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存货减值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计量,期末时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或等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进行计价,本期不提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并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一、可变现净值含义的理解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处于正常生产经营过程是合理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前提。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是…  相似文献   

3.
张嘉 《财会通讯》2006,(2):64-64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的税金后的金额。其中,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计算提取存货跌价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确认期末存货跌价准备最关键的一环是确定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如何计算呢?《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不同的存货的计价方法有所不同:对于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应当以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存货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若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产成品的成本的,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若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则表明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用其所生产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会计期末,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准确地计量“存货”项目的金额,即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这里说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则“成本”为经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而可变现净值的计量依据是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和成本。这里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当一种材料为生产多种产品而持有时,其期末价值如何确定?或者材料价格没有变化,但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又该如何确定呢?  相似文献   

7.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存货期末计量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以便确定存货是否发生了跌价,是否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货品种、规格、数量繁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给会计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使许多会计人员不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存货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关键是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企业在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时,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为基准。  相似文献   

9.
李芳  朱春 《黑龙江财会》2001,(11):13-14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就是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税费后的价值。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会计处理上具体运用体现在,当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  相似文献   

10.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非及相关税费后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简称存货准则),在“期末计量”中对于生产性材料期末成本的计量作了以下规定:“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笔者对此规定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人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本文对可变现净值是否应按估计售价来衡量提出质疑,并对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存货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概念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变现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加工至完工达到可出售状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差额。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  相似文献   

15.
何世文 《财会通讯》2005,(11):60-60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第18条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该准则中第25条规定,在结转存货成本时,应当将存货减记至可变现净值而形成的减记金额,在减记的当期确认为费用。究竟如何确认为费用,不同情形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请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进行所得税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18.
刘淑春 《财会月刊》2011,(31):38-39
对于材料存货,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量。多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复杂生产情况下,对于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相对比较复杂。本文论述了这种复杂情况下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简化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存货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是存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因持有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会因生产的各种复杂情况而使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论述了各种复杂情况下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简化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存货期末计价与账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的“成本”是指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算的期末存货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