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在南方 《华商》2014,(10):46-47
“时间像个推子,一不小心就把头发畔儿向后推了半尺!”他刚大学毕业那年,回到老家,父亲摸着自己光秃秃的脑袋这样对他说。他脸上虽然笑着,心头却忽地一软:那一刻,他坚定了要把父母接到城里的打算,谈不上让他们享福,但至少在身边有个照应。60岁的父亲却再次坚定地说“不”,说以他的身体,再劳动个10年根本不成问题。父亲说:“与其去城里拿个木剑练太极,不如拿个锄头在乡下种地。”他想再劝,父亲来一句:“人挪活树挪死,我就是一棵树!”言下之意,去城里等于要命。  相似文献   

2.
夏宏 《商》2012,(21):25-27
如果说郑渊洁是一个品牌,郑亚旗就是这个品牌的运作者,只不过他们有那么一点关系——父子。父亲是艺术家,儿子是个商人。"父亲的品牌,在一代人心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不运作特可惜。"聊自己的创业初衷,郑亚旗说道,他的父亲郑渊洁的书尽管在这二十多年里,累计销售上亿册,但他认为,郑渊洁童话品牌的商业价值的开发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3.
<正>人生路上多磨难再多坎坷也乐观山东东营的冯祥伍曾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但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的突然离去而改变。他13岁那年,老实厚道的父亲是在帮人劝架时被人推到车轮下,当他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父亲离去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懂事的冯祥伍就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为了撑起家里的大梁,冯祥伍中专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冯祥伍就到一  相似文献   

4.
父亲卖瓜     
父亲六十岁了,他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的艰辛让他越发苍老。他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供我读大学。今年夏天骄阳似火,父亲在街边摆了个西瓜摊。他每次用板车从市郊的瓜农那里拖回一车瓜后,都会累得腰酸背痛。卖瓜的利润很低,为了能够及早把瓜卖出去,他一刻也不敢休息,很早就出摊了。一天,我们高中同学要在父亲瓜摊斜对面的一家餐厅聚会。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用于聚会的30元钱时,我觉得沉甸甸的。我独自坐在餐厅靠窗户的椅子上,心不在焉地听同学们高谈阔论,时不时地望着窗外。透过窗户,我看见父亲的瓜摊前冷冷清清,父亲在如火的烈日下,肩上搭着…  相似文献   

5.
阮籍、嵇康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在珍惜生命的同时展开对礼教的批判;对于人生都有悲剧意识,一方面看到人生的虚无背景,却又肯定人生。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形象则简直是嵇、阮狂诞自傲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的时候,被亲戚们拉拢着做些买卖,谁知父亲这一做就做上了瘾,五六年了从没间断过。父亲的生意不大,只是贩卖一些农家常用的东西,也没有门脸儿.远集便去,平时就在家里。虽然赚钱不多,父亲却忙得津津有味,很多人都熟悉他。父亲中等个头,一张报@的脸,人们还跟他开玩笑说是“用应过度”。其实父亲是有因病病,尤其是一到三天,农活一忙,痛得就更厉害T。我不忍看他东问西跑的,便骑古自行车带力那个沉甸甸的大包管他去赶集。这天,我早早地到了某场,紧挨着一位卖莱籽的大爷上了摊。十点多钟,是位…  相似文献   

7.
南方  马金辉 《商界》2007,(3):92-94
11年,富有的父亲身边情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敏感的儿子为了重新拉回父亲,也和父亲的情人们争了11年。到最后,彻底绝望的他竟然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唤回那早已失落的父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4,(7)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对于亲子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讨论,体现了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担任的角色的重要性,显示了当前父亲参与育儿的一种趋势。与此同时,对男性角色在家庭育儿过程中作用的重新认知,是当代社会文化对两性认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老的父亲     
不老的父亲朱传彬一九九七年五月八日,当我把父亲的身份证复印件连同营业申请登记表一并交给工商所长时,我才惊讶地发现,父亲的身份证出生年月一栏赫然写着: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世上果真有这等神奇的巧合?“怎么,都七十二岁了,还做生意?这可是办理登记以来遇到的...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13年第14期法律处罚的目的是让人们记住法律的威严,但是威严的背后是一定有温情,有为了每一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美好企盼。否则,任何处罚都是不道德、不公正、不人性的,因为它违反了法律制定的初衷。所有法律的形象都应当是"一张父亲的脸",这张脸严肃而慈祥,所有  相似文献   

