角》2009,(6):49-50
上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兴起了“绿色浪潮”。以创造、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资源的占用.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利益。兼顾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力工具,也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进入21世纪.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物流行业应当把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首位.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物回收全过程的效率化与物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原因和必要性,并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的观点,同时指出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障碍,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低碳物流的发展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物流的内涵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发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物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低碳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包菊芳 《技术经济》2006,25(7):55-58,77
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随后论述了循环经济与物流的关系,最后重点阐述了循环经济模式下物流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首先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接着在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框架下,探讨了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分配的利润最大化原理和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物质等价交换原理。最后讨论了政府的行政、政策等职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逆向物流市场形成和有效运行的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物流系统和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活动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广泛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伴随着物流活动的发生,必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物流活动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出发,针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上,从观念、政府、企业、循环经济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分析了循环经济与物流的关系,阐述了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物流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绿色物流系统外部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性是绿色物流系统的重要特性,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对于加速绿色物流的发展、促进绿色物流系统社会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外部经济性的角度构建了对绿色物流系统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的理论模型,分别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生态环境效益、节约社会资源、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促进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说明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并为国家制订发展绿色物流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色物流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波峰 《经济管理》2007,(20):56-59
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剧,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阐述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物流与绿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二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物流子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总体为区域物流发展滞后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效应,二者的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衡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近年来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主要是受物流从业人数、邮政营业网点数、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加工转化率等短板因素影响。云南省应努力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完善旅游区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旅游区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新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时期,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的关系,认识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在观念方面、人力资源方面、物流的工作环境方面、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现状。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思想基础,绿色消费给发展绿色物流注入强大推动力,实行绿色消费是推广绿色物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更加注重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前者是以企业为本位的经营行为,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通过信息沟通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交换双方关系的长期化,强调个性和差异化;而后者更多的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行为主体不仅包括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还包括专业的物流企业和社会,通过实物交换提供时间和空间效用,强调共性和标准化。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绿色营销的实现需要绿色物流作为保障,绿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绿色生产、绿色渠道、绿色包装和绿色促销等都依赖绿色物流;二是绿色物流的实现也离不开绿色营销的支持,如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的绿色化等。企业要正确处理好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各方协同发展,实现经济行为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6.
杨树青 《经济与管理》2007,21(11):59-64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和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环境。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集群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区域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认识产业集群区绿色物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绿色物流,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一种关注资源减量,实现资源循环及再利用的生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要求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都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支持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此为基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中税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以末端废物回收再利用为起步,逐级反馈,进而对社会各个环节产生影响。文章建立的电子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废物资源化再利用为关键环节,设计回收、处置、再利用的逆向物流流程,实现废物资源化,物质循环流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采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必须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否则企业没有动力采用此模式。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绿色认证制度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政府制定特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20.
The logistics system is a complex ecosystem. Ecological logistics (EL) is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put in the top posi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research on logistics ecologization and realize ecological and analyzes their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