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窗·趣事     
《发展》2013,(9):67-67
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一张慢车票,有一天她去坐车,她把那一张慢车票给了司机,司机说:“老婆婆,对不起。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我这一台车是快车,要快车票才能坐,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请你去坐慢车。”老婆婆说:“那你开慢一点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部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你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相似文献   

3.
电话订票开通,火了黄牛,冷了代售点"预订车票一次最多不超过9张,订票次数不限,那您说,现在的车票还能在谁手里?"连续几天跑了几家售票点仍然买不上票的董先生终于把火车票代售点的工作人员问烦了,不过工作人员还是告诉他,"去火车站吧,当然售票窗口不一定有,可以在地铁边转转,多加点钱,肯定能买到。要不您电话订,  相似文献   

4.
“预订车票一次最多不超过9张,订票次数不限,那您说,现在的车票还能在谁手里?”连续几天跑了几家售票点仍然买不上票的董先生终于把火车票代售点的工作人员问烦了,不过工作人员还是告诉他,“去火车站吧,当然售票窗口不一定有,可以在地铁边转转,多加点钱,肯定能买到。要不您电话订,不过订到的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5.
旅游的理由     
先说一个故事,我跟女友发生了小摩擦,她死活要出去旅游且一个人走,头一天她买好了车票,目的地是成都和九寨沟。她在屋子里翻着“旅游指南”之类的书,死活不理我。从她屋子里出来的时候我对她母亲说:“我把火车票拿去退了,不能让她一个人出去。”我说我不放心。她母亲人惊失色:“那她明天起来找车票,找不到那还得了?”我说这件事您不用管。女友喜欢旅游是真的,但她要作孤身之旅游这明显是在赌气了。必须防着点。我想,一生好人名山游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得多。在旅游这方  相似文献   

6.
新版的100元钱和20元钱有点相像,不小心就会弄错,我和父亲就弄错过一回。 那次我和父亲去买衣服,那件衣服要70元,我们给了店主4张20元的钱,店主补回一张10元的。到菜市场买菜时我们才发现,刚才给店主的4张钱不是20元的,而是100元的,这样我们就多给了店主320元。 我催父亲:"快回去叫店主还钱。"父亲说:"她不会给的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不给?也许  相似文献   

7.
感悟篇     
<正>这份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用地位去权衡的,这是一份宝贵而纯洁的精神财富。有时我们难免会有情绪、有抱怨,但是,如果用心去体会,可以发现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幸福的瞬间。有一天,你发现坐第一排的小个子长高了,真值得为他开心;有一天,沉默寡言的她对你打开了心结,变得爱说爱笑了,霎时间你的心房也洒满了阳光;有一天,那个总是偷懒的孩子终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向上了,这事肯定会让你乐上好一阵子;还有,你带着孩子们没日没夜排练的节目终于登上了舞台,台下的你眼睛渐渐湿润了……这不正是教师的幸福吗?它那么平凡,却又那么动人。教师啊,我们的幸福从来都围绕在我们身边,来自于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5,(3):14
寻找一颗星:到了"香烟啤酒方便面,辣条饮料火腿肠"的春运季,在挤上火车享受列车员"腿收一下"的温暖关怀前,车票到手了吗?春运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迁徙,这点谁都不否认。lady俏俏z:票都没有了,提前一周放假。这是让我们提前回家呢,还是让我们提前回家!明明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却像一个悲伤的事故一样……六眼飞鱼:没抢过票不足以话人生,回个家有多难啊!磊子Adrian:大家还在为春运抢票而发愁吗?虽然我不能替大家分忧解难,但是我有票坐火车啊!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相似文献   

9.
正春运期间",黄牛"让人又恨又爱。有人咬牙切齿地痛斥黄牛囤积居奇,加剧"买票难"现象;有人暗自庆幸,幸亏有黄牛,即便多掏了钱,毕竟还能买上一张回家的票。与此类似的还有另一种黄牛——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近年来,国家多次对这两类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黄牛"进行严厉打击,但一直不能杜绝。"黄牛"为什么屡禁不止?"票贩子"存在的根源:车票供不应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我国《治安管  相似文献   

10.
人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从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慎察,这种非理性因素会使理财能力高超的人士也犯下代价不菲的错误。通过对那些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心理误区的剖析,我们又可学会避免这些错误。下面就是七种最常见的经济行为陷阱:误区一:过分担心损失。如果有人给你一张免费的足球票,而那天晚上一场暴风雪使驾车前去体育馆很危险,这时你去还是不去?假如换一种情形:同样的足球票,同样的暴风雪,但票是自己花100元买的,这时你去还是不去?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的  相似文献   