11.
区倚  何梅 《致富天地》2012,(9):26-27
"要钱不是我起诉的主要目的,我是想让他知道他是我的父亲。"19岁的女大学生小王哭诉道。几年前,小王父母离异,为方便就学和生活,她一直与母亲共同生活。让小王伤心的是,自己考上大学后,父亲对自己的学费、  相似文献   

12.
人生路上多磨难 再多坎坷也乐观 山东东营的冯祥伍曾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但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的突然离去而改变。他13岁那年,老实厚道的父亲是在帮人劝架时被人推到车轮下,当他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父亲离去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懂事的冯祥伍就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这一角色在儿童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受传统观念、职业结构的生存压力和父亲自我角色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父亲教育的缺失会对儿童认知发展、正常的社会化和良好价值观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帮助父亲充分发挥角色的作用,并提出了其参与儿童教育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胶鞋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或象征,但在我父亲眼里,更是一种精神。父亲是一位退休工商干部,大家都尊敬地叫他赵老师,父亲曾在不通公路的高寒山区小学任教22年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宾川县工商局工作。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父亲是开拖拉机的,在工地上帮包工头运材料。一天,他上工地运槽钢,一个工人(与我父亲认识但不是装卸工)主动帮忙,站在拖拉机后面指挥我父亲倒车,我父亲倒了一段后,他喊再倒一点。他没有意识到后面已没有退路,我父亲也不知道,刚一倒车就把那个人撞倒在墙上。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处理说我父亲要负全责。我想,虽说我父亲的责任很大,但那个人不是装卸工,指挥倒车应该清楚自己所处位置的危险。请问,他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工地包工头是否应该负连带责任?读者陈丽晋陈丽晋同志:您好,鉴于您对该事件的陈述较简…  相似文献   

16.
<正>历经苦难不屈服有志小伙倾心手工老粗布冯祥伍1979年出生在山东潍坊,今年刚刚29岁的他经历了常人所无法经历的一切。13岁时,父亲离他而去。少年冯祥伍就到处拣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22岁那年,冯祥伍到一家村办化工企业打工,一次厂里发生了爆  相似文献   

17.
《名利场》是由英国著名小说叫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编写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至今广为流传。小说以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为线索,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勾勒了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同时作者展现了两个女主人公婚姻观和价值观,并将他们的形象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深八人心。  相似文献   

18.
他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豪家庭,父亲是拥有10亿元资产的国内纺织巨头。作为家族企业惟一的继承人,他毫无疑问地就是典型的被许多人既羡慕嫉妒恨又看不起的"富二代":娇生惯养,衣食无忧;入则豪宅,出则豪车;花天酒地,骄奢淫逸;为所欲为,犯上作乱——这些词儿是最常用于概括他们的。可惜,他却没有这些"福份"。18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突然给了他一张遗嘱,里面说了好多条,最主要的是说,从这天  相似文献   

19.
媒体提起茅忠群,经常用“俊朗的年轻人”来形容,这位34岁的上海交大硕士,正一天比一天引人注目。 1996年,刚满26岁的他和父亲一起创建了“方太”品牌的厨具,现在,方太公司的品牌评估价值已经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而茅忠群也提前通过了父亲茅理翔当初设定的对他的“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阶段,这个宁波的家族企业的经营权已经由他掌管。  相似文献   

20.
韩国战后小说在韩国的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对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浅析。第一部分讲述韩国小说的总体情况,韩国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韩国小说,其中韩国战后小说在韩国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部分是从韩国战后小说的概念、派别等来对韩国战后小说进行简单的说明。第三部分是分析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因为韩国战后小说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反映了韩国六二五战争时和战争后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情况,也真实的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苦的生活状态,然而女性人物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这部分把女性人物分成了正面女性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人物形象还是反面人物形象,在小说中都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评价,有的积极向上,有的自甘堕落,通过她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都可以反映出战争时期经济政治等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也重点对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