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鞠桂玲 《黑河学刊》2010,(4):131-131,134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泰来县文物管理所普查队共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3处,采集新石器时代标本500余件,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及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河分所、黑河市文物稽查支队组建文物调查队在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三站村发现一处遗址,遗址内散落有陶片、瓷片、铜钱等大量遗物。现通过对发现遗址概况、地表采集文物标本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查证,推定该遗址为清代墨尔根至瑷珲驿站驿道库穆尔站站址所在。三站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清代驿传制度和黑河地区驿站驿道发展均有着突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栗红 《理论观察》2000,(3):127-128
1992年5月至6月间,我们在对嫩江左岸尼尔基水库水淹区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此后又进行了多次复查。此处遗址地表散布烧土和大量遗物,在遗址冲刷沟中,发现被水冲毁的灰坑,并采集了一些标本,征集到一件云纹铜牌饰。这对我们研究嫩江沿岸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现将两处遗址情况报告如下:江东遗址位于清和乡江东村新立屯以北2公里沙岗的东南坡上,地理位置在东经124°40′、北纬48°46′,西北距嫩江1.5公里,沙岗北600米为嫩江低河漫滩,原为次生林地,后开垦为耕地,现有一部分耕地废弃。遗址面积约48,000平方米。该遗址地表为黑…  相似文献   

4.
平洋东胜墓葬群遗址为青铜一早期铁器时代遗址。2004年考古人员对两处暴露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两处座葬墓,出土了大量文物。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泰来县乃至黑龙江省古文化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1930年梁思永先生调查和发掘了齐齐哈尔以南的昂昂溪五福遗址,出土一批包括压制石器在内的文物,因这是一处经过科学发掘且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由于这一考古学文化的确立,奠定了黑龙江省近代科学考古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揭开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都是在解放以后进行的,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和对重点遗址的清理发掘,在我省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6.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文物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凝结着民族情感,凝聚着国家共识,自然而然地生成一种深沉而磅礴的伟大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林口县文博工作为主线,分别阐述了林口县的博物馆建设、历史发展脉络,出土、遗迹等文物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记忆,得出文博事业与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三者关系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黑河地区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发现了许多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其中属于金代的为多。在发现的近百处金代遗存中,又以遗址居大宗,墓葬和古城很少,采集和征集到一批金代文物。这些考古发现,为认识和研究金代黑河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和行政管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本文着重介绍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金代遗址,古城址和墓葬另文报导。  相似文献   

8.
王怡 《理论观察》2005,(3):178-178
1993年,我们在对嫩江左岸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地(东房子墓地),并采集了一些文物标本。这对我们研究嫩江沿岸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传承。黑河市通过历次文物调查,共记录包含有古生物化石地点、各时代遗址遗迹、近现代史迹及建筑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349处,年代跨度自古生代直至建国初期。现在整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黑河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为更好的保护开发文化遗产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日常宁波     
<正>宁波市两考古项目入选"2018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1月6日,浙江省考古学会公布"2018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共评出10项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宁波奉化鄞县故城调查、勘探与试掘""宁波余姚巍星路窖藏发掘"两项目名列其中。近年来,宁波市共组织实施配合工程建设抢救性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项目250余项,抢救保护了鱼山遗址、乌龟山遗址等重要地下文化遗存数十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数万件。  相似文献   

11.
甘成福 《发展》2011,(3):5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平凉如何依托地域优势,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较,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一、平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尚未形成具有平凉元素的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全市有馆藏文物33268件,其中一级文物199件,居甘肃第二。西周青铜器、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和大云寺佛舍利金银棺等被誉为"中华之最"。有古遗址1193处,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145处,古窑址1处,古城址35处。有古墓葬313处,其中商周墓葬(群)23处,秦汉墓葬(群)138处,  相似文献   

12.
正巍巍太行,红色武乡。翻开山西省武乡县的"红色版图",一处处革命遗址和一座座纪念碑犹如红色火炬矗立在老区大地——43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026件(套)馆藏国家级革命文物……挖掘一座城市的红色底蕴从2010年起,武乡县成功举办了六届八路军文化研讨会,200多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多方面、多  相似文献   

13.
7月8日,洗砚池晋墓出土文物展在临沂市博物馆展出,出土的250多件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出古老而又神秘的姿态。特别是胡人骑狮青瓷烛台、胡人骑狮青铜灯、鸟形青铜熏炉等文物造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均出自近期发掘的两处晋墓,它们的出土,为研究临沂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乃至整个山东地区古代的葬俗葬制等提供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吴川会 《发展》2009,(10):29-30
静宁是我国史籍记载的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所在地。境内有秦汉时期的古成纪遗址、靳寺汉墓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及古长城等文化遗存140多处,各种文物珍品2000余件。有明代建筑群静宁文庙、清真寺,以及九龙山、珍珠林、仙人峡等自然景点。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南宋抗金名将刘琦等诞生在这里。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也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静宁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相对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丰顺县重视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和修建,累计近10年来全县得以修建的革命遗址已达15处。其中,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7处,抗日战争时期2处,解放战争时期4处,综合类型的2处。  相似文献   

16.
王一梅 《魅力中国》2013,(22):114-114
文物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我国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明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是文物遗址遭受破坏的高危险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大遗址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文章将以文物遗址保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关于文物遗址保护及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文物大省,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地上和地下历史文化遗存。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人类始祖文化等,都在国内独具优势。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又陆续发掘了大量珍贵的宝藏,如秦安大地湾遗址、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武威百塔寺遗址、高台骆驼城遗址等,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文物界和广大旅游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黑龙江中上游右岸,隔江同苏联毗邻。境内江河纵横,水阔鱼肥,草木丰盛,野兽出没,为古代居民的生活、劳动提供了良好场所。近年来,随着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古代文化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确认,是黑河地区考古工作较重要的收获。由于这些遗址是我省新石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又分布在较北的地理位置上,所以认识和研究黑河地区新石器遗址的文化面  相似文献   

19.
赵岩 《魅力中国》2013,(25):124-124
近现代文物是1840年以来反映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军事、外交等方面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典型实物和史献资料。近些年来,为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一些革命遗址、纪念地和一些近现代著名人物的故居、基地等处。也建立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许多省、市的博物馆也相继增加了近现代的陈列展览。如何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近现代文物,充分发挥其特殊价值和作用,成为文博保管工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08,(4):F0004-F0004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田螺山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对于推进河姆渡文化考古研究的整体局面提供了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