11.
田亮蔫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曾在省体校打乒乓球,每月四块二毛钱的月票由体校报销,一次教练让我们多捡些电车票说要给我们多报点儿。为捡面值五分一张的电车票,我与自行车相撞,腕部至今留有一道伤痕,那个月我得到多出一倍的月票钱交给父亲。当父亲听了缘由后大骂教练是个"浑球",为了区区十一、二块的车票,如若搭上孩子们的性命谁负责?第二天我哭着被父亲转学,放弃了有可能替代江家良的机会。后来只要电视上出现乒乓球冠军,母亲都会责怪父亲的蛮横:"要不然你早就开着宝马遛弯了"。听来像真的  相似文献   

12.
国庆节前,大连的一位朋友兴奋地打来电话:"我们全家长假准备去上海,就住在浦东。你得先帮我们买好三张东方艺术中心的票!"10多年前,我从大连来到浦东,就是这位朋友曾经对我说,也许浦东什么都好,但玩的地方不会比大连多,风景也一定没有大连漂亮。但朋友全家这次来到浦  相似文献   

13.
世界是甜的     
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看过他的书:很大的字,线条稚拙的图,非常非常柔软的纸,说着一个婴儿蓝、宝贝粉红、是非分明简截的世界。 长大后,她偶尔说起他,剃着板寸的学长轻藐地一笑,"你还看这个?你真浪漫。"--这年头,浪漫是一个骂人的脏字呢。她窘得满脸通红,说不了一个字。 大学毕业,她找工作。四合院年久失修,惟金灿的银杏叶落了一地,无人捡拾。主任带她去办公室,顺手敲敲一张桌子,说出他的名字,"他40年前就在这里办公。" 后来她一直后悔,怎么没有呢?在旧藤椅上坐坐,但40年的体温,  相似文献   

14.
窦然  路程 《沪港经济》2005,(9):45-47
龚天益到上海不久的一个傍晚,从浦东“打的”去浦西参加驻沪国际银行高层人士的聚会,半路突然想起因换衣服忘记带钱,于是要司机掉头回去。司机的答复令他吃惊:“你有急事,我免费送你。”更让他吃惊的是,司机还拿出30元的乘车券送到他手中说:“给你。不然,你怎么回去?”龚天益深为感动,后来想方设法找到这位“善良司机”,聘请他当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13,(4):73-73
办公室里的电脑特慢。某日有同事跟主任提议换台新机器,说:"现在用的机器开机都要半小时!"主任说:"你就不会提前半小时来上班吗?"上班时间,办公室小范和小孙溜到楼下的健身中心去游泳。两人换好泳衣,跳下泳池,一露头,迎面碰  相似文献   

16.
高虹 《西部人》2004,(12):50
中午接到楚楚电话,一迭声叫我出去,说她正在某影城,手里已经捏着两张电影票了。仗着多年交情,楚楚对我从来都是先斩后奏,这霸王花才不管你手上有事没事呢。如若不去,那今天你休想安宁了,手机座机全打爆最后是你本人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08,(10):103-106
法国人说:"当你了解一切,你就会宽容一切,也能真正地爱上生活"。"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成了一句名闻天下的套语。但你不得不继续说着这句话,因为它有了一种诺言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最短的路     
《广西经济》2009,(3):61-61
有一个职员正赶着去开会,离会议开始只有二十分钟了,于是,职员截住了一辆计程车,他对司机说:"我很赶时间,拜托你走最短的路!"司机问道:"先生,是走最短的路,  相似文献   

19.
囧途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件囧事. 车厢内人挤得满满的.我费劲地掏出钱买了票后,接过售票员找回的零钞,往裤兜里一塞,这只手便挤得拿不出来了,于是顺势一手抓住头顶上的扶手,一手插在裤兜里. 正盼望着赶快到站下车,身旁一位年轻女子突然抓住我伸向裤兜的那支胳膊,大喊:"把手机还给我!"拥挤的车厢中,人们居然还能立马给我和她让出些许空间.感觉人们的眼光像X光一般扫描着我的全身,我有些慌乱:"我哪里拿了你的手机,你赶紧放手,你这人咋这样子." 她见我一只手插在裤兜里,直接就往我裤兜捏过来,我把手抽出来,她一捏,没有发现手机,又捏了另一个裤兜.活了40多岁,还从没被人这么侮辱过,可这时即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我生气地质问:"你凭什么说我拿了你的手机?莫名其妙!"她不再做声,全车的人也没有一个说话的.  相似文献   

20.
趣事     
《发展》2013,(7):67-67
告密宝宝:"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二十块钱?"妈妈:"去去去,没有。"宝宝:"妈妈,如果你给我钱,我就告诉你:当你上美容院的时候,爸爸对女佣说了什么。"妈妈:"好吧,拿去!他说了什么?"宝宝:"他说:‘小王,帮我把这件衬衫熨一下。’"从"0"开始父亲:"刚开学考试,你怎么就得了个‘0’分?"儿子:"老师说,我们一切都要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