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自2003年以来,某县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该县农村信用联社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对海口市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管理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贷款定价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洛市辖六县一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定价管理方式采取的是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集中管理,统一定价.各基层社遵照执行。贷款利率定价权在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管理部门是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的业务拓展部,各联社未单独设置贷款利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无专职,均为兼职。市辖六县一区农村信用社都制定了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并能较好地执行贷款利率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 娄底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方法采取的是成本加成法,其中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税负、费用等,加成的部分为目标利润.贷款利率由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审批委员会统一公布,每年调整一次(见表1).从实际执行看,2013年末全辖5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有2个实行固定利率,分别为涟源市和新化县农村信用联社;有3个实行浮动利率,分别为娄星区、双峰县和冷水江市农村信用联社.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信用社广泛推行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2006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模板的通知》(银发(2006]8号)推介了两套《一般性定价模板》和三个《定价管理办法实例》,要求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根据成本、效益和风险匹配、市场化、差别化及依法合规等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参照制定辖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并执行。最近,我们对通化县农村信用联社制定和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县级农村信用社推广和应用《贷款定价模板》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和客观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现状贷款定价的组织管理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县(区)农村信用联社应制定人民币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设置贷款定价管理委员会对联社利润目标进行分配,并以此为依据审定贷款定价政策和定价授权方案;设置计划信贷部作为贷款定价的管理部门,负责传递利率政策、草拟定价政策和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虽然国家对信用社放宽了贷款利率权限,实行差别化贷款利率服务的自主权也扩大。但信用社由于缺乏对资金成本和价格的分析与研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定价机制,在实际贷款利率管理与运作中,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缺乏自主性、科学性,有很大的随意性。本文拟以某农村信用联社为样本,进行资金成本和贷款定价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是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选择合适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成本加成定价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并尝试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一、塔城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及效应 以辖区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定价为例.该联社对贷款利率定价采取三个档次,即自然人与法人入股的社员和非社员各为一个档次,自然人分入股为70%,非入股80%上浮幅度,法人为入股60%,非入股70%上浮幅度。据了解,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及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联社根据人民银行总行所颁布的利率决定贷款利率定价上浮区间,基本分为70-100%以内,其中以80-100%为多。  相似文献   

10.
开展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完善利率生成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的劣势不断显现.本文对国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与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对BC农商行贷款利率定价进行研究,围绕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选择合适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成本加成定价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并尝试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杨丽红 《云南金融》2012,(3Z):123-124
<正>为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指导,引导法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央行利率政策,完善定价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根据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下发的《云南省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评估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要求,西山支行按照评估程序,对西山区农村信用联社利率定  相似文献   

14.
刘吉运 《济南金融》2007,(9):64-65,68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是农村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落后、利率水平高不但对其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本文经调查分析认为,农村信用社完全可以在谋求自身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确定出一个农村各市场主体可接受的价格。但前提是,要慎重放开对农村信用社的利率管制,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辅导,保证利率杠杆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但2012年6月8日央行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近年来,人民银行包头市郊区支行积极探索建立一整套兼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导向、金融机构利益意图和客户贷款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有差别的贷款定价机制”,并在包头市郊区农村信用联社先行先试。试点一年多来,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6.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逐步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信用社“粗放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已难以适应经营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对保定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分析贷款利率定价现状,找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金林 《武汉金融》2007,(10):58-59
本文通过对鄂州市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定价情况的调查,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存在四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丽红 《时代金融》2012,(8):123-124
<正>为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指导,引导法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央行利率政策,完善定价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根据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下发的《云南省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评估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要求,西山支行按照评估程序,对西山区农村信用联社利率定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已取消,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本文从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