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筹泡沫也是泡沫,而且是危险性更大的泡沫。不错,说蓝筹泡沫也是泡沫,本来是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大白话。可是,在中国股市,偏偏就存在这样的怪论,认为垃圾泡沫才是泡沫,而蓝筹泡沫就非但不是泡沫,反而是什么宝贝似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赚钱效应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大量资金相继入市,为狂热的股市推波助澜.但市场不可能无限制的上涨.那么,对于目前中国的股市,泡沫成分是否存在?泡沫有多大,投资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田野 《时代金融》2007,(11):29-30
股市中的大亮点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大亮点是什么?或许有人认为是指数连续创出新高;或许有人认为是大盘蓝筹股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中的出色表现;或许有人认为是“港股直通车”的启动……但在我看来,基金市场的火暴才是大亮点。这里,有几组数据最能说明。  相似文献   

4.
蓝筹泡沫也是泡沫,而且是危险性更大的泡沫. 不错,说蓝筹泡沫也是泡沫,本来是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大白话.可是,在中国股市,偏偏就存在这样的怪论,认为垃圾泡沫才是泡沫,而蓝筹泡沫就非但不是泡沫,反而是什么宝贝似的.前不久,有一些经济学家发明并得到官方认可的"结构性泡沫"说,就是这种意思.  相似文献   

5.
田野 《云南金融》2007,(11):29-30
股市中的大亮点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大亮点是什么?或许有人认为是指数连续创出新高;或许有人认为是大盘蓝筹股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中的出色表现;或许有人认为是“港股直通车”的启动……但在我看来,基金市场的火暴才是大亮点。这里,有几组数据最能说明。  相似文献   

6.
股票市场崩盘,“价值回归论”出现。由于高溢价发行,中国股市必然要回归到国际市场水平,“价值回归论”可以解释股市的下挫。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另一个问题:未来数年,房地产会不会出现像股市这样的崩盘?大家都承认经济过热,但很少有人把它明确定义为“局部地区局部产业”的过热。钢铁、水泥投资过热,能源消耗提高,贸易逆差,物价上升,根源是房地产泡沫。许多人说中国人多.土地少,50年也不会有泡沫。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面积60亿平方米,4亿居民人均住宅面积20平方米,需增20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引言 伴随着2007年国内证券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接近40倍,一场关于中国股市泡沫的大讨论正在掀起.国内A股市场已经存在泡沫已经成为多数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一结论主要是依据市盈率这一标准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而缺乏更精确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一方面通过以市盈率为主的泡沫度指标对中国大陆股市进行测算,另一方面引入理性泡沫概念,用计量方法对股市泡沫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O-F模型与合理市盈率研究--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盈率是被广泛用来测量股市泡沫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根据O-F模型(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剩余收益的定价模型),导出衡量股市泡沫的合理市盈率计算公式,并以此考察了中国的股市泡沫。通过分析发现市盈率的合理值是一个动态值,主要由企业各期的净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持续盈利能力等内生变量决定,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合理市盈率来测量股市的泡沫程度。计算表明中国的股市泡沫白1993年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且2001逐步形成以来,我国股市基本上不存在投机性泡沫,股市运行处于比较理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最近市场空气紧张,可谓满城尽是"泡沫"论:谢国忠疾言厉色"中国股市要警惕泡沫",同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则提出"要和泡沫共舞".当然也有人否认泡沫的存在,理由是现在沪深300指数大约还维持着25~30倍的市盈率,与上一轮大牛市(2000年前后)50~60倍的市盈率水平相比还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0.
时下,股市上最热门的板块非TMT莫属了,TMT是Technology科技、Media媒体、Telecom通信的简称。市场流行的看法是TMT代表了新兴产业,具有无限的前景,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的看法是:“有人认为它们太责,我看到的却是美好未来。”也有人认为PE711倍的创业板需耍依靠“讲故事”作为支撑。泡沫与否?格林斯潘说:“泡沫是很难确定的,除非它破了。”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大“熊市”后逐步反弹,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又恢复到了2000年大“牛市”的水平。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后整个市场的市净率水平达到了6左右,半年度的市盈率高达70,这些价格倍数都与2000年中报披露后的情形非常接近。那么这是否说明了2007年的股市同2000年的股市一样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呢?  相似文献   

12.
股市泡沫来源于投资者对股票的价格预期超过了其基础价值.宏观经济过热将使投资者产生普遍乐观的情绪,并通过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机制引发股市泡沫.本文用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中国近年来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与股市泡沫指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泡沫与前期的宏观经济情况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近12个月的宏观经济增长情况是当期股市泡沫存在的原因,而股市泡沫对宏观经济没有反馈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股票市场的情况,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等途径来防范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Taylor规则的分析角度出发,讨论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通过加入资本市场因素对Taylor规则进行了动态扩展.以研究1994年第1季度到2001年第4季度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对股市泡沫做出响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一货币政策表现为一种不稳定的规则.中央银行并未运用利率政策抑制股市泡沫增长,在不经意间容忍了明显的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4.
引言伴随着2007年国内证券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接近40倍,一场关于中国股市泡沫的大讨论正在掀起。国内A股市场已经存在泡沫已经成为多数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一结论主要是依据市盈率这一标准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而缺乏更精确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一方面通过以市盈率为主的泡沫度指标对中国大陆股市进行测算,另一方面引入理性泡沫概念,用计量方法对股市泡沫进行实证研究。一、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对股市泡沫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泡沫度指标的测算。主要采用的指标有:P/E市盈率;股票市值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股票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的差额等。这些测度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基本价值,而这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对泡沫临界值的设定完全依赖个人的经验,影响测算的精度,在预测上也有可能产生误导。而且,此类研究只能估计某一年的泡沫情况,无法细分时间段,因此无法反映泡沫的连续性变化。第二类则是引入理论泡沫概念,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如用自相关、偏度和峰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其根据是若股价存在泡沫,则收益或超额收益序列存在厚尾和自相关等特征。国内不少学者也对我国股市泡沫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但多数都是定性判断,定量分析的不...  相似文献   

15.
看了《越南高通胀的因与果》一文,不禁对越南经济现状深表担忧。这个异军突起的亚洲新经济体.曾经拥有世界上增长率最高的股市.成为众多国际投资机构的宠儿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甚至有人说它“抢中国制造业的饭碗”,很多中国人也曾认为应该向越南学习。  相似文献   

16.
A股真的太贵了吗? 2007年1月,“股市泡沫论”又一次铺天盖地般地、黑压压地向中国股市扑来。 先是来中国股市抢买股票入市,居心叵测的罗杰斯说:“中国的A股太贵了”。当然,罗杰斯此语是在“就地还钱”,买家喊贵,再正常不过。  相似文献   

17.
股票市场泡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对于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息.本文根据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中国股市泡沫过大的危害,并探讨了面对严重的股市泡沫问题应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市长期以来整体股价一直偏高,存在很大泡沫成分,始于2001年的下跌,是一种泡沫破裂后价格本身价值的回归,这种回归是理性的,不应干预,并且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股市再次泡沫泛滥,以保证股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建明 《理财》2004,(5):94-96
骆峰是2001年底在上海开办理财工作室的,当时中国股市正经历着一个惊心动魄的大调整阶段.到了2002年底的时候,骆峰认为中国股市中有许多股票的投资价值已经逐步凸显了出来,骆峰也就把国内股票市场作为客户投资组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考虑了.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于股市的红火而导致商业银行储蓄向股市分流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个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概念,那就是流动性过剩。有人认为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我国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泡沫的形成,在分析泡沫的成因时,又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